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股骨头坏死的中医药治疗分析
精品论文 参考文献
股骨头坏死的中医药治疗分析
刘 伟1 江蓉星2 陈子锴1(1.成都中医药大学2014级中医骨科研究生 四川 成都 610075)(2.成都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骨科
四川 成都 610072)
【中图分类号】R274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672-3783(2015)07-0498-02
股骨头缺血性坏死是由于不同病因破坏了股骨头的血液供应所造成的最终结果,是临床常见的疾病之一[1]。其中作为传统医药代表的中医药辩证分型治疗在临床中的应用起到不可或缺的作用,并发挥了其特有的优势,减轻了病人的痛苦。本文根据中医辩证分期对早期股骨头坏死的有效性进行了回顾性分析,为股骨头坏死的进一步治疗提供参考。1股骨头坏死的中医理论依据股骨头坏死在传统中医药学著作中并无此病名,根据症病人临床表现中医统称“骨蚀、骨痹、骨痿”。中医认为肾为先天之本,肾藏精。
《素问middot;痿论》曰“肾气热则腰脊不举,骨枯而髓减,发为骨痿”,肾主骨髓,髓盛才能骨坚,如若肾虚不能生髓,则致骨萎,不能使骨再生。瘀血停留体内,筋脉骨髓不得濡养,再加之股骨头自身血液循环特点,而出现痿症、痹症。因此补肾活血法是治疗股骨头坏死的大法,使骨髓充盛、血流通畅。2临床研究根据中医对股骨头坏死的理论认识,虽然尚没有统一的标准,但根据病人不通的临床表现,中医药治疗股骨头坏死应重在补肾活血通络。袁琳[2]等采用活血祛瘀、通络补肾的中药,药用丹参、桃仁、红花、骨碎补、牛膝、川芎、当归、白芍、三七、续断、巴戟天、甘草等,临床治疗Ficat分期股骨头坏死62例,经补肾活血中药治疗6个月后,良占40.32%,优良率为74.19%。王继先教授[3]自拟骨生汤配合中药贴敷与康复锻炼治疗早中期股骨头坏死疗效满意。其中药用熟地、穿山甲、丹参、丹皮,黄芪,当归,防己,地龙,大芸等配合自创黑药膏外敷治疗又配合仰卧位做患髋外展、屈曲锻炼后效果显著。赵同生[4]等研究认为股骨头坏死在中医理论中暑“淤血”范畴,临床采用水蛭、当归、红花、丹参等药物治疗25例股骨头坏死者,治愈6例,基本治愈13例,有效者5例,无效者1例。张素梅[5]用骨蚀再造丸,主要组成为当归、丹参、红花、鸡血藤、党参、杜仲、五加皮、木瓜、穿山甲、续断、三七、制没药、甘草。主要作用:补血活血、伸筋通络、通经止痛。治疗股骨头缺血性坏死副作用小,疗效满意,应用方便。韦标方、孙丙银[6]活血补肾方以桃红四物汤(赤芍、桃仁、红花、川牛膝、熟地、骨碎补、杜仲、续断、鸡血藤、川芎、延胡索、熟地、甘草)化裁,功用补肾壮骨、活血化瘀,联合高位头颈开窗植骨支撑治疗非创伤性股骨头坏死疗效肯定,在缓解或减轻疼痛、改善髋关节活动范围等方面优于单纯手术治疗。对以上临床研究数据分析表明,根据中医对股骨头坏死的理论认识,确立正确的治疗方案..补益肝肾、活血化瘀、益气健脾,促进股骨头内血管的重建及缺血坏死区的骨修复重建,缓解髋关节疼痛,避免股骨头塌陷,提高病人生活质量效果显著。3中医药治疗股骨头坏死的思考综观中医药治疗股骨头坏死的认识和临床治疗方案,虽然中药作用机理不甚清楚,但在独特中医理论的指导下,对尚未塌陷的早中期股骨头坏死大多都能取得良好效果,对年轻患者能缓解其病程、减轻疼痛、提高生活质量有重要作用,对高龄早中期股骨头坏死患者有可能降低其关节置换的机率,规避手术风险。且临床应用方便,费用相对较低,患者易于接受。中药复方以其多“靶点”的特点,通过药物渗透起到补肾、壮骨、生骨的作用。与西药不同,中药是由活性物质群构成,通过多靶点、多途径经过整合发挥作用整合作用强,毒副作用小而更具优势,且其缓解症状明显,再配合理疗、离子透入、功能锻炼等方法,疗效也是显而易见的。往往成为早期股骨头坏死患者的首选,也是骨科研究的热点课题,开展中医药防止股骨头塌陷和阻止塌陷的进展是一项开拓性的研究。补肾壮阳,活血补血、强健筋骨、通络止痛之功,可使气血充盈,肝肾得补,痹症自除。股骨头缺血性坏死对I、II期疗效显著,治愈率高,对Ⅲ、Ⅳ期有一定局限性。
因此,本病应早发现早治疗。在临床实践中中药不良反应少,无毒副作用,值得推广应用,但仍需进一步研究探讨其发病机制和药物作用原理,中医药治疗该疾病也将有更深远的影响。
参考文献[1]胥少汀,葛宝丰,徐印坎.实用骨科学[M].北京:人民军医出版社, 2012:???79.[2]袁琳,邓佳鑫,闫峻.补肾活血中药治疗股骨头缺血性坏死62例临床观察[J].中国中医信息杂志,2009,16(14):76.[3]廖军,王波,王继先教授辩证施治股骨头坏死临床经验总结[J].中国中医药咨讯,2010,2(10):167.[4]赵同生,冯德春.中药治疗股骨头缺血性坏死22例[J].河南中医,2010,30(11):1096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