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6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舟山东港二期水系景观概念方案设计说明
舟山东港二期水系景观概念方案设计说明
前 言
创造出符合自然生态发展规律,体现优美的城市滨水景观和生态环境;赋予一定地方历史文化内涵的城市滨水景观带;充分满足东港二期开发与三期生态内海建设的城市总体需求,为舟山市民提供休闲度假、娱乐文化需求的生态湿地景观公园。
第一章:舟山东港二期水系景观带背景
第二章:规划设计指导思想及原则
第三章:规划设计理念及构思
第四章:规划设计布局
第五章:植物配置规划
第六章:游憩项目策划第一章:舟山东港二期水系景观带背景
城市概况
舟山市地处我国东南沿海,长江口南侧,杭州湾外缘的东海洋面上是国内知名的旅游城市。背靠上海、杭州、宁波等大中城市群和长江三角洲等辽阔腹地,面向太平洋,具有较强的地缘优势,雄踞我国南北沿海航线与长江水道交汇枢纽,是长江流域和长江三角洲对外开放的海上门户和通道,与亚太新兴港口城市呈扇形辐射之势。
区位、地块规划及设计范围
区位
“舟山东港二期水系景观带”一部分位于舟山市普陀区东港开发区二期与东港山坡地之间,另一部分位于东港二期规划纬九路北侧河道与景观内海两侧,它与东港山坡地、三期生态填海区域,东港沿海绿化体系形成统一的东港新城绿化体系。东港山坡地与普陀山岛、朱家尖岛隔海相望,是距普陀山岛景观视线最好的山坡地带之一。自然植被条件良好,地表土壤资源较为丰富。气候温和湿润,雨量充沛,光照充足,空气清新,夏季气候凉爽宜人,其山体丘陵不但可成为城市的生态绿肺,而且是城市重要的景观影响地区。
2.地块规模
“舟山东港二期水系景观带”总面积约25.5万平米,其中河道水体约12.9万平方米,景观绿化用地约12.5万平方米,根据所处位置分为两段,一段为东港经一路西侧与东港山坡地之间的水系两侧绿地,另一段为东港二期规划纬九路北面河道与景观内湖两侧滨水绿地至经二路。
3.与周边地块关系
“舟山东港二期水系景观带”经一路西侧段背靠东港山坡地,东侧为东港二期新建填海城市规划用地,北部与东港三期生态填海区域相连;纬九路北部河道与景观内湖段周边为规划居住与商业金融用地。
4.地形地貌
“舟山东港二期水系景观带” 经一路西侧段所属地块为原有海岸山坡地;东侧与纬九路北部段为新建填海平坦区域。
5.周边交通情况
“舟山东港二期水系景观带”位于东港新建填海区域与东港山坡地之间,目前东港山坡地上的一条乡村道路相连,经一路西侧段主要车行交通将来由规划建设中60米宽的经一路承载。纬九路北部段周边有规划多条城市干道相连。
6.建设所面临的问题
6.1. 经一路西侧基地以西为东港山坡地带,区内具有较多的农村居民点,它们布局分散,建筑风貌不统一,市政基础设施较差,对整个景观带存在很大的影响。
6.2. 经一路西侧基地范围内地形条件复杂,多为原有海域驳岸区域,建设的成本较高、投入较大,发展空间较为有限。
6.3. 基地西侧山坡地带的周边及其本身自然环境极具脆弱性。在景观建设的同时,自然环境极易受到破坏。
6.4. 东港二期规划经一路为60米宽城市主要干道,将来车流量比较大,噪音比较大
6.5. 纬九路北侧基地为新建填海区域,土地盐碱化程度高,不利于植物的生长。
6.6.整个基地为线型狭长空间,不利于景观空间的横向展开。
第二章:规划设计指导思想及原则
一、尊重科学,用专业严谨的态度对水系整治、植物配置、地形改造等做出合理的布局设计。充分利用现有西侧山坡地与山脚水体资源,对山地和水系做出合理的、贴近自然的处理和有效的整治。合理改造现状地形,充分考虑挖填土方工程量投入的大小,对植物配置认真了解当地植物生态特殊性,对高大乔木、花灌木、地被植物、草坪、水生植物等做出合理的规则配置。
二、结合东港城市规划道路和市政基础设施,合理布置主次出入口、停车场、游览交通系统以及其它旅游服务设施。
三、注重自然生态景观的塑造,充分考虑海岛植物的生态内涵,建立集生态、展示、游览等功能于一体的滨水景观体系,形成可持续发展的生态景观系统。
四、传承舟山历史、展现时代风貌、融合地域文化。 历史、文化是一个民族的精神凝聚力,地域文化则是区域民众的共通点。文化渗透于社会的各个方面,没有文化的设计是苍白的。尊重历史文化、地域文化,充分挖掘地域特色文化。
五、遵从市场经济发展的规律,强调经济、社会、环境效益相统一,认真研究土地的综合开发与利用,做到远近期结合,可经营、可实施、可管理的科学操作机制。以景观环境带动休闲商业的开发。结合目前基地内已有的海边人家休闲餐饮业态,开发相应的配套游乐服务,结合东港三期生态内海规划开发与海洋有关的游乐服务,以点带面行成系统性的整体景观商业带。 景观环境质量的提升,吸引游人的驻留,从而积聚人气,带动休闲产业的发展。
六、面向游憩活动,解决多功能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