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6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系统化健康教育对住院高血压病人的效果
精品论文 参考文献
系统化健康教育对住院高血压病人的效果
罗善锋 (佛山市南海区第八人民医院预防保健科 528223)
【摘要】目的 分析系统化健康教育对住院高血压患者的应用效果,以供临床参考。方法 选择2009年3月~2012年2月在我院接受治疗的住院高血压患者153例作为研究对象,进行随机分组。对照组患者实施常规综合护理干预,观察组患者在此基础上强化系统化健康教育。比较两组患者治疗依从性和降压效果的差异。结果 与对照组相比较,观察组患者治疗依从性较好,有显著的统计学差异(p<0.05)。与干预前比较,两组患者均取得一定的降压效果,其中观察组患者血压改善程度明显优于对照组,有显著的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 对住院高血压患者的治疗和护理过程中强化系统化健康教育,可提高患者的治疗依从性和配合度,对降压药物发挥疗效、促进患者康复具有积极的意义,值得在临床工作中予以推广。
【关键词】系统化健康教育 高血压 住院患者 应用效果
【中图分类号】R473.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1752(2012)36-0026-02
高血压病是一种慢性终身性疾病,如不能及时有效地控制血压,对患者心、脑、血管、肾、视网膜等靶器官均可造成严重损害。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饮食结构和生活方式的改变,近年来高血压的发病率呈上升趋势。作为一种生活方式相关性疾病,高血压的发生和发展与不良生活方式关系密切。在规范化的药物治疗基础上对高血压患者实施健康教育,提高其对疾病的认知水平,进行科学的自我管理是临床治疗高血压的有效途径[1]。笔者对我院的住院高血压患者强化系统化健康教育,获得了良好的干预效果,先将干预体会分析报告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择2009年3月~2012年2月在我院接受治疗的住院高血压患者153例作为研究对象,临床诊断参照1999年世界卫生组织的高血压诊断标准,即连续三次静息状态下收缩压ge;140mmHg和(或)舒张压ge;90mmHg。所有患者均排除继发性高血压、心、肝、肺、肾功能严重障碍、精神异常、严重听力或语言障碍等患者[2]。
按照就诊顺序进行随机分组,奇数者为对照组,共77例,其中男性42例、女性35例;年龄42~76岁,平均年龄为(58.25plusmn;7.26)岁;体重51~83kg,平均体重为(64.73plusmn;6.42)kg;病程2~18年,平均病程为(6.34plusmn;2.17)年;文化程度包括大专及以上10例、高中30例、初中及以下37例;其中Ⅰ级高血压8例、Ⅱ级高血压43例、Ⅲ级高血压26例。
偶数者为观察组,共76例,其中男性43例、女性33例;年龄40~78岁,平均年龄为(58.48plusmn;7.56)岁;体重52~82kg,平均体重为(64.51plusmn;6.28)kg;病程1~20年,平均病程为(6.62plusmn;2.34)年;文化程度包括大专及以上11例、高中29例、初中及以下36例;其中Ⅰ级高血压7例、Ⅱ级高血压45例、Ⅲ级高血压24例。
将两组患者的一般资料进行对比,其性别、年龄、体重、病程、文化程度、病情严重程度等方面均无显著的统计学差异(p>0.05),具有良好的可比性。
所有患者对所接受的治疗和护理方案均知情同意,符合伦理学要求。
1.2干预方法
所有患者入院后均根据具体病情选择合适的降压药物治疗,用药品种包括钙通道阻滞剂、利尿剂、beta;受体阻滞剂、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血管紧张素Ⅱ受体拮抗剂等[3]。
对照组患者实施常规综合护理干预。保持住院环境整洁、温馨,避免不良的声光刺激,适当限制探视人员数量和探视时间。监督患者遵医嘱用药,防止漏服、少服或多服。定时帮助患者测量血压,并及时将结果反馈与医生,以便其根据血压测量结果调整用药品种和剂量。静脉穿刺等护理操作力求一次成功,以减少患者的痛苦。出现头痛、头晕、视物模糊等症状的患者嘱其卧床休息,并进行对症治疗[4]。
观察组患者在此基础上强化系统化健康教育。患者入院后责任护士及时与之沟通,在与其交流的过程中观察患者的情绪状态,了解其对高血压疾病相关知识的掌握程度,并根据其文化程度和性格特征制定相应的健康教育方案。利用床边护理的时间对患者进行健康教育,待血压得到控制后可采取观看黑板报、专家讲座视频、发放宣传册等方式进行健康教育。做到语言通俗易懂,态度和蔼可亲,耐心回答患者提出的问题[5]。
指导患者掌握正确的理想体重、体质指数的计算方法。告知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