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7例周围性肺癌与肺结核球CT鉴别分析.docVIP

17例周围性肺癌与肺结核球CT鉴别分析.doc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17例周围性肺癌与肺结核球CT鉴别分析

精品论文 参考文献 17例周围性肺癌与肺结核球CT鉴别分析 张吉林 李春莉 刘刚 (九江市第一人民医院CT室 江西九江 332000) 【中图分类号】R734.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2-5085(2012)30-0096-02 【摘要】 目的 分析周围性肺癌与肺结核球的CT表现以便提高鉴别诊断水平。方法 对17例周围型肺癌的CT资料进行分析。结果 周围性肺癌和肺结核球都有一些特征性CT特征。结论 周围性肺癌和肺结核球的CT特征,提示对二者的鉴别诊断有一定参考意义。 【关键词】肺癌 结核球 CT 鉴别诊断 周围型肺癌和肺结核球在CT表现上有部分相似之处,极易误诊。本研究对经手术或肺穿刺确诊的有完整资料的17例周围型肺癌病例的CT表现进行系统性回顾性分析,探讨与肺结核球的鉴别,以提高诊断符合率。 1 临床资料 1.1一般资料 收集2007年2月至2011年9月周围型肺癌病例17例,其中男11例,女6例,年龄32~75岁,病程2个月~3年余。 1.2方法 全部病例经放射线胸部平片、结核菌素纯蛋白隹衍化物(PPD)试验、实验窒血常规检查、痰查抗酸杆菌、痰脱落细胞学检查、医院GE64螺旋CT及CT加强检查、CT引导下定位穿刺检查。 2 结果分析 2.1主要临床症状 2例患者无明显症状,在体检时发现,余15例均有不同程度的咳嗽,以干咳为主,痰中带血6例、声音嘶哑1例、发热1例,消瘦2例,胸痛5例。 2.2实验室检查 PPD试验仅1例弱阳性,其余为阴性,血常规只有3例略高于正常值,全部病例查痰抗酸杆菌和痰脱落细胞均为阴性。 2.3CT资料 17例均行CT检查。病灶大小:1.0—2.0cm者6例,2.1—3.0cm者4例,3.1-4.0cm者5例4.1-5.0cm2例。 2.4胸部放射线平片病灶多位于周围肺野,大小在1—5cm之间,外周有卫星灶2例,病灶内有钙化者5例,有分叶征者6例,有小空洞者3例,边缘毛糙有毛刺者12例,合并胸腔积液者9例,纵隔淋巴结肿大4例。 2.5肺部CT表现除外病灶内有钙化者5例,周围有卫星灶2例,有分叶征者6例,有小空洞者3例。 有6例胸膜皱缩征即有胸膜与病灶间条索状粘连带。17例周围型肺癌加强后13例轻中度强化表现。 3 讨论 周围性肺癌由于与肺结核球在临床表现和CT形态上有某些相似之处,鉴别有一定困难,所以误诊、漏诊率高。国内曾有报道在老年的肺结核误诊率高达35%,首先在临床表现上,两者都有咳嗽、咳痰、痰中可带血、发热等非特异性症状,肺结核球和周围性肺癌的病因、病理、病变发生机制不同,在CT表现上也有区别:如病灶的位置、大小、分叶、毛刺、钙化、密度及病灶邻近结构改变及肿瘤外侵及淋巴结转移等对二者的鉴别是有某些意义的。 (1)分叶与切迹征:大多数周围型肺癌肺内肿块的边缘呈分叶状,影像表现为瘤体边缘凹凸不平,不均匀,呈花瓣状突出。据文献报道具有分叶切迹征的肺部肿块80%为肺癌,但在其他的良心病变中也常出现此征,如肺结核球和错构瘤等,但笔者的资料显示分叶征仍然是诊断肺癌的一个重要征象,尤其是肺部小病灶。 (2)毛刺征:表现为孤立肿瘤边缘向肺组织放射状排列的细条状影。毛刺征象为周围型肺癌的有价值征象,有报道高达93.9%,一般认为毛刺的病理基础为癌细胞浸润、阻塞性肺炎、癌性淋巴管炎、血管癌性浸润和纤维增生等。笔者通过病理X线CT对照结果表明,毛刺征象主要见于周围型肺腺癌,尤其是孤立结节型细支气管肺泡癌,约占42%。癌细胞浸润长度决定了肺癌毛刺征象的特点,即“短而细”。临床经常提及粗长毛刺,在病理上多由纤维索条或小叶间隔等所构成,与上述肺癌的毛刺截然不同,显然粗长毛刺作为周围型肺癌诊断依据缺少病理基础。(3)支气管气像(空气支气管征)、小泡征与空泡征:支气管气像系癌组织在细小支气管和肺泡表面生长而不填充管腔,或癌细胞向近端生长包绕小支气管而形成。小泡征表现为瘤体内的小点状低密度影,为瘤体内未被累及的正常肺泡和癌细胞伏壁状生长和充气的肺泡并存的结果。而空泡征为瘤体内的局限性低密度影,为瘤体内的局限性低密度影,为瘤体内未被占据的肺组织,尤其多见于中心起源的早期周围型肺癌症,周围型肺癌有小泡征及空泡征的约占24—48%,多见于细支气管肺泡癌和腺管型腺癌。而肺结核内的空涧多是坏死组织排出后形成的,一般多居中,较大,壁薄凡内缘规则,但小的空洞有时和空泡征不易鉴别。 (4)病灶内钙化:周围型肺癌少见,以肺结核多见,是由于干酪样病灶失水而干燥,碳酸钙和磷酸钙沉着而形成钙化。 (5)瘤体增大:当肺

文档评论(0)

sheppha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版权声明书
用户编号:5134022301000003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