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椎弓根钉系统固定治疗胸腰椎不稳定骨折
精品论文 参考文献
椎弓根钉系统固定治疗胸腰椎不稳定骨折
王清朴 ( 四川省科学城医院 四川绵阳 6 2 1 9 0 0 )
【摘要】目的 探讨椎弓根钉系统固定治疗胸腰椎不稳定骨折的手术方法和疗效。方法 回顾分析2001年9月至2010年1月我院骨科采用椎弓根钉系统固定治疗胸腰椎不稳定骨折78例,并对其手术方法和治疗效果进行分析。结果 本组78例均获得随访,平均随访时间6年(1.5年~8年),术后椎体高度及胸腰椎生理曲度恢复满意,平均Cobbprime;s 角(度)及平均椎管狭窄指数得到明显改善,Frankel分级提高1~3级。结论 椎弓根钉系统固定治疗胸腰椎不稳定骨折的疗效肯定。
【关键词】 胸腰椎骨折 椎弓根钉 固定
【中图分类号】R687.3+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1752(2012)01-0102-01
脊柱骨折好发于移行椎体,尤其是胸腰椎段;不稳定胸腰椎骨折常伴有不同程度脊髓损伤,若处理不当,极易致顽固性腰腿疼痛、驼背畸形等并发症;影响患者生存质量及劳动能力[1]。近年来,随着椎弓根钉棒内固定系统的临床应用,其治疗效果明显提高,并发症也大大降低。我院自2001年9月至2010年1月采用经椎弓根钉棒系统治疗胸腰椎不稳定骨折78例,疗效满意。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本组78例,男66例,女12例;年龄最小19岁,最大64岁,平均年龄39岁。骨折类型:按De n i s分为爆裂型35例, 骨折脱位型11例, 压缩型30例,合并截瘫者2例。受伤原因:交通事故37例,砸伤6例,挤压伤17例,高处坠落伤18例。骨折节段:T11、8例,T12、21例,L1、33例,L2、13例,L3、3例。其中完全性截瘫2例。本组病例选择后路切开复位椎弓根钉棒系统内固定术。全部患者行脊柱正侧位X线片检查,测量术前椎体前后缘压缩率及后突角。C T 检查了解椎体损伤压缩骨量丢失、椎管容积变化及骨折块移位分离情况。
1.2 手术指征:本组选择骨折处后凸成角> 30deg;,提示脊柱失稳定者;C T扫描示骨折碎块进入椎管占位20%~50%;或者压缩程度>50%者。所有骨折均累及椎体二柱以上。
1.3 手术方法:气管插管麻醉,俯卧位胸腹两侧垫长枕悬空,C-型臂-X r ay透视定位伤椎后;以伤椎棘突为中???,后正中纵切口,逐层切开显露伤椎及上下各再暴露一个椎体及相应的椎板与关节突;按照Weinstein 法进钉点,选用2m m细克氏针顺椎弓根方向扦插,然后再沿克氏针道用带探珠的探针探测,要有一底及四壁完整,有砂砾感说明进钉点及方向应该是正确的。而后依次分别置入直径3mm长约7cm左右的定位克氏引针。注意:胸、腰椎进钉点是不同的,一般向中线倾斜5deg;~15deg;。再次行C-型臂X-r a y线机正、侧位透视,正位主要观察定位引针是否从椎弓根“眼”进入,上下是否偏斜,与矢状面倾斜角度,以便进钉时做出调整;侧位主要观察确定伤椎是否定位准确,进钉方向与椎体上缘是否平行,进钉点是否需要调上或调下。然后逐一拔除克氏定位引针,用持针钳尖端锥出孔道,分别拧入椎弓根钉。进钉深度以术前X线侧位片为主要参考,同时结合术中透视情况选择相应长度的椎弓根螺钉。椎弓根螺钉拧入后,再一次行C-型臂-Xray线正、侧位透视,见椎弓根钉位置正确到位后;上纵形连接棒、撑开或压缩,再上横连接杆连结并拧入螺栓。若需要椎板切除减压,对无脱位者在纵形棒连结、撑开压缩椎体后进行;有脱位者则先行椎板切除椎管减压后,再上纵形连接棒、横连接杆连结固定。然后常规自体植骨,但要高度重视植骨床的准备,植入新鲜的自体髂骨骨粒。对于已经椎板切除减压、复位固定后之病椎,行关节突、横突间植骨。术后处理:术后切口内常规置硅胶管引流,应用生素2~3d,术后视引流量多少在48-72h 拔除引流管,卧床4~6 周,然后钢腰围保护下地锻炼。
2 结果
围手术期无手术并发症,本组78例全部获得随访,平均随访时间6年(1.5年~8年);C T显示椎管内占位解除90%~100%,椎管占位指数为1~0;78例椎体复位良好,后突角由术前平均25度(10~38度)矫正到术后平均6度(0~7度),椎体前缘高度由术前平均51.6%(30%~73% ) 恢复到术后的平均97.1(87%~100%),平均Cobbprime;s 角(度)得到明显改善,Frankel分级提高1~3级。随访椎体高度未再丢失,椎间隙高度及胸腰椎生理曲度及脊柱序列恢复满意,本组病例术后未发生断钉及螺钉弯曲脱出等并发症,未见脊柱不稳。术后椎间隙高度及胸腰椎生理曲度恢复满意,平均Cobbprime;s 角(度)及平均椎管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 检出Rh抗D抗体引起的新生儿溶血病合并ABO新生儿溶血病1例.doc
- 检察机关侦查监督的完善设想——以相对合理主义为视角.doc
- 检学合作的实践与思考.doc
- 检察机关侦查监督的实证分析.doc
- 检察机关如何为构建林区和谐社会服务.doc
- 检察机关在构建和谐社会中应发挥积极作用.doc
- 检察机关要努力提高办案质量.doc
- 检测CEA和CA125在腹水患者中的应用.doc
- 检查验收小流域治理工程的几点体会探讨.doc
- 检测C反应蛋白在小儿呼吸道感染疾病中的临床应用分析.doc
- 椎弓根钉结合伤椎固定治疗胸腰椎爆裂性骨折的临床体会.doc
- 椎弓根钉联合椎间融合器内固定治疗腰椎间盘突出并椎体滑脱的临床研究.doc
- 椎旁神经联合皮神经阻滞对带状疱疹后神经痛临床疗效观察.doc
- 椎旁入路短节段椎弓根钉棒固定治疗胸腰段椎体爆裂骨折的疗效分析.doc
- 椎旁神经阻滞在疼痛治疗中的临床应用与分析.doc
- 椎旁注射得宝松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doc
- 椎旁肌间隙入路治疗胸腰段椎体压缩性骨折的疗效观察.doc
- 椎旁神经阻滞治疗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78例疗效观察.doc
- 椎旁肌间隙入路经伤椎弓根植骨内固定治疗胸腰椎骨折围手术期的护理.doc
- 椎旁阻滞+静脉复合麻醉在老年人工股骨头置换术中的应用效果观察.doc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