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肝脾肾论治高血压方法总结.docVIP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从肝脾肾论治高血压方法总结

精品论文 参考文献 从肝脾肾论治高血压方法总结 (1.山东中医药大学,山东,济南,250014;2.山东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山东,济南,250014) 【 中 图 分 类 号 】 R259  【 文 献 标 识 码 】 A  【 文 章 编 号 】 1550 -1868( 2016) 04    高血压属中医学“眩晕”、“头痛”等病证的范畴,我校周次清教授对中医药治疗高血压积累了丰富的经验,将高血压的病因病机归纳为肝的阴阳失调、脾的升降失司、肾的阴阳虚损三个方面,提出从肝脾肾论治高血压的理论体系,现将主要治疗方法、适应症及代表方总结如下。 一、从肝论治 1.疏肝解郁法    [适应症]适用于高血压初期,肝气郁结证,主要表现为头晕头痛,胸闷胁痛,血压变化与情绪波动密切相关,舌苔薄白,脉沉弦。    [代表方]柴胡疏肝散。 2.清肝泻火法    [适应症]适用于肝火亢盛证(肝火上炎证),主要表现为头晕、头痛、头热、头胀、面红、目赤,急躁易怒,耳鸣、耳聋,口苦咽干,舌红苔黄,脉弦数等。    [代表方]龙胆泻肝汤、泻青丸、清肝降压汤(自拟方:柴胡、菊花、钩藤、黄芩、丹皮、栀子、香附、青木香、佛手)。 3.滋阴潜阳法    [适应症]适用于肝阳上亢证,阳亢重、阴虚轻者,症状以头痛、面红、烦躁、苔黄,脉弦数等上实的表现为主;阴虚重、阳亢轻者,症状以腰膝酸软,舌红少苔,脉细数等下虚的表现为主;阴虚与阳亢均重者,表明肝肾损害的程度较为严重,常为肝风内动或中风的先兆。    [代表方]阳亢重、阴虚轻者,宜用天麻钩藤饮;阴虚重、阳亢轻者,宜用三甲复脉汤;阴虚与阳亢均重者,宜用建瓴汤。 4.凉肝熄风法    [适应症]适用于肝风内动者,实风者,主要表现为头痛剧烈,眩晕肢麻,颈项强硬,烦躁不安,手足抽搐,舌红苔黄,脉弦数等肝经风火上动的病证;虚风者,头痛眩晕,唇舌发麻,视物模糊,头摇肢颤,筋惕肉瞩,舌红少苔,脉弦细而数等阴虚阳浮的现象。    [代表方]实风者,宜用羚角钩藤汤;虚风者,宜用大定风珠。 二、从脾论治 1.健脾豁痰法    [适应症]适用于脾胃失和、湿痰中阻证,主要表现为头目昏蒙,头重如裹,胸闷院痞,少食纳呆,泛恶欲吐,肢倦嗜睡,大便不实,口甜,舌淡、苔薄白滑润、厚腻,脉细缓、弦滑等。如肝脾同病,又可见明显的头痛、急躁、脉弦等症;脾肾同病可见水肿、喘促,肢体颤抖,五更泄泻,舌淡苔白,脉沉迟、弦细等症。    [代表方]脾胃失和、湿痰中阻者,宜用温胆汤。肝脾同病者,宜用半夏白术天麻汤;肾脾同病者,宜用真武汤。 三、从肾论治 1.补阴益阳法    [适应症] 适用于肾气虚高血压患者。主要表现为头晕头痛,耳鸣耳聋,倦怠嗜睡,怕冷怕热,腰膝酸软,尿频遗尿,妇女月经量少,闭经或绝经,舌淡,脉虚弱。    [代表方]金贵肾气丸。 2.育阴涵阳法    [适应症]适用于肾阴虚高血压患者,主要表现为头晕头痛,五心烦热,口干目涩,失眠健忘,腰酸耳鸣,大便秘结,舌红少苔,脉细数等。    [代表方]左归丸。 3. 扶阳配阴法    [适应症] 适用于肾阴虚高血压患者,主要表现为头晕头痛,腰膝酸软,畏寒肢冷,疲乏无力,面色恍白,大便稀塘,小便清长,舌淡苔白,脉沉迟无力等。    [代表方]右归丸。 【参考文献】 [1]周次清.高血压病的辨证论治[J].山东中医学院学报. 1980,(1):55-59. [2]路广晁.???次清辨治高血压病的经验[J].中国医药学报.1994,9(3):40- 41 [3]高洪春.周次清教授诊治高血压病的经验[J].山东中医学院学报.1992, 16(1):58-61.

文档评论(0)

sheppha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版权声明书
用户编号:5134022301000003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