切开复位克氏针内固定并植骨术治疗跟骨关节内骨折的临床研究.docVIP

切开复位克氏针内固定并植骨术治疗跟骨关节内骨折的临床研究.doc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切开复位克氏针内固定并植骨术治疗跟骨关节内骨折的临床研究

精品论文 参考文献 切开复位克氏针内固定并植骨术治疗跟骨关节内骨折的临床研究 郭亚(山东省菏泽市中医医院 山东菏泽 274000) 【摘要】目的 探讨切开复位克氏针内固定加植骨术治疗跟骨关节内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 临床观察2009年6月-2012年2月采用切开复位克氏针内固定加植骨术治疗58例(62足)跟骨关节内骨折患者。所有患者均为闭合性跟骨关节内骨折。按Paley跟骨骨折分型:B1型26足,B2型14足,C1型16足,C2型4足,D型2足。结果 58例(62足)患者给予6-20个月随访。术后X线片测量:Gissane角平均132deg;,B?hler角平均30deg;。按Maryland足部评分系统评定:优30足,良24足,可6足,差2足,优良率达87.1%。结论 该治疗方法具有较好的临床疗效。创伤小,手术时间短,并发症少,疗效确切,骨折愈合后克氏针拔除方便,无内固定寄留、无需再次手术取内固定物,在跟骨关节内骨折治疗方法中占有一定优势。 【关键词】 跟骨 关节内骨折 切开复位 克氏针内固定 植骨 【中图分类号】R687.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1752(2012)20-0068-02 跟骨骨折是临床上常见的骨折之一,占全身骨折的2%,其中85%~90%为关节内骨折[1]。由于跟骨在足部整体功能中具有重要作用,故骨折后应充分恢复其本身正常形态和距下关节关系。保守治疗较难获得解剖复位,即使复位又易发生再移位,导致跟骨畸形愈合和创伤性关节炎,引起疼痛和关节功能丧失,严重影响足的功能。因此,一般认为疗效较差,致残率较高[2]。涉及关节面的跟骨骨折现多提倡通过手术治疗达到解剖复位,从而降低创伤性关节炎的发生。本文就2011年6月-2012年2月间我院行切开复位克氏针内固定加植骨术治疗的患者,进行临床疗效观察,对该疗法进行客观临床评价,旨在探讨跟骨关节内骨折的治疗方法,不断提高跟骨关节内骨折治疗效果,减少并发症的发生。 一、临床资料 (一)病例来源 本研究病例均取自2011年6月-2012年2月在菏泽市中医医院骨科病房就诊的采用切开复位克氏针内固定加植骨术治疗的跟骨关节内骨折患者。 (二)一般资料 58例(62足)跟骨关节内骨折患者,其中男54例(58足),女4例(4足),年龄18-62岁,平均年龄39.1岁。均为闭合性骨折。伤因:高处坠落56例,车祸伤2例。按Paley跟骨骨折分型:B1型26足,B2型14足,C1型16足,C2型4足,D型2足。合并外踝骨折2例,膝外侧副韧带损伤2例,距骨骨折2例。伤后致手术时间:2-3天内手术24例(24足),4-7天内手术28例(30足),8-14天内手术6例(8足)。 二、治疗方法 (一)术前准备 术前常规拍摄跟骨X线片,必要时行CT检查,确定关节面损伤情况及骨折移位程度。患肢抬高制动,应用冰袋冷敷和消肿药物。完善各项检查排除手术禁忌。根据局部软组织肿胀情况决定手术时间。 (二)手术方法 采用硬膜外麻醉,麻醉成功后,患者仰卧位,患侧臀部放置沙袋,使患者向健侧倾斜,应用气囊止血带。常规消毒手术野,铺无菌手术单。 手术切口采用足背外侧切口,切口远端起自距骨头的前外侧缘,向后下方弧形延长,经跗骨窦,至外踝下方2.5cm,适当向后上方延长,止于外踝后方1cm处,长约8cm。逐层切开皮肤、皮下组织,直达骨膜,严禁使用电刀,术中辨认并保护腓肠神经和腓骨长、短肌腱,骨膜下向两侧剥离,形成全厚皮瓣,仔细向两侧牵开,跖屈内翻足即可充分暴露距下关节,不必切断跟腓韧带。必要时骨膜下剥离趾短伸肌部分起点,即可显露跟骰关节。 清除跗骨窦内软组织和淤血,结合术前评估及术中直视,全面了解骨折线走行方向和骨折的移位情况,选择适当复位和固定方法。首先复位后距下关节面,直视下用小的骨膜剥离器插入骨折线内,以后关节面的内侧部分为标准,向上撬起塌陷的关节面骨折块,恢复后关节面平整,以2枚克氏针由内向外穿过后关节面软骨下骨质,固定至载距突维持复位。以载距突骨折块为中心,以距骨下关节面为模板,撬拨复位跟骨前部、体部、粗隆部骨折,纠正B?hler角、Gissane角,尽量做到跟骨距下关节面的解剖复位,恢复跟骨高度。同时内翻或外翻跟骨体,利用跟骨软组织合页作用,矫正跟骨侧方移位。以2-3枚克氏针从跟骨结节由后向前按相交方向固定,克氏针尽量经过载距突骨折块和较大骨折块,远端应固定至骰骨。对跟骨前部的骨折和跟骨结节处的舌型骨折以1-2枚克氏针加强固定。透视观察复位满意后对跟骨体内残留的空腔,用人工骨填充压实。最后复位固定跟骨外侧壁,以

文档评论(0)

xyz118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