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现代人的精神生活:困惑与重塑
现代人的精神生活:困惑与重塑
jl:{I『2思想政治工作论坛
现代人的精神生活:困惑与重塑
龙溪虎,卞桂平
(南昌工程学院,江西南昌330099)
[摘要]市场经济的确立一方面带来了人们物质财富的丰裕,同时也在一定程度上导致了现代人的精神生活的困惑.物
化意识的凸显,科技理性的泛滥,道德信仰的缺失及休闲生活的失位,导致了人们生活意义的迷失.社会的现代化在于人的现
代化,在小康社会建设的征途中,离不开具有健全精神世界的现代主体.因此,对现代人的精神生活偏失根由进行合理分析及
对实践对策进行理性探讨在当前就显得尤为必要.
[关键词]精神生活;困惑;重塑
[中图分类号]D64[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7—8487(2010)12—0093—04
改革开放以来.尤其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建立之
后,我国进入了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和社会主义现代化
的新时期.随着人的物质生活水平的提高,人的精神
生活也发生了变化:一方面,人的精神需求日趋多样
化,精神生活也更加丰富多彩,社会普遍崇尚一种积
极健康的精神生活:另一方面,人们在一定程度上又
不知不觉地陷入了”物质主义”的泥沼.人的精神生活
出现了滑坡,失去了应有的独立性,变成了”物质”的附
庸.社会现代化在于人的现代化.在小康社会建设的
征途中探讨人的精神生活偏失的现实根由,塑造具有
健全精神生活的主体,挖掘人的内在潜能在当前就显
得尤为迫切与重要.
一
,现代人精神生活的当前困惑
精神生活在某种程度上受物质生活的制约.转型
期的社会,人们的生存方式,生活方式和思维方式等
都发生变化,现实社会中各种不同矛盾的冲突也在人
的精神生活领域中以不同方式显现出来.人们信仰失
落,情感生活萎缩.文化生活粗鄙,功利价值取向泛化.
即精神生活失去了自身的独立性.成为物质生活的
“奴婢”,本应和谐生长的精神生活和物质生活之间出
现了”愈演愈烈”的矛盾和分裂,物质欲望的膨胀使现
代人失去了”人之为人”的价值向度.
一
是”物化意识”的凸显.社会物质财富的膨胀不
断强化着人们的”物质意识”,金钱成为人们评价他人
价值的重要标尺,个人能力的大小不再在于知识,智
慧和能动性,创造性等,而在于能否赚取大量金钱,有
钱人被视为”社会精英”而倍受羡慕和尊重.”物化意
识”体现在消费领域,表现为对”物”的”如饥似渴”,在
无限追逐中导致人的精神世界的扭曲,道德,良心,爱
情,声誉等传统美德在”物质利益”面前都已变得不可
一
击,都可能被当作商品随时买卖与交换,使得”消费
欲望已经脱离人的真正需要.”[I(PI’每个人都千方百
计在别人身上唤起某种新的需要.以便迫使他做出新
的牺牲,把他置于一种新的依赖地位,促使他进行新
花样的享乐,从而使他陷于经济上的破产.”_2_(‘今天
网络技术的普及.非但没有缓解这种基于”物一物”模
式下的人际冲突.反而使这种交流带有虚拟性和欺骗
性,又加剧了人与人的对立.总之,物化的存在使现代
人在物欲之中漂泊,人性残缺不全.面对人的精神生
活的贫乏,尼采也曾感叹:”我漫步在人中间,如同漫步
在人的碎片和断肢中间……我的目光从今天望到过
去,发现比比皆是:碎片,断肢和可怕的偶然,可是没有
人.”E3]I㈣心灵的迷失已使人难以体会到心灵细腻而
高贵的情感,完全沉浸在由物质的”得与失”而引起的
欢乐与痛苦中,因物化而引发的精神生活的危机也导
致了人的主体性的丧失.
二是科技理性的泛滥.科技作为一种变革社会的
力量,是对人的本质力量的确证.然而,科技在不断创
造物质财富神话的同时,其负面影响也愈演愈烈.成
为奴役与压制人的工具,遏制人的自由意志与创造活
[收稿日期]2010—08—23
[作者简介]龙溪虎(1969一),男,南昌工程学院副教授,硕士,主要研究方向为中国传统文化与思想政治教育;卞桂平
(1976一),男,安徽安庆人,南昌工程学院思政部讲师,哲学硕士,研究方向为现代化视域下的精神构建.
93
力.科技的过度泛化会使人的生活m现同定化与机械
化态势,人则成为微不足道的零件和附属物,像机器
一
样被使用.”你的位置就在这里,你只能这样十.你
的胳膊在以Y为半径的范围内只能活动X寸.并且行
动的时间只能是千分之几分.”ns机器化的批量生
产淹没了人的劳动个性,使”自由自觉”的劳动变成一
种程序化过程,生产过程不再以人为尺度.而是以技
术和机器为尺度而设计的自律运转的机械体系,人成
了缺乏思想与情感,只会言语的T具.”这种文明最终
只能造就大量的这样的人:人不再进行选择.不能进
行自发的和自主的活动,最多不过有点耐性,驯服和
服从单调的工作到了令人可怜的地步,当他选择的余
地愈来愈少时,他就愈来愈不负责任:最后他成了一
个被条件反射所支配的生物.”F5](P224)日复一日的机械
劳动使人从生产的主
原创力文档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