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102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新制度经济学:产权理论与契约理论
新制度经济学 第三讲 产权理论 新制度经济学 第三讲 产权理论 讲义结构 学习目的和要求 产权的内涵 产权的功能与属性 产权的起源和保护 科斯定理 学习目的和要求 掌握产权的内涵、产权的功能与属性 弄清产权的起源和影响因素 了解产权保护及其意义 熟悉科斯定理并用其分析现实问题 讲义结构 学习目的和要求 产权的内涵 产权的功能 产权的起源和保护 科斯定理 产权的内涵 几个案例 什么是产权 产权的结构 产权的分类 案例1:公地的悲剧(The Tragedy of the Commons ) 1968年12月13日,美国《科学》杂志发表了美国人类生态学家加勒特·哈丁的“公地的悲剧”一文。30年来,它成为生态学界一篇经典性的文章。哈丁在文章中讨论了公共牧场的使用与管理问题。他说,假定有一个向所有牧人开放的牧场,那么,每个牧民都将在此牧场上放牧尽可能多的牲畜。这种情况,如果因天灾人祸使人和牲畜的数量不超过此公共牧场养活那么多人与牲畜的能力,就可以继续保持。否则,这种公地共享的逻辑便会产生悲剧。 因为,每个牧人都会通过增加牲畜头数以尽可能地扩大自己的利益,而每增—牲畜,都会有正副两种后果:对增加牲畜者而言,他得到增加牲畜的全部收益;如果增加牲畜属于过分放牧性质,其所造成危害则由全体牧人分担,他自己只承担全体牧民每人平均分担的那一小部分。这样一合计,他就决定增加牲畜。然而,他这样做,别的牧人也会这样做。其结果全体牧民落入一个在面积有限的公共牧场上无限增加牲畜的陷阱。换句话说,大家都利用自己使用公共牧场的自由,奋勇奔向毁灭之途,这就是他所称的“公地的悲剧”。 案例2 小村庄的故事 在赣北的某个山区有一个十几户人家的小村庄。它坐落在山沟中,一条清澈的溪水由西至东缓缓流过。两旁的高山郁郁葱葱,一年四季生机勃勃。在“文革”期间,这个村庄只是当地人民公社下属的一个生产大队。1978年以后,改革春风吹大地,这个小村庄也开始进行农业生产制度的改革,实行家喻户晓的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实行包产到户,包干到户。根据我国土地法,农村的土地属于集体所有。但是,改革以后,集体土地按照每户人口承包到各家各户,农民拥有了实际上的土地控制和使用权。此外,村庄的竹林大部分被划分到各家各户,同时留有一部分的集体竹林。但是,树林却没有做类似的处置。竹林和树林均属于经济林,可以给村民带来经济利益,当然,也可以用于制作农业生产资料或生活资料,如用木材做房子、犁、家具等,用竹子制作竹床、簸箕、竹筐等。 20世纪90年代初,村里修了一条公路,通向外界。在市场经济大潮中,山里的各种资源的经济价值迅速增加。同样是竹林,不同的产权归属导致不同的命运。分到各家各户的竹林,受到很好的管理,不少村民在自家的竹林周围上石头垒成的或者木制的篱笆,防止自家的竹林被他人砍伐,被牲畜糟蹋。春天的时候,还派人看守,防止他人偷笋。因此,各家各户的竹林地郁郁葱葱,得到悉心地看护,带来了不错的经济效益。与此形成鲜明对照的是公有竹林。这些不多的公用竹林地被砍伐殆尽:春笋要么被牲畜糟蹋了,要么被村民拔回家食用;能有幸长成的竹材被砍作各种用途,留下来的竹子全部都是弯弯曲曲、发育不良。 遭遇同样命运的还有村里的树林:村民将树木砍倒用于制作各种家具或者建造房子,但是砍伐的数量多于自己的需要,剩下来的木材通过各种渠道销售。后来,有人来村里购树,队长或村长与购树者合谋将村里的树木用卡车大量的外运。尽管砍伐和销售树木需要经过上级领导的批准,但是,由于监控的困难以及合谋行为,这些人在砍树时往往是申请一个立方的树,砍两个、三个立方的树,村民由于不愿意得罪人,再说也不是自己一个人的树,也懒得惹这个麻烦,因此,大家都是睁一只眼,闭一只眼。自己有机会也模仿这做,反正顺手牵羊的甜头不干白不干。结果,不出几年,村里的树林亦被砍伐殆尽。甚至一些百年老树都被砍掉,用作柴火或者烧炭原料。令人心痛。 什么是产权?Property rights 产权应当包含哪些内容? 产权涉及到产权的享有者,即产权的主体,产权的客体(财产) ,非产权主体。 产权的实质是界定产权主体与非产权主体对产权客体的关系、权利和义务。 产权主体享有产权,非产权主体就有尊重、不予侵犯的义务。 什么是产权?(续1) 产权的经典定义 产权是一种通过社会强制而实现的对某种经济物品的多种用途进行选择的权利。 (《新帕尔格雷夫经济学大辞典》,V3,经济科学出版社,1992,P.1101.。) 个人使用资源的权利叫做产权。(恩格拉·恩格特森) 个人对资产的产权由消费这些资产、从这些资产中取得收入和让渡这些资产的权利或权力构成。(巴泽尔) 产权是指使自己或他人受益或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 文化选择.doc
- 文化维度视角下文化对顾客资产驱动要素的影响研究.doc
- 文化研究论文-陶渊明《读〈山海经〉》十三首政治主题疏释.doc
- 文化部门先进集体申报材料文化部门先进集体申报材料.doc
- 文史新探.doc
- 文字的產生.doc
- 文字图形库 .ppt
- 文字编排技巧.ppt
- 文学作品教学设计.doc
- 文学与现实世界.doc
- 金融产品2024年投资策略报告:积极适应市场风格,行为金融+机器学习新发现.pdf
- 交运物流2024年度投资策略:转型十字路,峰回路又转(2023120317).pdf
- 建材行业2024年投资策略报告:板块持续磨底,重点关注需求侧复苏.pdf
- 宏观2024年投资策略报告:复苏之路.pdf
- 光储氢2024年投资策略报告:复苏在春季,需求的非线性增长曙光初现.pdf
- 公用环保2024年投资策略报告:电改持续推进,火电盈利稳定性有望进一步提升.pdf
- 房地产2024年投资策略报告:聚焦三大工程,静待需求修复.pdf
- 保险2024年投资策略报告:资产负债匹配穿越利率周期.pdf
- 政策研究2024年宏观政策与经济形势展望:共识与分歧.pdf
- 有色金属行业2024年投资策略报告:新旧需求共振&工业原料受限,构筑有色大海星辰.pdf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