椎弓根系统后路固定加椎间植骨术治疗腰椎滑脱症.docVIP

椎弓根系统后路固定加椎间植骨术治疗腰椎滑脱症.doc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椎弓根系统后路固定加椎间植骨术治疗腰椎滑脱症

精品论文 参考文献 椎弓根系统后路固定加椎间植骨术治疗腰椎滑脱症 熊启勇 李魁武 李犇武(建始县人民医院骨科 湖北建始 445300) 【中图分类号】R681.5+3【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2-5085(2012)14-0218-01 【关键词】椎弓系统 治疗应用 腰椎滑脱 腰椎滑脱由退行性变、峡部裂、创伤、发育不良及病理性等原因造成,获得持久的稳定是治疗腰椎滑脱的目标。后路椎间植骨椎弓根钉系统内固定是比较理想的方法。我院2010年5月~2011年6月采用椎弓根系统后路固定加椎间植骨术治疗腰椎滑脱,取得了良好临床效果。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本组30例,男18例,女12例,年龄36~68岁,平均49.6岁,病史6个月~10年。平均5年,按Newman分型:峡部裂型滑脱20例,退行性滑脱8例,外伤性滑脱2例;按Meyerding分级:1度滑脱4例,2度和3度以上滑脱26例。滑脱平面L4~5是6例,L5S1是14例。 1.2 临床表现 30例患者均有不同程度下腰酸痛及下坠感。站立及行走时加重,卧床休息时好转。其中20例有间歇性跛行,大小便无力6例,单侧下肢放射痛18例,双侧10例,跟腱反射减弱18例,拇背伸肌力减弱12例,小腿外侧皮肤感觉减退16例。所有患者均经6~12个月保守治疗无效实行手术治疗。 1.3 手术方法 (1)患者取俯卧位,全麻或者连硬麻醉,以病椎为中心,取后正中切口,充分显露病变椎棘突、椎板、双侧小关节突和横突。(2)彻底减压:切除病椎的棘突和椎板,切除增生肥厚黄韧带、纤维瘢痕、骨痂及增生内聚小关节,使硬膜囊及神经跟充分减压。(3)复位和内固定:减压满意后,按Roy-Camille法进行椎弓根定位确定TSA角和SSA角。C臂X线机透视下,于滑脱椎体和相邻下位椎体的椎弓根处各植入两枚U形椎弓根螺钉,然后选择适当长度的光滑棒,装配椎弓根螺钉帮系统,再将转棒器卡入光滑棒两端,通过其旋转矫形力量,完全复位和内固定。(4)植骨融合:复位固定满意后,彻底清洗椎间、凿除滑脱椎间上下软骨板,清除破碎的纤维环。髓核及碎层。椎间融合法中16例自体髂骨条,14例取咬除的椎板及关节突碎片。 1.4 术后处理 术后留引流管48小时,常规抗生素、激素、甘露醇治疗。卧床2周拆线后拍X线复查。严格卧床2个月后起床活动,严格限制腰椎屈伸活动至少3个月。 2 结果 2.1 根据腰椎健康JOA评分标准 按文献[1]评分。本组术后随访6个月~2年,平均12个月,评分24~29分16例,17~23分10例,16分一下者4例。临床治愈率79.8%,间歇性跛行改善率87.6%。 2.2 植骨融合率 根据植骨—椎体交界部有无透亮带和椎间隙的活动来判断植骨融合情况。(1)完全融合:植骨—椎体交界部处无透亮带,屈伸位X线片上,椎间隙的活动度小于2度。(2)功能性融合:植骨—椎体交界部形成连接骨小梁,屈伸位X线片上,椎间隙的活动度小于2度。(3)未融合:植骨—椎体交界部尚未存在透亮度,屈伸位X线片上,椎间隙的活动度大于2度。本组30例中,随访4~6个月达完全融合的18例,占60%,功能性融合者10例。占33.3%,未融合者2例,占6.7%。 3 讨论 3.1椎弓根系统的特点及优点(1)椎弓根系统是邹德威等教授20世纪90年代中期在中国临床应用的多功能脊柱内固定系统,和同时期介绍到临床的TSRH、CD、ISOIA等系统属同一水平的内植物。(2)内植物的低平面设计符合国人的解剖特点,罕有脊髓神经损伤。(3)属螺钉—棒结构,Cunningham等认为螺钉—棒结构的钢度,抗屈伸强度,抗疲劳等高于螺钉—钢板结构,稳定可靠,增加融合率,提高滑脱椎体的稳定性,防止再滑脱。(4)椎弓根系统纵向撑开间隙的复位器械,有一套设计合理的专门安装器械,使得安装简单化,规范化。(5)内植物由具有良好人体生物相容性钛合金制成,弹性模量与人体骨组织接近,不必行二次手术取出内固定,便于术后CT、MRI检查。 3.2腰椎滑脱症椎管减压、神经根松解术务必求彻底 充分减压不仅能彻底松解受压的神经根,而且还便于直视下对滑脱椎体进行复位,以免牵伸过度而造成神经损伤。临床观察发现,腰椎滑脱症患者临床症状的轻重与腰椎节段性不稳有密切关系,而与滑脱轻重不成正比关系。故提出术前应对腰椎滑脱症患者行脊柱屈曲,过神拉X线检查,以了解因病变节段异常活动和滑移所致神经跟受压和牵拉程度,然后确定减压范围和重建滑移椎体的稳定性。 3.3后路椎体间融合术 椎体间融合术优点为:1.由于椎体和

文档评论(0)

sheppha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版权声明书
用户编号:5134022301000003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