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张锡纯对冲气上冲的临床体悟.docVIP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学习张锡纯对冲气上冲的临床体悟

精品论文 参考文献 学习张锡纯对冲气上冲的临床体悟 李华 (凉山卫生学校 四川西昌 615000) 【中图分类号】R249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672-5085(2010)19-0328-03 【摘要】 学习张锡纯《医学衷中参西录》对冲气上冲的论述,结合我在临床实践中运用张氏的医理精旨作指导,有一些肤浅认识和体会,在此列举3例病案汇报心得。 【关键词】 冲气上冲 病因 病机 治法 病案 张锡纯前辈《医学衷中参西录》一书,为一生的临床经验总结。其辩证论治选药立方,多注重实践,讲求实效,并有不少独创的见解,历来颇受医界欢迎,其中对冲气上冲的论述,从病因病机,到具体病案分型遣方用药都很详尽,为我们临床治疗提供了很好的参考资料,现将我在临床实践中对冲气上冲的理解认识,治疗体会做一小结。 在张氏《医学衷中参西录,医论,77》中专题论述了冲气上冲的病因,病状,病脉及治法。张氏云“冲气上冲之病甚多,而医者识其病者甚少。即或能识此病,亦多不能洞悉其病因,而施以相当之治法。冲者,奇经八脉之一,其脉在胞室之两旁,与任脉相连,为肾脏之辅弼,气化相通。是以肾虚之人,冲气多不能收敛,而有之弊。况冲脉之上系原隶阳明胃府,因冲气上冲,胃府之气亦失其息息下行之常(胃气以息息下行为常),或亦转而上逆,阻塞饮食,不能下行,多化痰涎,因腹中膨闷,哕气,呃逆连连不止,甚则两胁疼胀,头目眩晕。其脉则弦硬而长,乃肝脉之现象也。盖冲气上冲之证,固由于肾脏之虚,亦多由肝气恣横,素性多怒之人,其肝气之暴发,更助冲胃之气上逆,故脉之现象如此。治此证者,宜以敛冲,镇冲为主,而以降胃,平肝之药佐之。”文中详尽论述了冲气上冲所涉及的脏腑主要是肾,肝,胃。而肾脏之虚,不能固摄,而致虚阳外越,冲气上冲是其关键。依据张氏前辈的医理思维,在临床中辨析,冲气上冲这类病人很多,但都伴随在错综复杂的矛盾中。现就我的临床点滴体悟与大家商讨。 一、心阳外越(右心扩大扩张性心肌病) 病案:张某某,女,35岁,西昌市高枧乡农民,2008年,10月,23日,就诊。 16年前,和爱人闹矛盾,喝农药,经抢救脱离危险。这以后随时都感到心有不适感,又家居农村得不到很好休息,近几年病情加重。经西昌市人民医院最后诊断为“右心扩大,扩张性心肌病”。症见:面色晦暗,神情萎顿,气短懒言,心悸,气喘,动则更甚,时觉有气从小腹上冲至胸,胸闷胀痛,眩晕欲厥,晚上不易入睡,多梦见鬼魂,白天嗜睡,眼前多现五彩红光,自汗,四肢厥冷,腰痛,月经量少色黑,大便溏,脉寸浮,尺沉弱,舌质淡边有齿印,舌尖有瘀斑。 处方:炙附片80克,干姜60克,炙甘草60克,红参粉50克(另包吞服),山萸肉80克,三七20克,生龙骨30克,生牡蛎30克,黄芪100克,活磁石30克,丹参20克,桂枝30克,大枣15克。 按:此病人为心肾阳虚,欲脱之象。病人自觉有冷气自小腹上冲至胸,此症与《金匮要略》中“奔豚气”相似,“乃阴阳不相维系,阳从上脱危候之一。”病人眼中常现红光,气喘促,如《郑钦安医书,医理真传,卷三》所言:“病人眼中常见五彩光华,气喘促,何故,答曰:此五脏精华发于外也,夫目巢乃五脏精华所聚之地,今病人常见五彩光华,则五气外越可知,而兼气喘,明系阴邪上干清道,元阳将欲从目脱,诚危候也,法宜收纳阳光,仍返其宅。”失眠,梦鬼魂,脉寸浮,尺部沉弱都是元阳不足,不能固摄真阳,而真阳外越之象。在治法用药上,回阳救逆之四逆汤为正法。病人有气上冲之奔豚象,加重桂枝用量,张氏云:“桂枝一药而升降之性皆备,凡气之为升者遇之则升,气之为降者遇之则降,此诚天生独不可思议之妙药也。”张氏认为,“萸肉救脱之力较参,术,芪更胜,盖萸肉之性,不独补肝也,凡人身之阴阳气血将散者,皆能斂之,故救脱之药当以萸肉为第一”。张氏又云:“龙骨若生用之,凡心中怔忡,虚汗淋漓,经脉滑脱,神魂浮荡诸疾,皆因元阳不能固摄,重用龙骨,借其所含之元阴以翕收此欲涣之元阳,则功效立见”。“牡蛎,且其性善收敛,有保合之力。” 病人服药2剂后症状缓解,于前方附片加至100克,加党参100克,黄芪加至200克,加黑故子30克,守方10剂后可从事农活,病人因经济不支,将上方打成粉剂长期服,在投稿前回访病人,目前一切都好再未发。 二、伤寒引动虚阳上冲,肺气欲脱之喘(外感风寒引动哮喘宿疾) 病案:梁某某,女,65岁,铁路职工家属,2009年,8月,14日,就诊。 宿有慢支,感寒,忽喘咳,住院一月。喘息稍平息,见效不著。友人介绍于我处。 症见病人脸色灰暗,,喘息,打呃不停,8月份,天气暖和,病人却冬衣着身。病人

文档评论(0)

sheppha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版权声明书
用户编号:5134022301000003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