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INTERTAN微创固定治疗高龄股骨转子间骨折的围手术期护理
精品论文 参考文献
INTERTAN微创固定治疗高龄股骨转子间骨折的围手术期护理
李少卫 关妙艳 王桂芝
河南省洛阳正骨医院河南省骨科医院 471002
摘要:目的 探讨INTERTAN微创固定高龄股骨转子间骨折的围手术期护理及临床疗效。方法 36例老年股骨转子间骨折病人,应用INTERTAN微创治疗,做好围手术期护理。结果 36例股骨转子间骨折,30例在术后一周可持双拐或助行器部分负重行走,4例为偏瘫病人,仅可在搀扶下下地站立。两例病人因上肢肌肉力量较差无法使用拐杖及助行器行走,在搀扶下可缓慢行走。结论 股骨转子间骨折多发于高龄病人,INTERTAN具有固定可靠,微创、手术时间短等特点,最小限度的降低了病人的手术创伤,有利于病人术后进行功能锻炼及早期下床负重活动,从而减少长期卧床引起的并发症,促进病人早日康复。
关键词:股骨转子间骨折;围手术期护理;微创
转子间骨折是老年最常见骨折之一,受伤后多为粉碎性骨折,加之病人多为老年人,治疗难度较大。2013年3月至2015年3月,我院应用INTERTAN治疗老年股骨转子问骨折36例,积极进行围手术期的护理,促进病人康复,疗效满意,现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本组36例病人,均为摔倒髋部着地所致。其中男13例,女23例,年龄67~88岁,平均年龄75.6岁。受伤至施行手术时间为3~7天,平均3.8天,病人均具有不同程度的合并症,其中高血压病31例,糖尿病20例,偏瘫4例,慢阻肺5例。
1.2方法。手术采用腰硬联合麻醉,病人取仰卧位,在G形臂透视下闭合复位。手术未使用骨科牵引床。采用外展牵引内收内旋手法复位,透视复位满意后,在股骨大转子近端做长约5 cm切口,于大转子尖打入导针,透视位置良好后开口,植入适当长度的髓内钉主钉。透视下向股骨颈内打入导针,位于股骨颈中下1/3处,针尖位于股骨头软骨下,透视位置满意,测深,分别拧入两枚固定螺钉,再次透视复位固定良好,缝合。
2.结果
本组36例中,骨折均复位良好,颈干角在正常范围,30例在术后一周可持双拐或助行器部分负重行走,4例为偏瘫病人,仅可在搀扶下下地站立。两例病人因上肢肌??力量较差无法使用拐杖及助行器行走,在搀扶下可缓慢行走。住院时间lO~16天,平均14天,出院时疗效满意。
3.护理
3.1术前护理。(1)基础护理。完善生命体征的监测,掌握术前重要生理指标,协助病人建立良好的卫生习惯,合理安排饮食,指导病人掌握在床上大小便的方法,指导病人进行股四头肌等长收缩锻炼,指导病人主动屈伸踝关节,预防DVT形成。(2)心理护理。老年病人往往在伤后情绪低落,对预后缺乏信心,同时存在对死亡的恐惧。护理应重点从心理上解除或减轻病人的担心,护理人员应多与病人沟通,配合医生建立良好的医患、护患关系,取得病人的信任,使其基本了解病情及预后情况,树立战胜疾病的信心,更加积极得配合治疗。(3)牵引护理。
转子间骨折后,病人处于短缩、外旋位,术前行患肢皮肤牵引,可防治患肢的进一步短缩,为手术创造条件,可临时固定骨折,减轻病人疼痛。老年病人因皮下脂肪少,皮肤干燥、松弛,皮牵引容易滑落,造成踝关节上方皮肤受压,护士应注意巡视,发现后立即调整,以避免压疮的发生。皮肤牵引应保持患肢外展中立位,牵引重量一般为2~3千克,根据病人耐受程度调整。(4)褥疮护理。术前病人由于骨折疼痛及皮肤牵引无法翻身,在使用防褥疮气垫床的同时,指导病人掌握臀部抬高的方法,定时督促指导病人抬高臀部,预防骶尾部褥疮的发生。(5)
配合医生做好术前合并症的治疗,密切监测血糖、血压等指标。
3.2术后护理。(1)基础护理。术后应密切观察病人生命体征,本组中10例病人术后给予心电监护,指导病人正确对待术后疼痛,消除疼痛恐惧。部分病人认为阵痛药物对大脑或伤口愈合有影响,应积极宣教,纠正病人对于镇痛药物的一些错误认识。术后骨折已经复位固定,应鼓励病人尽早开始患肢的主动屈伸活动,促进肌力的恢复。(2)手术伤口护理。该手术为微创固定,切口小,无需引流,但仍存在伤口渗出较多的可能,护士要密切观察切口的渗出情况,敷料渗透时应及时更换敷料。对于糖尿病的病人,因其本就是感染的高位病人,更应密切观察,严格控制血糖在正常范围。在积极的护理下,本组均未发生手术切口的感染。(3)术后并发症护理。转子间骨折内固定术后最常见的并发症为坠积性肺炎、褥疮、泌尿系感染、深静脉血栓形成。其中最凶险的为深静脉血栓形成。病人及其家属必须要掌握做好相应的防护措施:①坠积性肺炎。应鼓励病人深呼吸,用力咳嗽,练习吹气球以增加肺活量,排出呼吸道分泌物,预防肺部感染。②褥疮。每2小时协助翻身抬臀动作,翻身时两大腿之间放置枕头,避免患肢过度内收。保持皮肤清洁干燥。③泌尿系感染,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 CT诊断超急性期大面积脑梗死的临床应用意义研究.doc
- CT诊断颅脑外伤与临床病理结果对照分析.doc
- CYP2C19基因多态性对根除幽门螺杆菌的影响.doc
- CYP2C9、CYP2C19基因多态性对抗凝药物华法林代谢及个体化用药影响研究.doc
- CT诊断肾外伤的临床价值研究.doc
- César conquiert la Gaule La Gaule orgueilleuse soumise au Rome.doc
- CYP2C19酶基因多态性在氯吡格雷抵抗中的应用.doc
- C反应蛋白与缺血性脑卒中关系研究进展.doc
- C反应蛋白检测诊断支原体肺炎的临床应用意义探究.doc
- C反应蛋白与超敏C反应蛋白的检测及其临床价值分析.doc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