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2013.4棒状杆菌
* * 心肌细胞和神经细胞都有白喉毒素的受体 * Medical Microbiology医学微生物学 XiaoQing 肖庆 Dept. of medical Microbiology 此属细菌种类较多,包括有白喉棒状杆菌、假白喉棒状杆菌等,其中引起疾病的主要是白喉棒状杆菌,引起白喉。 棒状杆菌属 corynebacterium 掌握:白喉棒状杆菌 形态染色、 培养特性、 致病物质、 所致疾病、 特异性类毒素预防、 抗毒素治疗或紧急预防。 白喉棒状杆菌(Neisser染色) C. diphtheriae (Albert stain) 白喉棒状杆菌 菌体细长微弯,一端或两端膨大呈棒状。 常排列成L、V形或栅栏状。 G+ Neisser或Albert染色:异染颗粒 鉴别意义。 形态染色 亚碲酸钾的血琼脂培养基 菌落 致病性 致病物质: 白喉毒素(外毒素),由噬菌体编码 溶原性转换 噬菌体基因组与细菌染色体重组 可使细菌由无毒转变有毒 溶原性转换 溶原性噬菌体的基因组与细菌染色体重组,使宿主菌的基因型发生改变,获得新的遗传性状时称为溶原性转换。 白喉棒状杆菌、A群链球菌、肉毒梭菌 致病性 致病物质: 白喉毒素:细胞毒素,A、B两个片段, B片段与细胞膜表面特异性受体结合, A片段进入细胞,通过灭活延伸因子EF-2,影响蛋白质合成,引起细胞功能障碍。 白喉毒素的结构和作用机制 所致疾病: 白喉 随飞沫或污染的物品-→鼻咽部 粘膜上繁殖,分泌白喉外毒素-→局 部炎症→水肿、全身中毒症状。 白喉 ’ 假膜:血管渗出液、炎症细胞、粘膜坏死组织及菌体粘连而成。 颈部淋巴结肿大,水肿 颈部淋巴结肿大, 水肿。 早期致死主要原因: 假膜脱落,阻塞气管。 晚期致死主要原因: 被吸收的外毒素与易感组织如心肌细胞 结合导致心肌炎。 微生物学检查 标本 直接涂片镜检 分离培养 毒力实验:Elek平板法 Elek平板毒力试验 毒力试验 是鉴别白喉棒状杆菌是否产生外毒素的试验。 1 2 免疫性 白喉抗毒素中和白喉毒素 防治原则 人工主动免疫(白百破三联疫苗): 白喉类毒素 人工被动免疫:白喉抗毒素 治疗:白喉抗毒素+抗生素 * 甲类传染病鼠疫·霍乱 乙类传染病传染性非典型肺炎·艾滋病·病毒性肝炎·脊髓灰质炎·人感染高致病性禽流感·麻疹·流行性出血热·狂犬病·流行性乙型脑炎·登革热·炭疽·细菌性和阿米巴性痢疾·肺结核·伤寒和副伤寒·流行性脑脊髓膜炎·百日咳·白喉·新生儿破伤风·猩红热·布鲁氏菌病·淋病·梅毒·钩端螺旋体病·血吸虫病·疟疾 丙类传染病流行性感冒·流行性腮腺炎·风疹·急性出血性结膜炎·麻风病·流行性和地方性斑疹伤寒·黑热病·包虫病·丝虫病·除霍乱、细菌性和阿米巴性痢疾、伤寒和副伤寒以外的感染性腹泻病·手足口病注: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传染病防治法》第三条 白喉曾经是大规模频繁爆发的恐怖疾病。一段发生1735年-1740年的流行,在新英格兰某些城镇据说导致10岁一下儿童80%死亡。、 1920年代美国每天有10-20万患者,死亡人数约1万3千-1万5千人。[2]儿童是白喉主要患者及死者。 其中一次最著名的爆发是发生在诺母(美国阿拉斯加州西部的一个城镇)。; the trip made to get the antitoxin is now celebrated by the Iditarod Trail Sled Dog Race. 1890年代,德国医师Emil von Behring开发出一种抗毒剂,并不杀死白喉病箘,而是抑制已释放到患者体内的毒素。他因为发现和研制出抗白喉血清获得第一个诺贝尔医学奖。(美国的William H. Park,Anna Wessels Williams和Pasteur Institute的科学家Emile Roux,Martin Chaillou同期也独立研制出白喉抗生素)。首度成功地白喉疫苗于1923年研制成功。但是抗生素并未用于治疗白喉直到二战后开发出磺胺药。 白喉是由白喉杆菌引起的急性呼吸道传染病。临床特征为咽、喉、鼻部粘膜充血、肿胀并有不易脱落的灰白色假膜形成。由于细菌产生的外毒素所致全身中毒症状,严重者可并发心肌炎和末梢神经麻痹。本病呈世界性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最近下载
- 2025秋统编版(2024)小学道德与法治三年级上册(全册)课时练习及答案(附目录).docx
- (2025秋新版)人教版三年级数学上册《观察物体》PPT课件.pptx VIP
- (鲁班奖)网架专家论证汇报资料.ppt VIP
- 行业资料 - 国家储备林改培技术规程-国家林业局.pdf VIP
- Q960E高强度调质钢焊接工艺研究.pdf VIP
- 2025-2026学年第一学期数学教研组工作计划.doc VIP
- ISO15378-2017药包材对ISO9001的应用.pptx VIP
- 13.1三角形的概念 课件(共24张PPT) 人教版(2025)数学八年级上册(含音频+视频).pptx VIP
- 2025级中职语文教学工作计划5篇.pdf VIP
- 第十章 商品的品名品质数量和包装.ppt VIP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