肌无力综合征的临床诊断分析.docVIP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肌无力综合征的临床诊断分析

精品论文 参考文献 肌无力综合征的临床诊断分析 赵莹 谷艳 徐彦华 于春荣 (大庆油田总医院集团脑血管医院 163113) 【中图分类号】R746 【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2-5085(2013)05-0189-02 【摘要】 目的 讨论肌无力综合征的诊断。方法 根据患者临床表现结合检查结果进行诊断并鉴别。结论 根据肌无力表现可以作为诊断依据之一。 【关键词】 肌无力综合征 诊断 一、概述 肌无力综合征也称Lamber-Eaton综合征,是特殊类型肌无力和累及胆碱能突触的自身免疫疾病。该病特征是肢体近端肌群无力和易疲劳,患肌短暂用力收缩后肌力反而增强,持续收缩后呈病态疲劳。 二、病因 肌无力综合征患者有NMJ突触前膜与ACh释放有关的抗原决定簇IgG自身抗体,该抗体直接作用于神经末梢突触前膜与ACh释放部位及电压门控性钙通道,阻滞钙离子传递,产生NMJ传递障碍,推测自身抗原可能为电压门控性Ca2+通道复合物组成部分。 三、病理生理 患者肌活检显示靶纤维轻度增加,非特异性Ⅱ型肌纤维萎缩,萎缩肌纤维未见群组化现象。电镜显示突触后膜皱褶和二级突触间隙面积增加,ACh囊泡及受体数目正常,神经末梢无变性。定量冷冻刻蚀电镜研究发现,患者ACh释放部位单位面积膜内大颗粒数减少,排列不正常的膜内大颗粒丛集数增加,为本综合征最小ACh释放部位单位释放量减少提供形态学证据。 四、检查 1.神经电生理检查 (1)低频(<10Hz)重复电刺激波幅变化不大,肌肉复合动作电位可下降;高频(20~50Hz)重复电刺激后肌肉产生强烈自主收缩(持续15秒或更长),动作电位波幅明显增加(增量反应),增高2~20倍。神经重复电刺激恰与MG表现相反,是促使钙离子流入神经末梢促进ACh单位性释放所致。 (2)大力收缩15秒后,如波幅增高超过25%应高度怀疑本病,超过100%可确诊。针极EMG可见小的多相运动单位电位数目增加及波幅变异,单个肌肉诱发复合动作电位波幅明显降低,单纤维肌电图显示如MG的颤搐增加。 (3)肌无力综合征周围神经无异常,神经单一刺激可产生一个低波幅肌肉动作电位,MG患者则正常或接近正常。 2.腾喜龙试验、新斯的明试验有时呈阳性反应,但远不如MG患者敏感。 3.本病患者血清AChR-Ab水平不增高,个别可合并眼睑下垂及AChR-Ab阳性。约34%的肌无力样综合征患者有器官特异性抗体和免疫球蛋白异常,血清肌酶谱多正常。 4.本病患者HLA-B8和-DR3单体型增加,类似其他自身免疫病。 5.本病肌活检如MG所见,为正常或轻微非特异性变化。 五、临床表现 多于50~70岁发病,男女之比为5:1。通常亚急性起病,病程进展可不同,常在发现肿瘤数月至数年出现肌无力和易疲劳。患肌分布与MG不同,以四肢骨骼肌为主,躯干肌、骨盆带及下肢肌、肩胛带等症状明显,上肢症状重于下肢,近端重于远端,表现鸭步或摇摆步态。常合并四肢腱反射减弱或消失,腱反射可在相应肌肉短期大力收缩后短暂恢复,合并癌性多发神经病可出现腱反射消失,肿瘤可引起其他神经系统表现,如多发性肌炎、皮肌炎、多灶性白质脑病及小脑变性等。部分患者主诉肌痛,以股部肌肉明显,无肌束颤动。 首发症状常表现起立、上楼及步行困难,肩部肌肉较晚波及。脑神经支配肌如眼外肌和咽喉肌受累可出现眼睑下垂、复视、构音障碍及吞咽困难等,较少见,受累程度较轻。约62%的患者起病即下肢无力,约18%有肌痛或僵直,呼吸肌力弱需人工呼吸不常见。症状进行性加重,患者用力跺脚后可出现类似MG肌无力加重,但前几次收缩时肌力可暂时增强,也可检查手握力和髂腰肌肌力证明。可有感觉异常、关节炎样疼痛。约半数以上患者出现自主神经症状,最常见唾液分泌减少引起口干,便秘、阳痿、排尿困难、泪液和汗液分泌减少、体位性低血压、瞳孔反射异常等。症状出现顺序通常为下肢无力、自主神经障碍、上肢无力、脑神经支配肌无力、肌痛及僵直等。 六、诊断标准 根据肌无力表现,下肢重于上肢,以近侧为主,短暂肌肉收缩后肌力增强,持续收缩则无力加重。有自主神经损害表现,腱反射减低或消失,结合肌电图及血清学抗体检查可作出诊断。对怀疑癌性肌无力综合征患者,还应积极寻找癌肿。 肌无力综合征在不同患者病程和表现形式可不同,其临床及电生理特征可能提示为MG、肌病或多发性神经病。对于老年患者,若有无法解释的近侧肌无力,尤其合并有腱反射减低及自主神经功能损害者

文档评论(0)

xyz118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