急诊科护士如何进行自我防护.docVIP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急诊科护士如何进行自我防护

精品论文 参考文献 急诊科护士如何进行自我防护 唐礼斌 (玉林市第二人民医院 537000)   【摘要】职业防护已成为医护人员日益关注的话题,本文针对护士感染各种传染性疾病的危险因素较多,提出相应防护措施。   【关键词】自我防护 职业防护 防护措施   【中图分类号】R471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2095-1752(2013)34-0315-01   急诊科是急危重伤病员的抢救阵地,是医院急、危、重患者最集中,病种最多,抢救和管理任务最重的科室。急诊科护理人员因职业的特殊性,需经常接触较多的生物、化学、物理、社会心理以及与工作有关的危险因素,导致易发生与工作有关疾病[1]。如果护士缺乏相关的健康知识及自我防范意识,在危害自身健康的同时还可能成为传染源和传播媒介。本文就急诊科护士如何进行自我防护提几点建议,以保证护士的身心健康。   一、增强急诊科护士自我防护意识   目前,护士自我防护意识不够的现象普遍存在。我国护理教育体系中尚无有关护士职业防护课程,造成护士在校学习时未能充分认识到职业防护的重要性,毕业时无职业防护意识。学生毕业后,医院对护士的岗前培训和在职教育中,未把职业防护内容列为必须培训的内容。医院重视程度不同,护士学习、理解能力的不同,护士掌握防护知识程度不一,部分护士存在侥幸心理,认为遇到的传染患者少,思想上没有足够的重视,缺乏学习职业防护知识的积极主动性,从而导致护士职业防护教育不到位。据调查显示接触需隔离的传染患者主动穿隔离衣仅占2%,预料有血液、体液接触中戴手套人数仅占67%,洗手及手消毒正确者仅25.8%,正确掌握消毒剂用途及效能者仅4.5%。只有66.7%的护士在受伤后及时处理,还有33.3%的护士不能肯定做到或做不到受伤后的及时处理,说明对针刺伤后的严重后果有些护士还不了解,未引起足够的思想重视[2]。美国疾控中心对医务人员职业暴露接触感染提出普遍预防或标准预防的策略,策略要求医务人员要严格执行消毒隔离制度和各项操作规程,充分利用各种屏障、防护用具和设备,减少各种危险行为,最??限度地保护医务人员和患者安全。   二、采取有效措施进行自我防护   1、洗手是预防传染病传播的最重要措施之一,护士的手经常直接或间接地与污染物品或患者接触,极易引起感染和交叉感染。因此在执行各种操作前后一定要按标准“六步”洗手法洗手。如果手被体液或人体组织污染,应在安置患者于安全的环境中后,立即用肥皂和水清洗,必要时用消毒液泡手。   2、戴口罩及防护目镜可以防止悬浮在空气中的含有病原微生物的飞沫吸入和阻止感染性血液、体液、碎屑等物质溅到医务人员眼睛、口腔及鼻腔黏膜[3]。口罩经常清洗、消毒;口罩变湿后或被血液、体液污染后要立即更换;口罩应盖住口鼻部,不能挂在颈上反复使用或备用,口罩两面不能混用。   3、戴手套进行相关操作既可以保护患者免受感染,一旦针刺伤发生后也可以减少体液进入人体的量而减少职业感染的机会。做接触血液、体液或处理污染的操作要戴手套,护理操作时戴手套,接触患者血液、分泌物、体液、排泄物等操作时戴手套是十分必要的,可起到屏障作用。人体的皮肤粘膜有破损,天然屏障消失,接触带病毒的体液、血液即有被感染的可能,有研究表明:只需0.004ml带有HBV的血液足可以使受伤者感染HBV,如果一个被血液污染的钢针刺破一层乳胶手套或聚已烯手套,医务人员接触的血液比未戴手套可能接触的血量少50%以上[4]。操作中手套破损应立即更换,脱手套后仍需彻底洗手。   4、在接触可疑是传染病患者时一定要穿隔离衣。正确穿脱隔离衣既可保护工作人员或患者,避免相互间交叉感染,又可避免无菌物品或无菌区域被污染。隔离衣每天更换,如被血液、体液污染后或打湿后应立即更换。   三、加强基本功的训练   急诊室是医院抢救急危病人的重要阵地,急诊科护士工作在门诊工作的第一线,与病人及病原微生物接触密切,在这种特殊的环境里可使护士因工作而暴露于多种职业性危害因素中,在急救、护理操作过程中如果基本功不过硬,抢救时手忙脚乱,操作技术迟迟不能完成,不但会延误抢救时机,若不注意个人防护更容易造成职业性损伤,严重威胁着护士的身心健康。护理人员中曾被针刺伤的占100%,被化学消毒剂损伤的占16.7%,因接触病人血液、体液造成损伤的占10.4%,由于工作紧张、轮班、心理压力超负荷等因素引起的心理性损伤占43.7%。提高技术熟练程度对于新上岗的护士要尽可能给予多的操作机会及早熟练掌握操作技能,对减少职业接触感染的发生,具有积极意义。   四、牢固掌握各种锐利器械的操作技术   护理人员要熟练掌握锐利器械的操作技术,掌握不同利器的处理,只要我

文档评论(0)

xyz118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