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3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一起由鸭沙门氏菌引起的食物中毒的检验分析
精品论文 参考文献
一起由鸭沙门氏菌引起的食物中毒的检验分析
宋冬梅(吉林省长春市朝阳区疾病预防控制中心 吉林长春 130021)
【中图分类号】R44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5085 (2010)33-0024-01
2009年8月23日,长春市朝阳区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接到本市一家医院一起疑似食物中毒的报告。根据临床症状、病原学检验、血清学鉴定,确认为鸭沙门氏菌所致,病原分析如下:
1 流行病学调查
1.1中毒经过 2009年8月23日中午11时,长春市朝阳区某公司9名员工到单位附近小吃部就餐,当日17时左右,先后有6人感到发热、腹痛、腹泻、头痛、呕吐、乏力等,因而被陆续送到这家医院急诊科进行治疗。
1.2临床症状 就餐者7男2女,其中3男未发病。发病时间最短为6小时,发病者主要症状为发热、腹痛、腹泻、头痛、呕吐、乏力,有4人发热,体温38℃以上。经过医院积极对症及抗菌治疗,6人均在24-48小时内痊愈出院,无死亡病例。
2 实验室检验分析
2.1试剂和检验方法 培养基及生化反应管由北京路桥试剂厂生产,均在有效期内。沙门氏菌属诊断血清:由卫生部兰州制品研究所生产,均在有效期内。检验方法:参照微生物食品检验方法GB/T4789-2008“食品卫生检验方法注解”对所采样品进行沙门氏菌、致泻性大肠埃希氏菌、变形杆菌、金黄色葡萄球菌、副溶血性弧菌、蜡样芽孢杆菌检验。
2.2样品采集 患者肛拭子6份,当日中午食物有炒豆芽、青椒牛肉、油炸黄花鱼、鸡蛋炒柿子各1份,中毒患者急性期和恢复期双向血清6份。
2.3分离培养及鉴定 直接培养和增菌后培养均未检出致泻性大肠埃希氏菌、变形杆菌、金黄色葡萄球菌、副溶血性弧菌、蜡样芽孢杆菌。而从5份肛拭子和剩余炸鱼中均检出可疑菌落:无色半透明,直径1-2mm,边缘整齐,中心带黑色。挑取典型菌落分别接种三糖铁琼脂和普通琼脂斜面,涂片革兰氏染色为G-杆菌。生化反应结果见表1。
表1 生化反应结果
查肠杆菌科细菌生化鉴定编码册,结果为AG711沙门氏菌属。
2.4沙门氏菌属诊断血清鉴定结果 在5份肛拭子和剩余的油炸鱼中检出的可疑菌落全部为沙门氏菌。血清型是:A-F多价O血清(+)0:10(+),H抗原第1相e,h(+),经过位相变异试验,诱导出H抗原第2相1(+),盐水对照(-)。检查结果显示,均检出沙门氏菌属,鸭沙门氏血清型。患者血清凝集试验结果见表2。
表2 患者血清凝集试验结果
样品编号 急性期凝集价 恢复期凝集价
患者恢复期比初期血清凝集价全部超过4倍以上。
3 讨论
该食物中毒患者8月23日中午11时就餐并于当日下午17时左右发病,并伴有腹泻,少数伴有头痛、头晕、腹痛、呕吐、乏力等症状,而沙门氏菌引起食物中毒的潜伏期最短为6-7小时,平均为12-24小时,根据可疑食物和患者的流行病学调查,临床症状分析和实验室检验并对照沙门氏菌食物中毒诊断标准,判断此事件为由鸭沙门氏菌污染食物引起的食物中毒。
沙门氏菌是引起食物中毒的重要病原菌,但中毒的主要食物为家畜肉、蛋类和家禽肉及奶类及其制品等,由污染鱼引起的不是很常见,另外,该菌不分解蛋白质,因此被沙门氏菌污染的食品,通常没有感官性状的变化,易被忽视。所以在加工过程中一定要控制好可能污染病菌的各个环节,避免食物中毒。该小吃部设备简陋,卫生条件较差,经过检测餐具用具???消毒效果,均检出大肠菌群,建议就餐人员应到有正规卫生许可证,卫生条件较好的餐饮单位就餐,时时要有食品安全意识。
参 考 文 献
[1]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食品卫生检验方法[S].微生物部分.第一版.北京:中国标准出版社,1995:14.
[2]何晓青主编.卫生防疫细菌检验[M].南昌:新华出版社,1989:301-317.
[3]徐迪诚,蔡妙英主编.革兰氏阴性杆菌新编码手册[J].第一版.黑龙江科学技术出版社,1994:582.
[4]高舒民主编.实用卫生防疫检验.第一版.吉林科技出版社,2001:301.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