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稀疏优化算法综述
?信号处理?稀疏优化算法综述于春梅YUChunmei西南科技大学 信息工程学院,四川 绵阳 621010CollegeofInformationEngineering,SouthwestUniversityofScienceandTechnology,Mianyang,Sichuan621010,ChinaYUChunmei.Reviewonsparseoptimizationalgorithms.ComputerEngineeringandApplications,2014,50(11):210-217.Abstract:Compressed Sensing(CS)is a new theoretical frame about information acquisition and processing developedin recent years. This paper gives an introduction to the basic theory of CS, focused on sparse optimization algorithms,whicharedividedintothreeclassesinthispaper:activesetmethods,projectionoperatormethodsandclassicalconvexprogrammingmethods.Thebasicidea,mainresearchprogresses,andadaptiveoptimizationproblemsofeachmethodarediscussed.Finally,someopenproblemsandresearchdirectionsinsparseoptimizationofCSarepointedout.Keywords:compressedsensing;sparseoptimization;activesetmethods;projectionoperatormethods;classicalconvexprogrammingmethods摘要:压缩感知是近年来发展起来的关于信息获取与处理的全新理论框架。主要介绍压缩感知的基本理论,侧重于稀疏优化算法的综述。将稀疏优化算法分为活动集方法、投影算子法和经典凸规划法。介绍了每种方法的基本思想、研究进展和适用的优化问题。最后,探讨了稀疏优化算法目前存在的问题以及可能的研究方向。关键词:压缩感知;稀疏优化;活动集方法;投影算子法;经典凸规划法文献标志码:A中图分类号:TN911doi:10.3778/j.issn.1002-8331.1301-0240Nyquist采样定理表明:要精确重建信号,采样频率必须大于等于信号最高频率的两倍。由于很多信号在时域、频域或空域是稀疏的;也就是说在大多数情况下,信息存在冗余,即可以通过正交变换的方法进行压缩。那么,是否可以直接获取信号的压缩表示,而非冗余表示,使其在信息不损失的前提下,用低于Nyquist采样定理的要求对信号或者图像进行采样,同时又可以完全重构信号?这就是近年来吸引了从数学领域到信号处理、图像处理、测量、控制等各个工程领域科技人员的压缩感知问题,或压缩传感问题。该问题最核心的概念在于试图使压缩和采样同时进行,从而极大降低测量成本。近年来美国著名学者Donoho和Candès等根据信号的分解和逼近理论提出了压缩感知理论,为该问题提供了可能的解决方案。Candès等[1-2]从数学上证明:可以从部分傅里叶变换系数中精确重构原始信号,而Donoho[3]则以Nyquist-Shannon-Whittaker定理、Heisenberg测不准原理、Fourier投影以及优化理论为基础,提出了压缩感知的概念。Candès和Donoho证明:如果原始信号或图像的某一正交变换是稀疏的,则可以通过合适的优化算法,由少量采样值或测量值来重构信号或图像。该理论是传统信息论的延伸,使得信息理论进入了一个新的研究阶段。本文试图对稀疏求解算法做一个梳理,从最基本的优化问题到一些变形和适用范围,然后侧重对稀疏优化算法进行分类和分析,并给出最新的发展现状。1 压缩感知的基本问题传统的和基于压缩感知的信号采样、传输和恢复过程框架分别如图1(a)和图1(b)所示。基金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No;西南科技大学博士研究基金。作者简介:于春梅(1970—),女,博士,教授,主要研究方向为系统辨识、故障诊断、模式识别等。收稿日期:2013-01-22修回日期:2013-04-09文章编号:1002-8331(2014)11-0210-08CNKI 网络优先出版:2013-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