寰枢椎侧块螺钉内固定治疗创伤后寰枢椎不稳.docVIP

寰枢椎侧块螺钉内固定治疗创伤后寰枢椎不稳.doc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寰枢椎侧块螺钉内固定治疗创伤后寰枢椎不稳

精品论文 参考文献 寰枢椎侧块螺钉内固定治疗创伤后寰枢椎不稳 何玉权1 范少勇2 陈伟高2 ( 1 江西省瑞昌市桂林医院骨科 江西瑞昌 3 3 2 2 0 0 ) ( 2 南昌大学第二附属医院骨二科 江西南昌 3 3 0 0 0 6 ) 【摘要】目的 探讨经寰枢椎侧块螺钉治疗创伤性寰枢椎不稳的临床效果。方法 对10例创伤性寰枢椎不稳的患者施行经寰枢椎侧块螺钉内固定+植骨融合术,观察术后疗效。结果 经10~22个月的随访,术后症状均得到不同程度的改善,植骨均达骨性融合。结论 经寰枢椎侧块螺钉内固定有利于上颈椎稳定性重建及脊髓神经功能恢复。  【关键词】寰椎 枢椎 内固定 侧块螺钉 寰枢椎不稳 【中图分类号】R687.3+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1752(2012)01-0104-01 随着上颈椎外科理论和手术内固定技术的不断更新,对创伤后寰枢椎不稳的认识和治疗方法有了很大提高及改进,近几年本院开展经???枢椎侧块螺钉内固定融合术治疗寰枢椎不稳10例,疗效满意,现报告如下。 1 临床资料 1.1 一般资料 2006年9月~2011年7月,共开展了10例寰枢椎侧块螺钉内固定融合术,男8例,女2例;年龄为30~62岁;车祸伤4例,高处坠落伤3例,自行摔伤3例。其中新鲜齿突骨折5例,陈旧性齿突骨折2例(全部为Anderson Ⅱ型),先天性游离齿突外伤后四肢不全瘫1例,寰椎横韧带损伤伴寰枢椎半脱位1例,Hangman骨折(LevineⅢ型)1例。患者均存在不同程度的颈肩部胀痛、肢体麻木以及运动障碍。所有病例均摄寰枢椎张口位、颈椎正侧位,并做CT及MRI检查。术前均作Halo支架临时固定。 1.2 手术方法 术前适当松动H a l o支架螺钉至可颈后仰气管插管全麻,术中H a l o支架临时固定。俯卧位。后正中纵切口,从枕骨隆突至C3 棘突,依次显露,显露寰椎后弓超过中线1.5mm后即仅在后弓中下份剥离,寰椎椎弓根进钉点在枢椎侧块中线与寰椎后弓上缘下3m m交点处,内倾10deg;,上仰5deg;,螺钉长度为18~30m m。枢椎进钉点在枢椎侧块中心点,外倾25deg;,上仰20deg;,螺钉长度l8~24mm。如有寰枢椎脱位,固定前抬高头托架,颈椎稍后伸,先拧紧枢椎螺钉,再交替拧紧寰椎两侧螺钉,利用钉棒、钉板弧度提拉复位。磨钻行寰椎后弓、枢椎椎板及棘突去皮质粗糙化处理,短裤状髂骨植骨或剪成细条状植于寰椎后弓、枢椎椎板及棘突处,置负压引流管,术后颈围固定。固定器械由山东威高公司提供Vertex 系统。 2 结果 8例均行寰枢椎侧块螺钉内固定,平均手术时间为2.8h,平均出血量约350 mL,无椎动脉、脊髓损伤发生。经10~22个月随访,所有患者均获骨性愈合,无断钉、断棒或断板发生。 3 讨论 3.1 寰枢椎侧块螺钉内固定的优越性 寰枢椎不稳治疗方法很多,如Brooks钢丝法、Apofix椎板钩和经寰枢椎侧块关节螺钉(Ma g e rl螺钉)固定。其中钢丝法生物力学性能最差,固定不牢固,融合率低;M a g e r l技术在生物力学稳定性上明显优于其他的固定方法,是寰枢椎内固定的有效方法。但该术式在抗轴向移位方面并无优势。如果在保持寰椎复位的前提下,下颈椎处于屈曲状态,则内固定容易成功;但一些病程长的寰枢椎不稳患者已形成鹅颈畸形,使后路寰枢椎融合术变得困难,尤其是Magerl术式。寰枢椎后路钢丝、椎板夹和Magerl固定法均需将颈椎行某种程度的后伸,使寰枢椎充分复位后再行手术,但这样会使术野变得狭小、深在,增加了手术操作的难度。寰枢椎侧块螺钉内固定技术对寰枢椎复位要求不高,进钉时对颈椎的位置不过于强求,可保持中立位,此时寰枢椎可能仍处于轻度脱位状态,只有当用螺母锁定连接棒与螺钉时,才使寰枢椎逐渐复位。在固定完成后应透视观察寰枢椎复位情况,如果复位不理想,可以取下固定螺母,将连接棒的曲度调整后再重新固定[3]。 3.2寰、枢椎侧块螺钉进钉技术要点 剥离寰椎后弓超过中线1.5c m后,须在后弓中下份骨膜下剥离,不能在后弓上份操作,避免损伤椎动脉。谭明生[1]等以寰椎后结节中点旁开18~20m m的矢状面与后弓下缘上方2mm的交点作为进钉点,在冠状面上保持垂直,矢状面上螺钉朝头端倾斜5o。螺钉长为24mm。马向阳[2]等以枢椎下关节突为标志建立了进钉点:位于下关节突中心点的内、上各2mm处,螺钉外倾32.1o,上倾28.3o,平均最大螺钉长度为26.89mm。 3.3 手术适应证及禁忌证

文档评论(0)

xyz118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