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积聚患者的中医治疗
精品论文 参考文献
积聚患者的中医治疗
王芳(哈尔滨市南岗区革新社区卫生服务中心 150000)
【摘要】 目的:观察中医治疗在治疗积聚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分析我院2012年7月~2013年7月收治的48例患者资料,制定治疗计划。结果:中医治疗后积聚患者的治愈率高,本院收治的48例患者中44例患者完全康复并且满意出院,2例患者病情已经出现好转,2例患者进行转院治疗。结论:中医治疗积聚患者在临床上得到满意结果,值得推广和应用。
【关键词】积聚 患者 治疗
【中图分类号】R24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672-5085(2013)47-0246-02
1 临床资料
1.1一般资料:积的表现为腹部有包块,并感觉有胀痛或者压痛,积块出现之前,相应部位常有疼痛,或兼恶心、呕吐、腹胀、倦怠乏力、胃纳减退、逐渐消瘦等症状,舌边有瘀斑,脉弦或细;聚的表现为腹中气聚,攻窜胀痛。发作的时候有气聚胀满的表现,缓解时气聚胀满的的感觉消失[4]。辅助检查:CT、MRI、B超等检查可有异常显示;胃肠X线钡餐摄片及气钡双重造影、纤维结肠镜检查等,往往有异常发现[3]。
1.2方法与结果:疏肝解郁,行气散结;理气活血,通络消积;理气化浊,消导通腑;祛瘀软坚,调理脾胃;清热燥湿,解毒化瘀;清热导滞,理气通腑;大补气血,活血化瘀[2]。结果:经过本院的精心治疗,48例患者中已经有44例患者完全康复满意出院,2例患者病情出现好转继续留院接受治疗,2例患者进行转院治疗。
2 治疗
2.1聚
2.1.1肝郁气滞治法 疏肝解郁,行气散结。
常用方:逍遥散合木香顺气散。
加减药用木香、青皮、枳壳、厚朴、乌药、北柴胡、川芎、香附、炙甘草、生白芍、当归。加减,两胁胀甚者,加延胡索、川楝子理气止痛;口苦舌尖红,兼有热象者,加黄芩清泻肝热;兼瘀者,可加红花、桃仁活血化瘀。
2.1.2食浊阻滞
治法:理气化浊,消导通腑。
常用方:六磨汤。加减药用大黄、木香、乌药、枳实、槟榔、沉香。加减,若肝气夹痰交阻,咽梗不利者,可加紫苏、厚朴、半夏、茯苓行气化痰;若??脾虚便溏纳差者,可加鸡内金、党参、白术、炒麦芽等健脾益胃。
2.1.3热结腑实
治法:清热导滞,理气通腑。
常用方:大承气汤。药用厚朴、生大黄、芒硝、枳实。加减,津伤甚者,加生地、玄参以养阴凉血;若腹胀甚者,加木香、槟榔、莱菔子理气消胀;若恶心呕吐者,加姜竹茹、姜半夏等降逆止呕。
2.2积
2.2.1气血阻滞
治法:理气活血,通络消积。
常用方:大七气汤合失笑散。加减,药用青皮、桔梗、陈皮、藿香、莪术、桂枝、三棱、制香附、生蒲黄、五灵脂。加减,纳呆食少者,加炒麦芽、鸡内金、生山楂等消导开胃;腹部痛甚者,加延胡索、红花、丹参、赤芍等活血化瘀止痛。
2.2.2气结血瘀
治法:祛瘀软坚,调理脾胃。
常用方:膈下逐瘀汤加减。药用当归、川芎、桃仁、红花、赤芍、五灵脂、丹皮、延胡索、香附、乌药、枳壳、甘草。加减,积块坚硬而疼痛明显者,可加水蛭、虻虫、穿山甲等虫类药破瘀消积,亦可加牡蛎、鳖甲、昆布、海藻等咸味软坚散结之品。
2.2.3湿热结毒
治法:清热燥湿,解毒化瘀。
常用方:龙胆泻肝汤。加减,药用龙胆草、栀子、车前子、木通、生地黄、泽泻、当归、黄芩、北柴胡。加减,血热症状不显著,可去生地、当归;腹胀纳呆者,可大腹皮、加厚朴、莱菔子行气导滞消胀。发热重,积块胀痛明显者,可加虎杖、半枝莲、蒲公英、羊蹄根以凉血解毒,清热泻火;
2.2.4正虚瘀结
治法:大补气血,活血化瘀。
常用方:八珍汤合化积丸。加减,药用人参、茯苓、炒白术、赤芍、白芍、熟地黄、当归、川芎、三棱、莪术、五灵脂、苏木、海浮石、瓦楞子、阿魏、香附、槟榔。加减,血虚甚者,加首乌、阿胶以补血养血;气虚甚者,加黄芪、山药以健脾益气;阴虚甚者,加生地、沙参、石斛养阴生津;瘀血甚,积块坚者,加穿山甲、水蛭、桃仁、丹皮、鳖甲、虻虫、赤芍等活血化瘀;气滞腹胀甚者,加莱菔子、大腹皮、乌药理气消胀。
2.3单验方:醋炒三棱、黑丑、槟榔、莪术、茵陈、白丑各15g,研成细末,醋糊为丸,每日2次,每服5g,可以治疗腹中积块;甲鱼1只,用黄泥封固,焙黄去泥,研成细末,每日3次,红糖调冲服,每服6g,可以治疗肝脾肿大;藤梨根、连苗荸荠、生薏苡仁各30g;或藤梨根、水杨梅根、虎杖根各30g,或黄毛耳草、龙葵各15g,白花蛇舌草、蜀羊泉各30g;用水煎服,用于脘腹积块;三棱、莪术各15g,或三白草60g,地骨皮、大蓟各30g,或半枝莲、半边莲、黄毛耳草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