股骨头无菌性坏死介入治疗的临床应用价值.docVIP

股骨头无菌性坏死介入治疗的临床应用价值.doc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股骨头无菌性坏死介入治疗的临床应用价值

精品论文 参考文献 股骨头无菌性坏死介入治疗的临床应用价值 穆永旭 胡晓燕 阎瑞强 李启明 何俊峰(内蒙古包头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介入科 014010) 【中图分类号】R681.8 【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2-5085(2013)11-0184-01 【摘要】 目的 探讨经股动脉介入治疗股骨头无菌性坏死(ANFH)的临床疗效。方法 回顾性分析2008年2月~2009年2月我科收治的39例股骨头无菌性坏死患者的临床资料,所有患者均采用Seldinger穿刺技术经股动脉穿刺注入溶栓、扩血管等药物。结果本组39例股骨头无菌性坏死患者,计45例髋经股动脉介入治疗后,疼痛消失26例、明显减轻12例、减轻7例;治疗后综合评价:正常27个、Ⅰ级8个、Ⅱ级6个、Ⅲ级2个、无变化或加重2个,好转率95.6%。结论 经股动脉穿刺注入溶栓、扩血管等药物治疗ANFH,可促进股骨头的新生骨形成和死骨的吸收,对股骨头的修复起到了重要的作用,说明此法对改善股骨头的血液供应具有重要的临床疗效。 【关键词】股骨头无菌性坏死 介入治疗 临床应用 股骨头无菌性坏死(ANFH)又称股骨头缺血性坏死,是由于各种致病因素,导致股骨头血供中断或减少,发生坏死、塌陷,多发于中年人,常导致严重髋关节功能障碍。是目前骨科常见的难治病;患者常因不能早期获得有效治疗致使股骨头塌陷,关节腔变窄,最后导致骨关节炎,使髋关节功能障碍而致残。目前,虽有多种方法治疗股骨头无菌性坏死,但还是缺乏简便有效的手段,介入治疗是近年来开展的一种新方法,其原理是通过股动脉穿刺经患侧旋股内、外动脉及闭孔动脉灌注溶栓剂、血管扩张剂及骨质生长剂等药物以改善血液循环促进骨质修复[1]。2008年2月~2012年10月我科采用Seldinger技术经股动脉注入溶栓、扩血管药物等治疗39例股骨头无菌性坏死患者,取得较好的临床疗效,现对其疗效及方法作初步探讨。 1. 资料与方法 1.1 临床资料 本组39例患者,其中男26例、女13例,年龄31~68岁,平均年龄49.5岁。所有患者均以髋关节疼痛伴肢体运动障碍或跛行来我院就诊,并经X线、CT和MRI检查确诊为股骨头无菌性坏死;其中单侧病变33例、双侧病变6例;按股骨头坏死ARCO分期Ⅰ期8例、Ⅱ期18例、Ⅲ期11例、Ⅳ期2例;病程最短6个月,最长3年。病因:长期应用激素类药物9例、长期饮酒史11例、外伤史15例、无明显诱因4例。 1.2 方法 在DSA的监视下,常规消毒,铺盖无菌巾;局部麻醉后,采用Seldinger穿刺技术,经对侧股动脉或较轻髋关节股动脉将4F~6F的Cobra导管在相应的导丝引导下插入患者股动脉上端,调整导管进入旋股外动脉和旋股内动脉,泛影葡胺造影点片定位,固定导管依次缓慢灌注溶栓药、扩血管药;灌注完毕拔管,穿刺点局部给予加压包扎。术后患者卧床休息1个月,患肢抬高30deg;~50deg;;术后第二天开始辅助治疗,常规静脉点滴尿激酶5万单位,连续5d;给予阿司匹林50mg口服、2次/日,复方丹参片3次/日,连服6个月;维生素A、D丸和钙片1个月,并嘱患者戒烟、酒,避免患肢负重和过度活动,并进行适当的功能锻炼。 定期复查X线、CT或MRI。 2. 结果 2.1 患髋疼痛的变化 本组39例股骨头无菌性坏死患者,共计45个髋,经股动脉介入治疗后,疼痛消失26例、明显减轻12例、减轻7例,有效率为100%。 2.2 关节活动度的变化 正常髋关节的运动包括屈曲、后伸、外展、内收、外旋、内旋、环转的复合运动,各方向运动角度总和正常为260deg;~320deg;并将髋关节改变分为Ⅰ、Ⅱ、Ⅲ、Ⅳ度[2]。39例(45个髋)患者治疗后复查:正常27个、Ⅰ级8个、Ⅱ级6个、Ⅲ级2个、无变化或加重2个,好转率95.6%。 2.3 治疗次数及影像变化 39例患者中介入治疗1次31例,2次5例,2次以上3例,间隔30d一次,治疗后6个月~1年,行X线检查6例患者股骨头形态正常,关节面无塌陷,其余可见骨小梁边缘清晰、连续。 3. 讨论 股骨头无菌性坏死病因众多,发病机制复杂,至今尚未明确;分为创伤性和非创伤性两大类。目前认为,其发病机制是由于各种原因引起的股骨头滋养动脉损伤、阻塞或变细、血供减少以及股骨头内压力增高,使血管床受压、狭小或闭塞而导致股骨头局部血供不足,从而引起股骨头的血液循环障碍,使骨细胞缺血、变性、坏死,最终造成股骨头坏死[3]。因此,改善股骨头血液循环成为治疗该病的基础依据。 目前治疗

文档评论(0)

xyz118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