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低体重指数与高脂血症的相关因素分析
精品论文 参考文献
低体重指数与高脂血症的相关因素分析
杨桦(云南省第三人民医院 云南昆明 650011)
【摘要】目的:探讨体重正常或偏低人群与高脂血症之间的关系。方法:对2011-2012年医院诊治的32例消瘦或体重正常,但血脂异常患者的临床诊治资料,进行统计分析。结果:32例体重正常或偏低但血脂异常的患者,因无任何疾病症状,大多数患者未接受降脂治疗,或仅短期服用降脂药。结论:对低体重指数的人群提早预防高脂血症提供相关依据。
【关键词】 高脂血症 体重指数
【中图分类号】R5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1752(2013)06-0137-01
高脂血症主要包括高胆固醇血症和(或)高甘油三酯血症及其复合型高脂血症,高脂血症也泛指包括高密度脂蛋白降低在内的各种血脂异常[1]。这种情况可发生在心脏冠状动脉、脑血管、眼底、肾脏、下肢等, 就会引起冠心病、脑卒中,导致视力下降甚至失明,肾动脉硬化及肾功能衰竭,出现肢体坏死、溃烂等。
1 诊断方法
1.1 体重指数 BMI (body mass index)
体重指数(BMI)是国际通用的评估人体重量和健康状况的标准之一,具体计算方法为:BMI=体质量(kg)/[身高(m)]2。BMI的功用是将肥胖程度量化以评估其是某一疾病的危险因素。我国成人的诊断标准是根据人群的体重指数的分布,制定了以下体态分级标准:通常把BMI<18.5 为体重过低,18.5-23.9 为体重正常,24.0-27.9 为超重,ge;28为肥胖[2]。32例消瘦或体重正常的高脂血症患者均测量身高、体质量,计算体质量指数(BMI)。
1.2 血脂异常标准
根据2007年中国成人血脂异常防治指南标准[3] ,如血清总胆固醇、甘油三酯、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的4项中具备其中之一升高,即判定为血脂异常。见表1。
表1 血脂异常标准
2 结果
32例体重正常或偏低,但血脂异常的患者中,全部病例均无任何疾病症状,血脂异常是健康体检时发现的。其中男17例,女15例;年龄在20-78岁,其中20-30岁有11例、31-40岁有6例、41-50岁有3例、51-60岁有5例、61-70岁也有5例、71-78岁有2例。血脂异常主要表现为总胆固醇和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两项升高,4项血脂中,有其中一项升高的患者为15例;2项升高有10例;3项升高有7例。
3 讨论
3.1 因高脂血症本身多无明显的症状, 不做血脂检查很难被发现。高脂血症对身体的损害是一个缓慢的、逐渐加重的隐匿过程。首次发现血脂异常后,就应注意饮食等生活习惯,并在2-4周后复查。从预防着手,建议20岁以上的成年人3-5年进行一次血脂检查,50岁以上最好每年都进行一次血脂检查。从32例患者的病史中,了解到很多患者发现血脂升高时,都没有疾病的症状,也从不用药物治疗。这些患者认为只要调整饮食结构和增加体力活动等,就可达到降脂目的。有患者认为选用保健品不但降脂,而且没有副作用,两全其美,由于保健品的治疗作用没有确切证据,有些还会对肝肾功能有损害。还有患者服降脂药物一月或3月后,血脂正常后就自行停药,间隔一年或几年后复查血脂再次升高,又采用短期服药治疗,这种治疗方法显然是错误和危险的,降脂药物的应用是必要的。
3.2 由于高脂血症的发生率逐年增加, 高脂血症已成为威胁人类健康的重要疾病。血脂异常是与多种疾病如肥胖症、脂肪肝、2型糖尿病、冠心病、高血压、脑卒中等密切相关,并增加心脑血管疾病的死亡率和发病率,对此国内外已有多篇文献报道。因此,应加强健康宣传教育,提倡合理的饮食结构,控制总热量和增加有规律的体力活动,提高人们对血脂异常危害性的认识,对高脂血症的预防有非常重要的作用。
参考文献
[1]刘永兰,赵喜荣,李燕. 高脂血症的危害及其预防对策[J]. 中国医学创新,2012,9(26):150-151.
[2]杨正雄,赵文华,翟屹,等. 人群体重指数均值作为超重和肥胖患病率预测指标的研究[J]. 中华流行病学杂志,2006,27(7):566-569.
[3]中国成人血脂异常防治指南制订联合委员会.中国成人血脂异常防治指南[J].中华心血管病杂志,2007,35(5):390-413.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最近下载
- 水产养殖公司资产转让合同.docx VIP
- 考点解析人教版九年级物理《内能的利用》专题练习练习题(含答案详解).docx VIP
- Midea美的厨房大电器嵌入式微蒸烤一体TR850E-TSBC00 外观3R5 微波烤箱 BG5050W CCC说明书用户手册.pdf
- 考试命题细则.doc VIP
- 水电技术标解析.doc
- ANSI-ESD S20.20-2021电气和电子零件装置和设备的静电保护.pdf VIP
- 经济发展与社会热点学习通期末考试答案2023年.docx VIP
- 永磁同步电机弱磁控制-表贴电机弱磁算法.doc VIP
- 深圳大学《光通信原理》2022-2023学年第一学期期末试卷.doc VIP
- 整本书阅读优质课《中国神话故事》导读课PPT.pptx VIP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