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都中医药大学学术交流会.pptVIP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成都中医药大学学术交流会

成都中医药大学 主办方: 承办方:《中医学与辩证法》编委会 这里没有战国代硝烟弥漫,却有校园里百家争鸣;这里没有浮华美丽星光,却有质朴莘莘学子;这里没有绝对的优劣胜负,只有执着地创新探真…… 听,鼓声已然轰隆敲响,第26届成都中医药大学大学生学术交流会,即将热闹开幕,你方唱罢我登场,发扬岐黄精蕴还看今朝风流人物。 本次大赛交流的学术论文有 : 1.关于罐斑消失时间的初步观察 李云 2.论现代中药西化概念四大误区 陈旭 3.浅析从“瘀”治崩漏 秦彩娟 孙睿睿 4.浅谈对外感表证的认识 邓兰 5.治病三则心得 李亚琼 6.中药处方药物剂量调查 袁惠 等 7,外感发热机理初探 李淑贤 林娟 8,浅谈阳虚型口疮 刘鸿畅 易景媛 1.关于罐斑消失时间的初步观察 作者:针灸推拿学院七年制中医学(针灸英语方向)06级郑静 李云 指导老师 杨运宽教授 提 要 众所周知,临床上,人们选择中医拔罐疗法治疗疾病后,身体与罐口接触的位置一般会留下瘀紫的罐斑, 而这种不能称之为美观的痕迹常让患者, 特别是年轻的患者, 望而生畏, 从而影响了拔罐疗法在临床中的广泛应用, 因此, 掌握罐斑消失的时间长短成为一个很具有临床研究价值的问题。本文作者通过对20人、100个穴位被拔罐后产生的罐斑进行观察,记录所有罐斑的消失情况,并结合少量涉及到该问题的书籍进行分析后,总结出几点关于罐斑消失时间长短及其影响因素的结论。 关键词 罐斑消失时间 影响因素 2.论现代中药西化概念四大误区 作者:药学院中药学2006级2班 陈旭 提 要 中药西化标准为目前国内公认的衡量中药效价治标的评判依据。这样的标准是公是私?是利是弊?是废是立?是兴是衰?在民间引起了激烈的争论,笔者受古典经籍教诲,坚持传统中医理论,医药同源观点,征集了一些关于西化中药标准的利弊因素和辩方观点,切合自身思想感悟写下文章,同时试拟出3条改进措施,仅为笔者个人意见。这个论题将不会在此画上句号,关于中药标准的评价想必会一直争论下去,以致国家能正确认识和重视传统中医药的兴衰存亡,决定发展以围绕传统中医药为特色的理论实践项目为止。 关键词 中医药 西化标准 误区 3.浅析从“瘀”治崩漏 作者:针灸推拿学院七年制中医学2007级 秦彩娟 孙睿睿 提 要 崩漏是妇科常见危急重症,笔者从崩漏的病因病机与“瘀“的关系、治疗并结合现代研究等方面论述从“瘀”治崩漏的重要性。 关键词 崩漏 “瘀” 活血化瘀 6.中药处方药物剂量调查 作者:临床医学院 袁惠 李亚琼 廖明娟 富晓旭 邹剑 王荣 李凯(成都中医药大学学生科研实践创新课题) 提 要 目的:通过调查了解我校中医处方的用药剂量,并与药典用量范围做比较,了解中医临床用药的剂量现状,为中医合理用药提供参考。方法:在我校附属门诊和附属医院随机抽取中医处方926张,并以药典用量范围为标准,筛选出使用频率较高的20种中药,同时对比其在05、10版《中国药典》中规定剂量范围的变化。就超量严重的前五味药的最小用量、最大用量、平均用量情况等进行具体统计。结果:当前中药处方中普遍存在用药剂量与《药典》规定剂量不相符合的问题,临床用量普遍偏大。结论:临床用药剂量偏大应从客观来看,利弊不是绝对的,《药典》需根据临床实际用药的情况进行更为合理的规定和指导。 关键词 中药 剂量 超量 7,外感发热机理初探 作者:成都中医药大学临床医学院七年制中医专业2004级 李淑贤 林娟 提 要 发热作为外感病的主要症状之一,无论是在理论还是临床上都有很大的价值。然而目前关于发热原因的解释尚欠明确,笔者从《伤寒论》及温病入手进行探讨,认为气郁才是导致外感病中发热症的必经过程和真正原因。 关键词 外感 发热 郁 8,浅谈阳虚型口疮 作者:成都中医药大学临床医学院七年制中西医2007级 刘鸿畅 易景媛 提 要 口疮是口腔黏膜病中发病率最高的一种疾病,西医对此病疗效不显著且副作用大。笔者认为阳虚型口疮占了此病的大部分,现代中医界主流看法是实火和阴虚,进而临床上多用寒凉药物,致使本病迁延不愈。本文分析了阳虚型口疮的病因病机,证型分类,治法等,期待临床对此类型口疮加以重视。 关键词 阳虚 口疮 志同之人共聚于此,提出独特见解, 阐释学术理论,秀出自我风采, 当然更少不了精彩的 本届交流会评委老师有 : 张新渝 傅元谋 王飞 贾波

文档评论(0)

djdjix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