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不同年龄小儿发热的特点及护理指导
精品论文 参考文献
不同年龄小儿发热的特点及护理指导
李颂菊(南京市玄武区兰园社区卫生服务中心 江苏南京 210018)
【中图分类号】R473.72 【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672-5085(2013)26-0326-02
【关键词】 小儿发热 护理指导
发热即体温异常升高,是儿科常见的临床症状之一,也是我们社区儿童保健护理人员经常遇到的问题,引起发热的原因很多,一般可分为感染性和非感染性两大类,其发热的表现大致相似,但在不同年龄的小儿,其发热时表现及护理指导都有不同,故在此加以论述。
一、新生儿
1、特点:新生儿是指出生后28天以内的小儿。由于新生儿皮下脂肪较薄,肌肉不发达,体温中枢发育又不完善,故体温调节功能差,同时,目前人们生活水平大大提高,我们入户对新生儿进行访视时,经常见到家中空调和电热油汀同时打开,使得室内温度常常达到30度左右,特别是冬天门窗打开的少,这样由于哺乳、哭闹、环境温度改变等原因引起体温的波动,故非感染性发热较为多见。而当严重感染时,体温则往往不升。典型的为新生儿脱水热,此时患儿表现为体温突然上升到39-40℃,烦躁不安,啼哭不止,而无其它症状和体征,经补充一定液体后,体温可降至正常。哺乳、哭闹等原因引起的体温升高,一般在38.5℃以下。
2、护理及指导
(1)一般不用退热药,多采用物理降温,如头部冷敷,开包散热(注意保暖)等即可凑效。
(2)降低室内温度,如关掉空调、电热油汀,室内定期开窗通风。
(3)认真查找发热的原因及伴随的症状体征。
二、婴幼儿
1、特点:婴幼儿包括婴儿及幼儿,指出生后1个月至3岁小儿。此期年龄的小儿由于从母体获得的免疫力逐渐消失,而后天免疫尚未健全,免疫力低,极易感染疾病,如病毒、细菌等的感染,其早期症状均为发热,以感染为多见,且此年龄小儿大脑的兴奋系统与抑制系统的动态平衡处于不稳定状态,极易发生高热惊厥,加之本年龄小儿消化功能差,发热时易发生吐泻及食欲不振,造成体内液体不足。此外,在此期间少数儿童在接种百白破三联疫苗后,易引起发热反应,疫苗引起的发热反应大多发生在注射后24小时内,72小时之内会逐步消退,一般不超过38.5℃。
2、护理及指导
(1)体温在38℃以下时,指导家长让患儿多饮温开水,给予头部冷敷等物理降温,如末梢循环差、四肢凉时,可先保暖;
(2)体温在38℃以上,周身无汗时应带孩子到医院就诊在医生指导下使用退热剂,同时仍需给患儿多饮水,以免液体不足造成大汗后虚脱;
(3)如使用退热剂仍不退热或体温继续上升,周身无汗,超过4-6个小时,可重复使用退热剂;如在4个小时内,可给酒精擦浴,安乃近1-2滴点鼻,同时可适量服用镇静剂以免发生惊厥,如患儿体温在38.5℃以上,但头部躯干有汗时,则不要包裹太多,并多饮水,体温可很快下降。
(4)接种疫苗后发热在38.5℃以下,一般不需要特殊处理,通过注意休息,多喝水等方式调节,必要时可以反复洗温水澡降温,因为洗澡可以促进汗液分泌,调动免疫系统可帮助降温退烧,但注意洗澡后要迅速擦干并给孩子喝一些温开水,发热幼儿,饮食调理以流食为主,如奶类、藕粉、奶类(少油)等。也可喝些绿豆汤、冰西瓜、以助降温,利尿抗病。如果体温超过38.5℃可以对症治疗,72小时后体温可逐步恢复正常。
三、学龄前期
1、特点:学龄前期指3岁至7岁的小儿。此期小儿对疾病有一定的抵抗力,虽多患病,但其过程较轻,高热惊厥少见。因患儿基本能配合治疗,故一般感染引起的发热经治疗后很快降至正常。
2、护理及指导
(1)发热期间应卧床休息,多饮水,进流质,室内空气流通,日光充足,温湿度适宜。
(2)发热时可适量使用退热剂或中药。
四、学龄期
1、特点:指7岁至12岁的小儿。其年龄越大,临床表现越接近成人。发热时患儿可伴有头痛、四肢酸痛、乏力等症状。
2、护理及指导
(1)卧床休息,嘱其多饮水;
(2)给予必要的精神安慰,加强心理护理,以减轻痛苦及恐惧感;
(3)可根据病情给予抗炎及对症处理。
五、讨论
小儿在生长过程中难免会生病,应该强调的是发热本身不是疾病,而是机体面对许多传染病和一些其他疾病所出现的一种保护性功能。但是,这并不意味着应对孩子发热置之不理,适当的发热可以提高身体的抵抗力,发热过高时间过长反而会损害孩子的身体。当小儿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最近下载
- CNAS-CC02_2013《产品、过程和服务认证机构要求》(2019-2-20第二次修订清稿).pdf VIP
- JJF1376-2012箱式电阻炉校准规范.pdf VIP
- 人教版六年级上册数学第三单元《解决实际问题例5》名师教学设计.doc VIP
- SCR脱硝催化剂体积及反应器尺寸计算表.xlsx VIP
- 房地产市场的数字化转型.pptx VIP
- 妇联换届宣讲培训.pptx VIP
- 穴位埋线疗法治疗失眠的临床观察及效果评价.pptx VIP
- iSecure Center综合安防管理平台 安装部署手册 V1.7.0(1).pdf VIP
- 中级经济师《经济基础》思维导图新版、曲线汇总.pdf VIP
- 动火作业专项培训.pptx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