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劳动与社会保障法》详细教案 Microsoft Word.doc

《劳动与社会保障法》详细教案 Microsoft Word.doc

  1. 1、本文档共37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劳动与社会保障法》详细教案 Microsoft Word

学期成绩评定:一般情况下 学期总评=期末考试卷面成绩的70﹪﹢平时成绩的30﹪ 注:平时成绩主要是上课考勤、课堂讨论、回答问题等。 整个学期全出勤的平时成绩给90分;旷课一次扣5分;课堂讨论、回答问题等,在答对的前提下每次加2分,直至加到平时成绩100分时止。 劳动法上的劳动概念 劳动者为谋生而从事的、履行劳动法规以及劳动合同、集体合同所规定义务的集体劳动。 劳动法上的劳动关系概念 劳动者与用人单位在实现劳动过程中发生的社会关系。 二、劳动法的概念 一般认为,劳动法是调整劳动关系以及劳动附随关系的法律规范的总称。有狭义和广义之分。 狭义上的劳动法也称为形式意义上的劳动法,指由国家最高权力机关颁布的关于调整劳动关系以及劳动附随关系的综合性法律,即法典式的劳动法。1994年7月5日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八次会议通过,1995年1月1日开始实施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法》。 广义上的劳动法也称为实质意义上的劳动法,是指所有调整劳动关系以及劳动附随关系的法律规范的总和。 它不仅包括狭义的劳动法,还包括其他各种规范性文件中调整上述关系的所有法律规范,具体是:除法典式的劳动法之外,还有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制定和颁布的宪法和基本法律中的相关规定,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制定和颁布的基本法律以外的其他法律中的相关规定,国务院颁布的行政法规,劳动和社会保障部颁布的部门规章,地方性劳动法规,地方政府规章等。 三、劳动法的调整对象 劳动法的调整对象是劳动关系以及劳动附随关系。其中,劳动关系是劳动法的主要调整对象。 (一)劳动关系 1、劳动关系的概念 在劳动过程中人与人之间发生的社会关系,称为劳动关系。可以分为两种:一种是劳动者在劳动过程中与其他劳动者的关系;另一种是劳动者与劳动力 使用者(或称所在单位)之间的关系。劳动法调整的劳动关系仅限于后一种。 2、劳动关系的特征 (1)劳动关系是劳动力所有者和劳动力使用者(用人单位)之间的社会关系。 (2)劳动关系是与劳动过程密切联系的社会关系,即劳动关系产生于劳动过程之中。 (3)劳动关系兼有人身关系和财产关系的双重性质。 (4)劳动关系具有平等关系和隶属关系的特征。 3、劳动关系的种类 (1)以生产资料所有制为标准,有全民所有制劳动关系、集体所有制劳动关系、股份制企业劳动关系、外商投资企业劳动关系等; (2)以劳动关系确立方式为标准,有合同劳动关系和非合同劳动关系; (3)以劳动关系所在产业为标准,有工业劳动关系、商业劳动关系、农业劳动关系、服务业劳动关系等。 4、劳动法调整劳动关系的范围 从现代各国的劳动法来看,调整劳动关系的范围有三种情况: (1)将各种劳动关系都纳入劳动法调整范围,如朝鲜。(2)劳动法调整一定范围内的劳动关系,而将法定某种或某几种劳动关系列于劳动法调整范围之外,例如,日本、加拿大、巴林、匈牙利、波兰等国劳动法只调整城镇的劳动关系而不调整乡村的劳动关系,政府雇员、家庭佣人的劳动关系在许多国家劳动法的调整范围中也未包括。 (3)原则上将各种劳动关系都纳入劳动法调整范围,但同时又将特定某种或某几种劳动关系置于各项具体劳动法律制度的调整范围之外,例如,前苏联、蒙古的劳动法对集体农庄庄员和其他合作社社员的劳动关系的调整,就是如此。 我国劳动法调整劳动关系的范围: 《劳动法》第二条 “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内的企业、个体经济组织(以下统称用人单位)和与之形成劳动关系的劳动者,适用本法。   国家机关、事业组织、社会团体和与之建立劳动合同关系的劳动者,依照本法执行。 ” 《劳动合同法》第二条“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内的企业、个体经济组织、民办非企业单位(指企业事业单位、社会团体和其他社会力量以及公民个人利用非国有资产举办的,从事非营利性社会服务活动的社会组织 )等组织(以下称用人单位)与劳动者建立劳动关系,订立、履行、变更、解除或者终止劳动合同,适用本法。    国家机关、事业单位、社会团体和与其建立劳动关系的劳动者,订立、履行、变更、解除或者终止劳动合同,依照本法执行。” 劳动部:关于贯彻执行《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法》若干问题的意见劳部发[1995]309号 一、适用范围   1、劳动法第二条中的“个体经济组织”是指一般雇工在七人以下的个体工商户。  ★2、中国境内的企业、个体经济组织和民办非企业单位(2008年劳动合同法增加)与劳动者之间,只要形成劳动关系,即劳动者事实上已成为企业、个体经济组织的成员,并为其提供有偿劳动,适用劳动法。  ★3、国家机关、事业组织、社会团体实行劳动合同制度的以及按规定应实行劳动合同制度的工勤人员;实行企业化管理的事业组织的人员;其他通过劳动合同与国家机关、事业组织、社会

文档评论(0)

pangzilva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