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斜坡地人工松散堆积体开挖边坡柔性支护技术研究
斜坡地人工松散堆积体开挖边坡柔性支护技术研究
总第146期
公路与汽运
HighwaysAutomotiveApplications95
斜坡地人工松散堆积体开挖边坡柔性支护技术研究
黄汉彪,刘龙武.
(1.长沙理工大学交通运输工程学院,湖南长沙410004;2.长沙理工大学土木与建筑学院,湖南长沙410004)
摘要:文中分析了斜坡地人工松散堆积体开挖边坡的破坏特征,通过传统方法,柔性支护技术
加固斜坡地人工松散堆积体开挖边坡处治效果的对比分析,提出应用柔性支护技术解决该类边坡
易发生的反复滑坍及局部泥石流等地质灾害问题,并结合一个用柔性防护技术成功加固人工松散
堆积体路堑边坡的工程实例,说明了柔性支护技术的施工工艺.
关键词:公路;人工松散堆积体;开挖边坡;泥石流;柔性支护;坍滑破坏
中图分类号:U416.1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671—2668【2011)05—0095—05
人工松散堆积体主要是指由矿山剥离,人工开
挖山塘,建筑场地清表,高速公路修筑弃土等形成的
松散堆积体.通常清表类的剥离工程常属于斜坡地
带,其堆积场地以沟谷地带为主,又由于堆积于平地
的人工松散堆积体开挖边坡工程地质问题相对简
单.因此,斜坡地人工松散堆积体开挖边坡值得重
点研究.
中国以往对这类人工排土或弃土场的处治管理
不规范,已有人工松散堆积体堆积时常未对原地表
土体进行换土压实处治.因此,人工松散堆积体普
遍存在松散,透水性强,吸水后易软化,强度低,欠固
结等工程特性.斜坡地人工松散堆积体开挖边坡易
被雨水冲刷形成水土流失,泥石流等地质灾害,降雨
入渗后还容易形成边坡的反复坍滑破坏.随着中国
工程建设规模的不断扩大以及人们环保意识的增
强,对该类边坡的处治研究越来越受到重视.
已有研究主要是以自然松散堆积体或大型露天
排土场为背景开展的,对松散堆积体边坡的特征,变
形破坏机理及综合处治措施进行分析.例如:文献
[2-1和文献F3-1对松散堆积体的破坏模式,水土流失
评价指标,稳定性分析方法,排水措施及综合治理方
法等进行了讨论,徐宗永提出采用石笼挡墙作为弃
土场防止水土流失和冲刷的拦挡构造物,提供了一
种防治人工松散堆积体泥石流灾害的有效方法;贺
可强等提出堆积体边坡失稳的多层滑移模式,并根
据极限平衡条件建立了滑移面的临界深度计算公式
和剪出口形成条件.ShimadaK等对日本Tsukuba
山堆积体进行了现场调查,提出两种失稳模式,即表
层失稳,内部失稳;其长期监测结果表明,土的蠕滑
在松散堆积体的失稳过程中发挥了重要作用,决定
了堆积体边坡失稳模式,规模和频率.赵建军等研
究了西南地区某松散堆积体工程边坡的结构特征,
采用二维有限元研究了开挖边坡的变形机理,并根
据模拟结果确定潜在滑动面,在此基础上提出锚拉
桩,锚索框架,锚杆框架,地表排水相结合的综合治
理措施.但人工松散堆积体常以中小型弃土场为
主,所面临的主要问题是边坡浅层坍滑破坏和水土
流失问题,如何针对该类边坡的地质特征制定适宜
的加固防护措施值得进一步研究.
1斜坡地人工松散堆积体开挖边坡的工程
地质特征
1.1边坡的水文地质特征
人工松散堆积体的地下水类型主要为地表水体
[11]赵艳林,曾召田,吕海波.干湿循环对膨胀土变形指标
的影响[J].桂林工学院,2009,29(4).
[12]刘义虎,杨果林,黄向京.干湿循环作用下水对膨胀土
路基破坏机理的试验研究[J].中外公路,2006,26
(3).
[13]尹宏磊,徐千军,李仲奎.抗剪强度随干湿循环变化对
边坡安定性的影响[J].水利,2008,39(5).
[14]慕现杰,张小平.干湿循环条件下膨胀土力学性能试
验研究口].岩土力学,2008,29(增刊).
[15]汪东林,栾茂田,杨庆.非饱和重塑黏土干湿循环特性
试验研究[J].岩石力学与工程,2007,26(9).
[16]JTGF10--2006,公路路基施工技术规范[S].
收稿日期:2011—05—30
96
公路与汽运Ftighwaysamp;AutomotiveApplications第5期
20l1年9月
人渗以及降雨入渗组成的上层局部滞水,一般分布
于松散堆积体底部与原地面交接部位,因而原地面
微地貌起伏情况决定了局部滞水层的分布形态.上
层滞水的分布形态对斜坡地人工松散堆积体开挖边
坡稳定性的影响极大,因而可以根据两者的空间关
系将该类边坡的水文地质特征分为顺层型和逆层型
两类.
由于积水沿斜坡松散堆积体上方坡面向下流动
或降雨后的渗流作用,松散堆积体底部与原地面交
接部位易形成一个局部滞水层,当开挖边坡位于松
散堆积体边坡下方时,边坡开挖面与局部滞水层同
向,为顺层型边坡(见图1);反之,当开挖边坡位于
松散堆积体边坡上方时,边坡开挖面与局部滞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最近下载
- 企业工会助推企业高质量发展.docx VIP
- 细说通电直导线附近的场摘要:一无限长通电直导线,周围没有电场.DOC
- 昆山联江发纸业有限公司扩建项目.pdf
- 基于bp神经网络的引线键合模型 wire bonding model based on bp neural network.pdf VIP
- 透过“人车家”战略,看小米加码大家电对白电行业影响几何.pdf VIP
- 华师大版科学九年级上册 1-4章化学模块练习(含答案).doc VIP
- 绘本《小鹿历险记》.ppt VIP
- 八年级地理中国海洋资源.ppt VIP
- 纪念与象征——空间中的实体艺术.pptx VIP
- rca医疗案例分析ppt.pptx VIP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