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威逼利诱”在中职学科教学中的巧妙运用.docVIP

“威逼利诱”在中职学科教学中的巧妙运用.doc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威逼利诱”在中职学科教学中的巧妙运用

精品论文 参考文献 “威逼利诱”在中职学科教学中的巧妙运用 福建省上杭职业中专学校 福建 上杭 364200 摘 要:在大力倡导“以人为本”、“幸福学习”、“自主探究”的教学模式之下,大谈“威逼利诱”的教学策略实有大逆不道、格格不入之感觉,在教育教学中运用此法好像也违背了教学规律,但在面临高考、招聘考试的中职生面前,“威逼利诱”未尝不是一种策略。 关键词:中职生 招考 学科教学 策略 随着幼儿教师招聘考试在我地的开展,中职学前教育毕业生迎来了一个招考盛世。虽然招聘正式编制的幼儿教师名额有限、竞争激烈,但对于中职生来说是一种前所未有的机遇与挑战。要想有效地把握这种机遇,学前教育学生在读书期间就应当掌握必要的学习策略;教师更是要改变教学策略,帮助学生实现其梦想。下面是近两年我在中职学科教学中对于“威逼???诱”教学法的巧妙运用: 一、“威逼”好比防疫站 这里的“威”是指威信。常言道“无威便无信”,有威信才能令学生信服,所以,教师一定要在学生心目中树立一定的威信。从何而来的“威”,如何树“威”? 1.润物细无声地树“威” (1)靠自己的教学能力树威信。教师的“威”来自教师的“软实力”。我针对学生的特点,量身定做了一套适合他们学习特点的课堂教学: ①教学方式像营养菜谱一样多样化,这样能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 ②教学内容与声形并茂的多媒体课件相结合,让学生一目了然并理解其意。 ③教学的重难点知识反复强调。讲解的内容要通俗易懂,少用专业术语。例如:在讲解“学前儿童心理健康的重要标志”与“学前儿童心理健康的标准”时,学生常常把“标志”和“标准”混淆。我避开抽象的“标志”、“标准”词汇解释,而举了一个通俗易懂、浅显有趣的比方:从外形上看,女孩身体发育的标志是什么?乳房突起、月经来临、特殊部位体毛的出现等。外形完美女孩的标准是什么?身材高挑、面若桃花、肤如凝脂、丰乳肥臀等。标志相当于特征,标准相当于指标。这样的解说让学生觉得生动有趣、通俗易懂,并能很好地理解“标志”和“标准”的术语。 (2)关心爱护学生展威信。 由于我们受“分数论英雄”的负面影响,常使我们戴着有色眼镜察看学生。这种不正常的师生关系是不可能做到“亲其师而信其道”的。因此,我们在教育教学中应加强“情感牌”收集,课间或晚自习期间主动关心学生所求所想,深入他们的内心深处,用善意、真诚的语言感动他们,甚至是一个简单的肢体动作。在这种爱的情感包围下,学生也能慢慢地变成“自己人”,亲近我们,爱戴我们,并听从我们的建议与指导。 2.恰如其分地下“逼”招 俗话说“严师出高徒”,作为教师也应该恰如其分地对学生下“逼”招。“逼”应视为唤醒、激励、鞭策,对学生进行适当的逼迫,逼迫他们用心学习、及时完成老师布置的作业、识记知识要点、遵守课堂纪律等。给学生施压的目的是时常唤醒、鞭策他们,让他们醍醐灌顶,更多的还是激励他们。 二、利诱好比加油站 1.精神利诱法 背诵、默写、反复练习是学生学好学科知识的法宝。作为教师要随时随地地对学生进行抽背与抽默,对做得好的学生,可以通过口头表扬来强化学生背诵默写的积极行为。注意表扬要及时到位、客观真实,让学生在心理上得到一种满足感,而这种满足感往往会持续很长一段时间。当然,靠精神上的表扬和物质上的刺激要有效结合。 2.物质利诱法 “优美的泳姿是游出来的,动听的钢琴曲是弹出来的。”平时,我特别重视lsquo;背、默、练、写rsquo;。对于背诵、默写、练习、写作业做得好的学生,我总是在其作业本上盖上一个鲜艳夺目的“好”、“优”或“有进步”等不同级别的印章,当累积三个“有进步”可以兑换一个“好”,当累积五个“好”或“优”可以兑换一张小奖状,当累积五张小奖状可以兑换一枚漂亮的卡通胸章,可作为期末成绩的10%。别看奖状、胸章便宜,但它象征着荣誉、劳动成果和付出,奖励对小学生管用,对中职生一样有效。学生就是在这种“利诱”之下,迈着小步向前奔跑。 3.目标利诱法 “不须扬鞭自奋蹄”是学生学习的最高境界,他们目标明确具体,学习自觉性就高,但这类型的学生在中职学校中称得上是凤毛麟角。但我相信:“火车跑得快,全靠车头带。”一个缺乏学习动力的人,就像一列没有车头的火车,是难以快速前进的。所以,应让学生有明确的学习目标。我运用心理学家维果斯基的“最近发展区”原理,帮助学生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把目标具体化、明确化,激励他们努力做到跳一跳摘桃子。这个桃子目标就定位在比自己学习成绩略好1名的同学。例如:50名次的同学,他要摘49名次同学的桃子;49名次的同学,他要摘48名次同学的桃子

文档评论(0)

sheppha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版权声明书
用户编号:5134022301000003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