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4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平安保险业的 黄埔军校
平安保险业的 黄埔军校
新兴保险公司最爱找平安的人,这已经不是秘密。而平安寿险上海分公司总经理办公楼层男厕所内那则动人的招聘广告,在业内外也流传甚广。成立13年来,平安保险总资产增长1500倍,保费收入增加5000倍,目前已经拥有27万人的销售队伍。2000年,平安更提出了三五年内进入世界500强的宏大目标,最新的报道甚至将这一时间进一步缩短至1~2年。无可否认,在国内的上海等战略重点地区,平安的确已经取代中国人寿成为区域性老大,而老人保的黄埔军校美誉,也被平安在无意中一并继承。不过当记者将细细整理的平安叛将名单打印出来的时候,还是大吃了一惊:非但在被称为小平安的新华和泰康有相当数量的平安原高级管理人员任职,事实上,从平安出走的高管人员已经遍布国内新兴的保险公司,而某些保险公司的领导班子几乎是清一色的原平安人马。在这背后,是平安成立以来经历过的三次人事地震。第一震:孙兵出走在1995年以前,平安的三位创始人---马明哲、孙兵、李钢分别端坐在集团董事长、常务副总经理、副总经理的位子上,孙李在平安的地位仅次于马。但到了1995年,事情发生了一些变化。当时,中国保险市场对内开放步伐加快,人民银行批准新华人寿、泰康人寿、天安保险、大众保险等多家中资保险公司筹建开业。其中,新华人寿的主要发起人还包括了张宏伟的东方集团和刘永好的新希望集团等多家知名民营企业。一方面由于新公司的盛情邀请,另一方面也由于平安保险公司内部的某些原因,平安第二号人物、时任常务副总经理的孙兵毅然离开平安,出任新华人寿保险公司总经理。随同孙兵一起离去的还包括平安总部总经理助理兼北京分公司总经理孙伟光等多名大将。1997年上半年,刚30岁出头的平安寿险业务的创始人之一、先后担任过深圳平安人寿总经理和平安广州分公司总经理的田地也从平安辞职,参与到民生寿险公司的筹建,后转为东方人寿保险公司筹备组负责人。这位曾是中国人民保险公司最年轻的处级干部在离开平安后,平安的高层私下里曾讲过,随时欢迎田地回来。此前的1996年,原任平安南京分公司总经理的陈剖建也从平安辞职,出任天安保险公司董事长。了解陈的人说,陈剖建英文极好,当年平安几乎所有外事活动都由陈充任翻译和陪同。业内一度谣传,称陈剖建的离开与其面相有关。同一时期,曾任平安保险寿险协理和北京分公司总经理的刘经纶也另觅新主,就任泰康人寿保险公司总裁。孙兵出走,引发了平安的第一波人事地震。第二震:李钢哗变孙兵出走究竟在平安内部掀起何种波澜,外界不得而知。但在上世纪末,平安另一位副总李钢及其下属的集体辞职,即使在业界也吸引了无数的眼球。据知情人士透露,年纪轻轻就当上了平安集团副总的李钢,自其参与创建平安直至离任,从来都是个风头很劲的主。1995年,美国林肯金融集团曾以数十万美金的年薪盛情邀请这位当时平安最年轻(30多岁)的高层管理干部前往美国接受一年的培训,然后返回中国出任林肯在中国公司的总裁。后来,经平安内部多方动员和挽留,李钢婉言谢绝了林肯金融的好意,留在平安继续服务,并成为平安总部统管寿险和投资的副总。在此期间,平安寿险业务迎来了发展最为迅猛的阶段。但不知何故,在1997年底平安进行的一轮内部分工调整中,李钢被安排调任平安足球俱乐部董事长。1999年底,李钢终于作别平安,出任筹建中的生命人寿董事长。时隔不久的千禧年初,平安将林肯金融集团的StephenMeldrum和林肯上海代表处的首席代表StephenClinton招至麾下,有意思的是,此二人正是当初代表林肯金融力挖李钢的直接当事人。或许巧合或许有意,与李钢几乎同时宣布不玩了的,仅高层人员就相继有寿险协理何志光、黄萍、产险协理蔡生等,其中,何志光还是平安寿险上海分公司的创始人。1994年,何志光一人怀揣平安总部拨的80万巨款支票,单枪匹马来到上海打江山。当时,友邦刚刚引进寿险营销模式,几乎一手独占了上海的个人寿险市场。但就在何志光任平安寿险上海分公司总经理的五六年间,寿险市场格局大变:从1999年开始,平安寿险成了上海滩的老大;2000年,平安上海寿险保费收入超过40亿元,约占平安寿险全部保费收入的20%。还有一点能表明何的能量的是,当初平安总部拨给他的80万创业基金,至今原封未动。平安保险第三任常务副总经理赵卫星是此波大震的另一位最高层人物:自1990年加盟平安,赵就一直掌握着平安的财政大权和财务机密,当初,平安内部曾有不成文的规矩:所有的重要文件一定要赵先行过目。事情在2000年上半年出现了转折:赵分管的财务工作被转交给平安从香港引进的安达信高级合伙人汤美娟负责,赵分管的投资工作则由安信基金管理公司原董事长徐建军负责。赵失去了几乎所有的实权。知情人士这样说。2000年6月8日,赵卫星辞职,赋闲在家达半年之久,国庆之后,应中国人民保险公司总经理唐运祥力邀,赵卫星加盟人保,任人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 工艺技术管理培训讲座.ppt
- 工艺管线安装图.ppt
- 工行个人消费信贷项目 软件测试计划.doc
- 工行的理财规划.doc
- 工艺学我最全.doc
- 工装治具管理规范.doc
- 工艺工程系列七之potting.ppt
- 工资管理系统数据流程图.doc
- 左宗棠 晚清名臣.ppt
- 左心房折叠术在二尖瓣病变合并巨大左心房治疗中的应用.doc
- 金融产品2024年投资策略报告:积极适应市场风格,行为金融+机器学习新发现.pdf
- 交运物流2024年度投资策略:转型十字路,峰回路又转(2023120317).pdf
- 建材行业2024年投资策略报告:板块持续磨底,重点关注需求侧复苏.pdf
- 宏观2024年投资策略报告:复苏之路.pdf
- 光储氢2024年投资策略报告:复苏在春季,需求的非线性增长曙光初现.pdf
- 公用环保2024年投资策略报告:电改持续推进,火电盈利稳定性有望进一步提升.pdf
- 房地产2024年投资策略报告:聚焦三大工程,静待需求修复.pdf
- 保险2024年投资策略报告:资产负债匹配穿越利率周期.pdf
- 政策研究2024年宏观政策与经济形势展望:共识与分歧.pdf
- 有色金属行业2024年投资策略报告:新旧需求共振&工业原料受限,构筑有色大海星辰.pdf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