使学生拥有“绘画的眼睛”和“音乐的耳朵”.docVIP

使学生拥有“绘画的眼睛”和“音乐的耳朵”.doc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使学生拥有“绘画的眼睛”和“音乐的耳朵”

精品论文 参考文献 使学生拥有“绘画的眼睛”和“音乐的耳朵” ——浅析如何让学生感受语文教学中的美 1prime;湖南省龙山高级中学;2prime;湖南省龙山一中 1prime;田金森;2prime;陆玉莲 【中图分类号】G616.20 【文章标识码】B 【文章编号】1326-3587(2012)05-0091-01 审美的形象性特点决定了人们的审美活动,不是用逻辑思维、不是靠抽象思维的判断、推理进行,而是用形象思维、从对美的事物的直接感受开始,进而发现美、感受美。语文教学中可以从情操美、形象美、语言美、意境美等方面去发现美。 一、挖掘教材的情操美 我们的语文教材都是经过精心选编的名篇佳作,其中有的能表现出一个民族、一个阶级、一个群体、一个人的高尚美德情操。如《沁园春?雪》、《听潮》、《海滨仲夏夜》等课文,从不同的角度描绘了自然之美,歌颂了祖国壮丽的山川。读了这些文章,会使学生在美的享受中受到感染,从而激起热爱祖国、热爱自然的思想感情。因此,在语文教学中,老师就要紧扣这些内容向学生进行教育,使学生在学好语文知识的同时,在思想上受到美的享受、品德上受到美的熏陶、心灵上受到美的净化。 二、分析教材中的形象美 所谓形象美指的是教材中所描绘出的自然景物美、人物形象美、事物形状美的篇章段落。它们的共同特点就是通过具体生动的形象描绘,给人以直观、具体、形象的美感。例如《故乡》中描写了小英雄少年闺土的形象;《核舟记》一文对一件微雕作品的“核桃船”的介绍,让学生欣赏到工艺品的绝美之处……通过这些形象的分析,为学生的审美语言铺设了道路,使学生能感受到社会生活的丰富多彩,从而受到美的感染和陶冶。 三、品尝作品中的语言美 在语文教材中,有很多作品的语言是非常优美的。它们有的像高山流水,清脆悦耳;有的如百鸟和鸣,婉转悠扬;有的似战鼓催征,高昂激越;有的若叙家常,娓娓而谈。尤其是诗歌与散文的语言更是经过仔细推敲,反复锤炼的精品。这种语言美对激发学生阅读兴趣,提高学生朗读能力和口头表达能力将起着不可低估的作用。 四、体味教材中的意境美 意境主要作用于学生的理智,有“悦志悦神”的审美领悟效应。如《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意境辽阔深远,描绘了黄鹤楼、碧空、长江等壮阔画面,诗人将自己对朋友的真挚深厚的感情寄托在滚滚东去的大江之中。又如《送元二使安西》,意境清新秀丽,展现在读者的眼前的是朝雨、客合、柳色等幽美的镜头,作者将自己与好友的离情别绪融入酒杯之中,真是点点滴滴在心头。这两首诗意境虽不同,但抒发的都是对朋友的深情厚谊。因此,当学生进入作品的意境之中后,就会有一种身临其境的感受,将会得到一种艺术美的享受。 显然,要充分理解作者是借什么来达到作者发现美的创作意图,就须引导学生感受审美的意味,把它当作一幅画去欣赏。那么怎样用“音乐的耳朵”去感受美呢? 音乐能给人以节奏和韵律感,使人有一种舒畅的、愉悦的美的享受。有时,可以把一篇文章当作一支乐曲来欣赏。很多情文并茂的佳作,总有一种音乐感。有的似玉箫,如怨如诉;有的如美笛,哀婉悠扬;有的似铜管,浑厚雄壮;有的像小号,激越腾跃。如朱自清的《荷塘月色》和《绿》,前者像一支情思依依的小调,荡漾着风月淡雅的幽思;而后者像一支艳丽明快的小曲,散发着春意浓烈的氛围。读《绿》的乐章时,要引导学生在简捷明快的基调中去感受“诧异”的心情;读《荷塘月色》的乐章时,要引导学生在悠扬轻松的节奏旋律里,品味“哀愁”与“喜悦”的撞击的情韵。 这样的语文教学势必可以使学生的审美情感受到激发,学生的审美能力得到培养。所有对自然的感受,都是对生命的感受。因此,作为语文老师,除了引导学生从书本上去发现美、感受美外,还应把学生带到大自然中去,让他们领会体察自然美。大自然是一幅美丽的画卷,一支动人的乐曲,那青的山、绿的水、万紫千红的花草、五彩的云霞、鸣啭的百乌、如箫如笛的山泉流瀑带给学生的是直接的美的感官享受。教师的影响难与美的自然风景对青少年气质的发展的巨大影响竞争,老师应在书本上和自然中双向前进。

文档评论(0)

sheppha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版权声明书
用户编号:5134022301000003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