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以《聊斋志异》婚恋故事分析蒲松龄的爱情观
以《聊斋志异》婚恋故事分析蒲松龄的爱情观
姚芳
山西职业技术学院
X
关注成功!
加关注后您将方便地在 我的关注中得到本文献的被引频次变化的通知!
新浪微博
腾讯微博
人人网
开心网
豆瓣网
网易微博
摘????要:
爱情作为《聊斋志异》中最重要的主题, 其中以爱情作为载体的婚恋故事在蒲松龄近500篇作品中占有很大的比重。蒲松龄对这些婚恋故事的创作, 饱含了作者对生活的体验和感受, 寄托着作者的人生观, 这些故事内容丰富, 情节动人, 且各不相同。作者通过对这些婚恋故事的创作, 表达自己的爱情观。本文从分析文本入手, 对其婚恋故事进行分类比较, 并联系作者所在环境及明清之际思想解放这一大背景来浅析蒲松龄的爱情观, 从而发现作者在作品中所表达出的对至情的追求和对美好婚姻的憧憬。
关键词:
《聊斋志异; 婚恋故事; 爱情观; 明清之际思想解放运动;
作者简介:姚芳 (1982-) , 女, 山西太原人, 山西职业技术学院讲师。
收稿日期:2017-06-24
Received: 2017-06-24
蒲松龄 (1640-1715) , 字留仙, 号剑臣, 别号柳泉居士, 也称聊斋先生, 出生于明末清初一个家道中落的小地主及商人家庭。其自幼喜欢民间文学, 广泛收集“花仙狐媚”的故事, 结合自己的人生体验, 穷其一生创作了《聊斋志异》。他“用虚幻手法写现实人生”, 并寄托自己的世界观和人生观。其“鬼狐”世界激发了一代又一代的学者的研究兴趣, 经过他们不懈的研究, 取得了巨大的成就并在不断地进步。其中婚恋故事作为《聊斋志异》的重要部分, 奇妙无比, 回味无穷, 是最能表现《聊斋志异》中艺术成就的一部分, 为人们所广泛接受和喜爱, 有着其独特的文学价值和意义。本文通过分析文本, 联系作者所在环境, 并结合明清之际思想解放运动这一大背景, 看蒲松龄《聊斋志异》所表达的爱情观。
一、《聊斋志异》婚恋故事所占的比重和意义
《聊斋志异》之中共有小说491篇, 题材广泛, 内容丰富, 故事情节曲折离奇其结构布局严谨巧妙。鲁迅评论此书时说:和明末志怪之类的书相比, “《聊斋志异》独于详尽之外, 示以平常, 使花仙狐魅, 多具人情, 和易可亲, 忘为异类, 而又偶见鹘突, 知复非人。”其中《聊斋志异》婚恋故事多种艺术手法应用于创作中, 使其小说的意象具有新意, 已经从很大程度上超越了唐传奇。马振声先生在谈《聊斋志异》的时候说:“《聊斋志异》比其以前或者以后的作品都更注重思想的因素, 注重思想的艺术表现, 也就是立意。大批佳作闪着强烈的思想之光, 具有明晰的思想结构, 在很高水平上达到形象与思想的艺术的统一。”
所以这篇幅众多的婚恋故事也是能充分展现蒲松龄的思想体系的, 也能充分体现古代知识分子的理想, 蒲松龄通过自己的创作把“花仙狐魅”这些非现实事物作为一种体系带到现实社会生活来, 把其人格化, 使其突出的表现作者的理想人生和生活境界。在其明后期浪漫主义文学运动的大背景中, 蒲松龄经历了这样一股“浪漫洪流”的洗礼, 其作品也具有独特的浪漫主义色彩。在他所塑造的幻想世界里, 表达着他对爱情的看法。
二、蒲松龄在《聊斋志异》中所体现的爱情观
蒲松龄作为一个古代知识分子, 也有着“洞房花烛夜, 金榜题名时”的理想, 他追求功名的道路坎坷, 只得一岁贡生, 常年在外设帐授书, 虽然出生于中小地主兼商人家庭, 但分家后一贫如洗, 种种现实的困境折磨这个落魄的书生。蒲松龄在《聊斋自志》中说“独是子夜荧荧, 灯昏欲蕊;萧斋瑟瑟, 案冷成冰。集腋成裘, 妄续幽冥之录;浮白载笔, 仅成孤愤之书;寄托如此, 亦足悲矣!”这表明了《聊斋志异》的创作动机之一, 蒲松龄把他的“孤愤”寄托在这里, 也把他的希望留在了里面。而蒲松龄所处的年代, 又是明清之际思想解放运动最活跃的时期, 其人生观和价值观必定受其影响。我们需结合文本, 并结合明清之际思想解放运动大背景, 才能更加深刻的认识蒲松龄在《聊斋志异》众多婚恋故事中所表现的爱情观。
蒲松龄的聊斋志异作为清代最著名的文言小说集, 其创作深受明清之际思想解放运动的影响, 其中反对封建礼教, 提倡思想自由, 人人平等, 个性解放这一些民主思想在其作品中都有体现。
(一) 爱情可以主动争取
由于千年来得封建枷锁压得处在社会最底层的女性苦不堪言, 她们无法摆脱“父母之命, 媒妁之言”的婚恋安排, 而男女之间总有各种功利和各种门第的阻碍, 有情人不能成眷属。蒲松龄显然看到了这样的社会现实, 在思想解放运动中树立起解放思想, 尊重个性独立的大旗, 他赞同自由恋爱, 认为主动争取的爱情是美好的。更应该去大胆去追寻, 所以作者塑造了一群大胆追求自己爱情的女性形象, 和为爱情奋不顾身的男性角色, 为个性自由呐喊, 为恋爱自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