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4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滑塌类危岩体的稳定性分析
精品论文 参考文献
滑塌类危岩体的稳定性分析
Stability Analysis of Dangerous Rock Mass of Slumping王学鹏WANG Xue-peng曰杨华舒YANG Hua-shu曰彭鑫龙PENG Xin-long曰蒲应举PU Ying-ju(昆明理工大学国土资源工程学院,昆明650093)(Faculty of Land Resource Engineering of Kunming University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Kunming 650093,China)
摘要院危岩体崩塌往往导致重大的生命财产损失。针对白云质灰岩的特定产状,应用相关理论建立了滑塌式崩塌模型。在三种不同的荷载组合下计算了危岩体的稳定性,分别得出稳定性系数。对危岩的安全性进行了定性和定量的分析评价,并提出了防治的原则性建议。分析过程和结论可供类似的地质和岩体治理参考。
Abstract院Rockfall of dangerous rock mass always leads to a significant loss of life and property. Aming at specific occurrence ofdolomitic limestone,the slide collapse model is built by using relevant theory. The stability of dangerous rock mass is caculated in threedifferent load combinations, and the stability coefficients were obtained respectively. Security of dangerous rock is evaluated in qualitativeand quantitative ways, and principled suggestion of control is proposed. Similar geology and rock management can refer the process ofanalysis and conclusion.
关键词:地质灾害;危岩体;滑塌;稳定分析Key words院geological disaster;dangerous rock mass;slump;stability analysis中图分类号院P642.21 文献标识码院A 文章编号院1006-4311(2014)23-0026-02
0 引言
随着社会经济的飞速发展,山区建设进程加快。山区的公路、铁路以及水利枢纽的兴建使得危岩体灾害发生的频率越来越高,人们也越来越重视对危岩体的防治[1]。
很多地区都存在着危岩体的地质灾害隐患,而对危岩体进行稳定性分析,是消除这些灾害隐患必不可少的工作。
本文对某危岩体进行了分析,并就该危岩体的稳定性作出评价,进而提出了该类危岩体的灾害预测和防治方案建议。
1 危岩体的特征
1.1 地貌概况该区属河谷斜坡地形,为青竹江东岸阶地后缘,基岩零星裸露。坡脚高程788 米,地形高差为290 米。山脊两侧坡体较为陡峻,自然坡角30毅耀70毅,坡面植物发育,多为灌木等低矮树丛,局部地带危岩耸立,岌岌可危。山坡坡顶为裸露的岩质山坡,岩性为白云质灰岩。半坡多为残坡积碎块石土。坡脚为崩坡积物,岩性为中密粘土夹碎块石,坡脚前缘为青竹江一级阶地的砂卵石堆积,阶地高2-3m。
1.2 地质要素该危岩体位于东山山脊南侧半坡处,后缘中心坐标为:X越522507.3679,Y越3607579.3073。经初步调查,该危岩体于“5.12”地震时发生崩塌,主方向为S20毅W,危岩体长9m,宽8m,分布范围前缘高程872.5m,后缘高程882m,高差9.5m,坡度为50毅,根据槽探TC-01 查明:卸荷带厚度约3m,危岩体体积约216m3,为小型崩塌。危岩体坡脚为地震后崩落岩体形成的倒石堆,倒石堆顺坡长度为8m,宽度为9m,坡度为45毅。坡体总体为顺向坡。通过实地调查并结合坡面与裂隙组合方式(图1),滑塌式崩塌可断定为该灾害体主要崩塌破坏模式。
2 稳定性计算
2.1 选择计算方法前危岩体稳定性定量分析方法有极限平衡法和有限元法等。极限平衡法的优点是:不考虑危岩体的应力-应变关系,受力比较明确,所需要的计算参数较少,计算结果基本反映了危岩体的实际稳定状况。有限元法能很好地反应危岩体的应力-应变关系,并不受边坡几何形状和材料不均匀的限制,因而是危岩体稳定性分析中一种较为理想的方法[7]。但是有限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