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慢性化脓性中耳炎菌种对小儿听力影响研究
精品论文 参考文献
慢性化脓性中耳炎菌种对小儿听力影响研究
张素华 王洪通 黄会金 梅文芳 吴琳琳
九江市妇幼保健院(江西九江332000)
【摘要】 目的 研究慢性化脓性中耳炎菌种对小儿听力影响。 方法230例(280耳)患者取耳内分泌物做细菌培养及药敏试验,待耳内炎症消退后做听力筛查,记录0.5、1、2、4KHz频率的平均听阈值,分为金黄色葡萄球菌组87例,绿脓杆菌组84例,变形杆菌组61例,克雷伯杆菌组48例,将180例单耳者的健耳作为对照组进行相关比较。结果 慢性化脓性中耳炎280耳和正常耳听力损失程度有显著性差异(Plt;0.01),不同菌种感染的中耳炎听力损失程度差异无显著性(Pgt;0.05)。结论慢性化脓性中耳炎不同菌种感染者所致的听力下降无差异。
【 关键词】 慢性化脓性中耳炎感染菌种 听阈
[中图分类号]R764.2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810-5734(2011)12-18-02
临床上早已发现慢性化脓性中耳炎可致患者听力下降。对于不同菌群感染所致的听力下降之间的差异性未做过研究。现将我院2010年—2011年收治的230例(280耳)慢性化脓性中耳炎细菌培养结果和听力情况分析报告如下。
1 资料和方法
1.1研究对象: 收集2010年2月—2011年9月,在我院确诊的慢性化脓性中耳炎,资料完整的患者230例(280耳)。男136例,女94例,年龄6个月—14岁,平均3岁8个月。单耳病变180例,双耳病变50例;病程6—8周,其中金黄色葡萄球菌组87例,绿脓杆菌组84例,变形杆菌组61例,克雷伯杆菌组48例,分别简称为患病A、B、C、D组,180例单耳患者的键耳为对照组。
1.2入选标准: 进入本临床观察的所有对象均符合以下条件:
1.2.14年龄6个月—14岁 ;
1.2.2无耳毒性药物的用药史;
1.2.3近2周未用抗生素;
1.2.4无家族耳聋史;
1.2.5排除鼻部及咽部疾患;
1.2.6既往听力正常.
1.3研究方法:采集患耳深部粘脓及时送检,进行细菌培养,有细菌生长者,使用法国梅里埃VITEK-32全自动细菌鉴定和药敏系统进行细菌鉴定和药敏试验,然后对患者常规药物治疗加局部清洗,药敏结果出来后改用敏感药物,待干耳及鼓室粘膜炎症消退后测试听力,采用丹麦生产的Pediatric Free Field Audiometer Model PA2听力仪,不配合或测试结果难判断的使用美国Nizolli公司生产的Sprit诱发电位仪,4岁以上采用丹麦MADSEND Itera纯音听力计,记录0.5、1、2、4KHz的听力阈值,计算dBHL数。将180例单耳患者的健耳作为对照组,同样记录听力阈值。
1.4统计方法:
1.4.1使用SPSS11.5软件。
1.4.2t检验:分别比较不同细菌感染组和对照组在0.5、1、2、4kHz4个不同频率的听力损失的程度是否存在差异。
1.4.3t检验:分别比较不同菌种感染的患者在0.5、1、2、4KHz4个频率之间是否存在差异。 2结果
对照组和患病各组频率听阈值,经统计学方法t检验结果见表。结果对照组与患病各组间相比较均Plt;0.01,差异有显著性,说明患病各组的听阈值要比正常人偏高。患病A组和患病B组相比较Pgt;0.05,患病B组和患病C组相比较Pgt;0.05 ,患病C组和患病D组相比较Pgt;0.05,患病B组和患病D组相比较Pgt;0.05,患病A组和患病C组相比较Pgt;0.05,患病A组和患病D组相比较Pgt;0.05,患病各组之间的听阈值不因感染的菌种不同而有明显差异 (Pgt;0.05)。
3讨论
慢性化脓性中耳炎引起的听力下降与感染的细菌释放的细菌毒素有关。当急性炎症期间,圆窗膜有充血、肿胀及炎症细胞浸润等病理改变,圆窗膜的正常结构被破坏,对细菌毒素的通透性增加,从而细菌毒素进入内耳损伤毛细胞[1],出现不同程度的听力下降,听阈提高。慢性期,圆窗膜增厚,大量的纤维组织形成,其通透性下降[2],影响氧由中耳腔向耳蜗扩散使毛细胞缺氧而进一步功能减退。本组病例观察慢性化脓性中耳炎的听阈和正常人听阈之间有显著差异(Plt;0.01),不同菌种感染之间的听阈相比较差别不大(Pgt;0.05),且听力随频率的增高而下降明显。其中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