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毫针加火针治疗带状疱疹30例疗效观察
精品论文 参考文献
毫针加火针治疗带状疱疹30例疗效观察
尚娟 李涛
(恩施市中心医院湖北恩施445000)
【摘要】目的:探讨毫针和火针综合治疗带状疱疹的临床疗效。方法:将带状疱疹患者按就诊先后顺序随机分为治疗组(毫针和火针)与对照组(毫针)进行对比观察。结果:治疗组治愈率70.00%,总愈显率93.33%,对照组治愈率63.33%,总愈显率80.00%,结果显示治疗组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而且明显缩短了止痛结痂时间,减少了后遗神经痛的发生率。结论:毫针和火针综合治疗带状疱疹临床疗效明显。
【关键词】带状疱疹;毫针;火针;疗效观察
【中图分类号】R752.1+2【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007-8231(2011)10-1776-02
1临床资料
1.1 一般资料: 本组60例患者按照就诊先后顺序随机分为两组,针刺加火针组30例,其中男18例,女12例,年龄最小18岁,最大75岁,平均46岁,疗程最短一天???最长7天。发病部位在胸胁部21例,腰背部6例,四肢3例。单纯针刺30例,其中男21例,女9例,年龄最小20岁,最大65岁,平均37岁,疗程最短一天,最长10天。发病部位在胸胁部16例,腰背部8例,四肢6例。两组病人性别、年龄、病程经统计学分析,无显著差异(Plt;0.05)具有可比性。
1.2 诊断标准: 根据《皮肤性病学》中的诊断依据:①发病前大多数患者常有发热、全身倦怠等前驱症状;②皮肤感觉呈明显的激惹征,尤其痛觉异常敏感;③皮肤损害特征表现:初起皮肤潮红,继而出现簇集性粟粒大小丘疹,丘疱疹,迅速变为水疱,皮肤沿皮神经呈单侧独立分布,排列呈带状;④神经痛为本病的主要特征,疼痛的性质大多数为剧烈的自发性刀割样痛、闪电样痛或烧灼样痛,患者常常坐卧不安,夜不能寐;⑤春秋季节好发,痊愈后获终生免疫,但极个别患者可能再复发;⑥病程早期在疱疹基底部刮片,实验室检查可见含病毒包函体的多核上皮巨细胞,即可确诊;⑦有时进行血清学检查IgA、IgG可见升高;⑧使用PCR技术可检测到水痘—带状疱疹病毒。临床诊断本病,只要满足前4条,即可确诊。
2 治疗方法
2.1 治疗组
2.1.1毫针治疗 :一是选取局部皮下(阿是穴) 或邻近取穴(即围针穴);二是背部取病损邻近部位夹脊穴;三是远距离取穴(如曲池、支沟等) ;四是对症加穴。常用穴位:主穴 支沟、阴陵泉、行间、夹脊穴、皮损局部。配穴:肝经郁热加太冲、侠溪、阳陵泉;脾经湿热加大都、三阴交、血海。病变部位局部取穴即在水疱的周围围刺(即在距离水疱四周由患部边缘处沿皮刺向病变中心)。施针时,针尖刺向疱疹中心区呈15度角平刺。针刺手法:实证、急性痛证用提插捻转,用泻法,留针20~30min ,每日1 次,用毫针刺,局部平刺。颈部应浅刺,以免刺伤气管、神经或血管,不留针。毫针针刺,每日1 次,6 d为1 疗程,1 疗程后观察疗效。
2.1.2火针治疗: 取穴足三里、三阴交、阳陵泉及疱疹周围的局部阿是穴。针具选用单头火针,患者取侧卧位或仰卧位,使疱疹患处充分暴露,进行常规消毒,医者以右手拇指食指持针柄,左手持酒精灯,针体在酒精灯外焰处加热至通红发白,先烧针身再烧针尖,对准穴位迅速垂直刺入并敏捷出针,刺入深度略浅于毫针以加强毫针的刺激作用,然后在疱疹疼痛之处局部密集点刺深度约5mm左右,并立即出针(进出针靠腕力控制),操作过程要求“稳、准、快”。注意事项:火针治疗后,针处当日不宜擦洗,饮食方面易清淡,忌服海鲜及发物。
2.2 对照组 单纯用毫针,操作手法同上。
3 治疗结果
3.1 疗效评定标准 依据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发布的《中医病证诊断疗效标准》中有关带状疱疹疗效评定标准拟定。治愈:皮疹消退,临床症状消失、疼痛消失。好转:皮疹消退30%以上,疼痛明显减轻。无效:皮疹消退不足30%,疼痛略减轻或无减轻。
3.2 治疗结果
两组临床疗效比较见表一。
表一 两组临床疗效比较例(%)
从表中看出两种方法治疗本病均有效,治疗组治愈率70.00%,愈显率93.33%,对照组治愈率63.33%,愈显率80.00%,但治疗组的有效率,治愈率均明显优于对照组。
4 典型病例
患者,女,36岁,干部。2008年12月14日就诊。主诉:右侧胸胁部疼痛,发红5天,加重伴水疱3天。患者5天前无明显诱因右侧胸胁部疼痛,并沿第6,第7胸肋发出少量红疹,次日红疹沿胸肋间增多,至胸乳下,疼痛加重并见彻夜难眠。2天前红疹融合出现水疱,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最近下载
- 侠客风云传养成模式触发剧情一览.pdf VIP
- YST 582-2013 电池级碳酸锂.pdf
- 淘股吧高手语录.docx VIP
- 2024~2025学年上学期七年级第一次月考数学试题(含答案).pdf VIP
- GB-T6284-1986化工产品中水分含量测定的通用方法重量法.pdf
- MSC:人工智能赋能可持续发展和投资白皮书.pdf VIP
- 24J306 窗井、设备吊装口、排水沟、集水坑图集.docx VIP
- 2014年深圳市坪山新区主要病媒生物监测及白纹伊蚊抗药性研究.pdf VIP
- T∕CBDA 69-2023 建筑装饰装修碳排放计算标准.pdf
- 国际私法(暨南大学)中国大学MOOC 慕课 章节测验 期末考试答案.docx VIP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