晚清著名官书局广雅书局出版事业的兴衰.docVIP

晚清著名官书局广雅书局出版事业的兴衰.doc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晚清著名官书局广雅书局出版事业的兴衰   摘 要:广雅书局是晚清著名官书局。张之洞在创办广雅书局之时,筹措了充足的经费,安排了一流的人才,并且制订了精校细雠的出版方针,保证了广雅书局出版事业的成功。但广雅书局在发展后期,成为了官场宴游集会的场所,导致了出版事业的衰落。   关键词:申报;广雅书局;新报   中图分类号:G21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8122(2017)03-0078-02   广雅书局是晚清著名官书局,在其发展中期之前成就斐然。但广雅书局在发展后期陷入晚清官场的宴游集会恶习之中,耗费巨大,疲于接待,刻印事业走向衰落。广雅书局发展的经验以及存在的教训,为当代传统文化典籍的大规模整理出版提供了启示。   一、广雅书局出版事业发展的成功经验   1887年,时任两广总督张之洞在广州创办广雅书局。广雅书局延续至1904年第一次停办,历时近20年,刊印图书362种,在晚清官书局中后来居上,取得了显著的成就。广雅书局出版事业的成功,主要的经验有以下四点:   1.强有力的组织领导。张之洞在广雅书局的运作之中,发挥了关键性的领导作用。张之洞身居两广总督之高位,同时又是学问大家,这双重身份对推进广雅书局的发展起到了举足轻重的作用。一方面,张之洞的两广总督身份,使其能够运筹帷幄,为广雅书局的选址、营造、筹措经费提供最大的支持;另一方面,张之洞作为学问大家,曾经著有《书目问答》广为传播,对目录版本之学颇为精通,使其能够作为内行领导广雅书局的运行。张之洞在《书目问答》中指出,刻书 “必须不惜重费,延聘通人,甄择秘籍、详校精雕”。[1] 在广雅书局的刻印事业中,张之洞贯穿了这些校勘出版方针,保证了书局的高质量运作。   2.充足的经费保障。刻印古典书籍,所需要耗费的资金非常之巨,所以张之洞要求“不惜重费”。单就稿本一项而言,良好的底本才能保证刻印版本的质量。而精良的底本往往都是珍本典籍,花费颇巨。以缪荃孙为广雅书局?L集的珍本《宋会要辑稿》为例,在梁鼎芬写给缪荃孙的信中透露,这部书当时的价值是200金[2]。而在广雅书局从事校勘工作的著名学者屠寄每月的薪金才30金。张之洞在对广雅书局的财政经费筹划中,可谓煞费苦心。他一方面发动士绅募捐,筹措启动资金,又从广东的粤海关、司库等财政经费中列支,保证长续发展,此外为防止因自己的调离,这些渠道的经费出现意外,还特别为广雅书局购置田产,使其具备独立生存的能力,经费来源从而保持了长期的稳定。在张之洞离粤前,广雅书局“每年可得息银一万五千两”[2],保证了其在张之洞离粤之后还能运行20余年。   3.精通古典文献的人才保证。古典文献的刊印,需要精通小学的专门人才,对于目录、版本、语言文字要了如指掌,才能胜任刊印古典文献的工作。所以,张之洞要求“延聘通人”。张之洞聘任了廖廷相、屠寄、缪荃孙等人才从事刻印事业,都是当时一流的学问大家,对经史典籍非常熟稔,为广雅书局的典籍刊印提供了保证。同时,张之洞在用人之时,真正做到了“五湖四海”。一方面,张之洞重用广东本土士人,保证了在其离任之后,广东士人以其传承本土文脉的责任感,将广雅书局的事业继承发展下去;另一方面,如果单纯依靠本土士人也存在眼界受到局限的问题,张之洞则同时重用屠寄等外省籍士人,使得广雅书局能从全国范围选用书籍,同时发动外省尤其是文化中心江浙地区的士人圈力量共襄盛事,为广雅书局刻印书籍的质量提供了保证。   4.精校细雠的出版方针。中国古代文献有的版本繁多,但善本却不多,有的存本残缺严重,有的刻印水平不高。所以张之洞要求“甄择秘籍、详校精雕”。为保证出版典籍的质量,张之洞对广雅书局的校勘工作要求很高,依靠优秀人才耗费长时间进行精校细雠。比如屠寄在?V雅书局中负责《宋会要辑稿》的编校工作时,号称日夜抄写校对不缀,但最终只成书“职官”一门而已。广雅书局的刻书,因其校勘精细,版本典雅精良,受到后学的普遍好评。   虽然张之洞在创办广雅书局后不久即赴任湖广总督,但在一段时期内还保持了一定的遥控力。他为广雅书局发展做出的这些努力结出了硕果。《广州大典》第一册中收录了徐信符的《广雅书局丛书?总叙》,对广雅书局刻印的典籍作出高度评价:“公既振兴文教,凡四方珍异孤本莫不??聚纷来,复经诸通人辨别,故所刊者无俗本,无劣工,其选择之精,校雠之善,当世久有定论。[3]”   二、宴游集会与广雅书局刻印事业的衰落   张之洞离任两广总督日久之后,对广雅书局的遥控能力日趋衰落。在广雅书局的发展后期,开始转而刻印《钦定全唐文》、翻刻《武英殿聚珍版丛书》等短平快的成品典籍,导致版本疏散不整,行歪形散,饱受批评。藏书家伦明认为这种做法导致广雅书局“刻事随辍”[4]。实际上,这只是广雅书局出版事业衰落的表征。在晚清《申报》中,存有大量关于广

文档评论(0)

yingzhiguo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版权声明书
用户编号:5243141323000000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