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105例婴幼儿大肠埃希氏菌肺炎的临床特点与治疗分析
精品论文 参考文献
105例婴幼儿大肠埃希氏菌肺炎的临床特点与治疗分析
唐春艳(四川省射洪县人民医院 629200)
【摘要】目的 探讨小儿大肠埃希氏菌肺炎的临床特点及抗生素应用的耐药性与敏感性分析。方法 通过对105例婴幼儿大肠埃希氏菌肺炎的临床分析,探讨此类小儿肺炎的临床特点,并对大肠埃希氏菌的药物敏感性与耐药性进行分析。结果 105例均为2岁以内婴幼儿,以1-5月龄发病最多,以咳嗽、气促、多痰为主要临床表现,肺部可闻及广泛痰鸣音,多数可闻及湿罗音及哮鸣音。胸片提示小叶性肺炎改变95例,双肺纹增多、增粗、边缘模糊10例,产超广谱beta;内酰胺酶34例(占32.4%),最敏感抗生素为亚胺培南、氨曲南、左氧氟沙星、头孢他啶等。结论 大肠埃希氏菌肺炎好发于小婴儿,起病急、病情重,应加强耐药性监测,根据耐药性实验合理使用抗生素,绝大多数治疗有效,预后良好。
【关键词】 大肠埃希氏菌肺炎 药敏实验 婴幼儿
【中图分类号】R720.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1752(2013)28-0216-01
肺炎是我国小儿临床最常见的呼吸道疾病,由于儿童免疫力低下,呼吸道功能发育尚不完善,病原菌的变迁及耐药等因素,致使肺炎在儿童的发病率与致死率仍处于较高水平[1],一年来,我们对我院住院治疗的105例经痰培养诊断为大肠埃希氏菌感染的肺炎患儿的临床特点及药敏试验进行分析,现报告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105例患儿均符合小儿社区获得性肺炎的诊断(指无免疫缺陷的患儿在院外或住院48小时内发生的肺炎)[2],其中,男66例,女39例,年龄17d-2岁,其中<6月67例,6月-12月34例,13月-2岁4例。病程le;5天,临床表现均有咳嗽、气促、喘息、多痰等症状。
1.2 方法:对所有患儿均在入院时即采用一次性吸痰管吸取痰液,接种于普通培养基(血清培养基)中,培养阳性者,按照《全国临床检验操作规程》取单个菌落鉴定细菌。复查1-2次,若均为同一种大肠埃希菌,则确定为大肠埃希氏菌肺炎。
1.3 药敏试验 采用KONT耐药板法。
2.结果
2.1 该类疾病好发于6个月以内小婴儿,本组病例中共65例,占63.9%,>6月者34例,占36.2%。
2.2 症状与体征特点
患儿均以咳嗽、气促、痰堵为主要表现,多数伴有喘息,一般情况较差,56例双肺可闻及细湿鸣,占53.33%,79例可闻及痰鸣音占75.24,72例可闻及哮鸣音(占68.57%)。
并发症:105例患儿中,发生Ⅰ型呼吸衰竭3例,急性心衰1例。
2.3 辅助检查:血常规,白细胞升高72例(占68.57%),降低12例(占11.43%)。胸片检查结果:95例呈小叶性肺炎改变,10例呈支气管炎改变。
2.4 药物敏感试验结果:
本组105例患儿培养出大肠埃希氏菌,产超广谱beta;内酰胺酶34例(占32.4%),药敏试验结果显示:亚胺培南、氨曲南、左氧氟沙星、头孢他啶、妥布霉素、阿米卡星敏感率高,均在90%以上,而氨苄西林普遍耐药,头孢唑林、复方新诺明耐药率亦高。见表:
大肠埃希氏菌的药敏试验结果分析
3.讨论
大肠埃希氏菌为G-条件致病菌,近年来随着对该菌培养技术的提高,发现该菌已成为临床婴幼儿社区获得性肺炎最常见致病菌之一。G-可产生大量毒素,破坏机体的免疫平衡和机体状态。大肠埃希菌可产生超广谱酶,水解多种包括第3代头孢菌素在内的抗生素,使之失活而导致耐药,使治疗效果差。
本研究结果提示,该疾病多发生于2岁以内的婴儿,可能与婴儿抵抗力差有关,大多起病急,发展快,病情重,甚至危及生命。本组超广谱beta;内酰胺酶阳性率占32.4%,说明已有一定的耐药性。由于目前教科书及其他文献资料上仍提示肺炎链球菌、嗜血杆菌、克雷白菌、金色葡萄球菌为肺炎主要病原菌,因此我们在治疗中常选用第一、二代头孢类抗生素或青霉素类抗生素,但本研究提示大肠埃希氏菌已成为婴幼儿社区获得性肺炎的主要致病菌之一,且对第一、二代抗生素和青霉素类敏感性明显低于亚胺培南、氨曲南、头孢他啶、阿米卡星、头孢吡肟等,因此在患儿确诊后,76例改用头孢他啶,2例改用亚胺培南治疗效果良好,平均病程7-12天,因疗效差转院2例。
由于小儿生理特点决定其一般不能使用氨基糖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