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股骨头无菌性坏死介入治疗的临床体会
精品论文 参考文献
股骨头无菌性坏死介入治疗的临床体会
曹维军1(通讯作者) 高芸2 董长江2 王楠楠2 李博2
(1大庆油田总医院集团医疗管理部 163000)
(2大庆油田总医院集团龙南医院介入放射科 163453)
【摘要】 目的 探讨股骨头无菌性坏死的介入治疗效果。方法 对31例股骨头无菌性坏死患者行股动脉造影,选择股骨头的供血动脉旋股内、外侧动脉,注入溶栓、扩血管药物,即在每支血管内注入稀释后的罂粟碱25mg、尿激酶25万单位、复方香丹注射液40毫升,低分子右旋糖50ml,术后每日静脉滴注尿激酶5万单位,连用5d,治疗后行股骨头X线平片及CT、股动脉造影检查,随访、评估疗效。结果 术后患者患髋疼痛症状明显减轻,关节功能不同程度改善,随访6~24个月(平均15.5个月) ,股骨头X线平片及/或CT显示Ⅰ、Ⅱ期患者介入治疗后股骨头修复明显。结论 股骨头无菌性坏死的介入治疗是一种疗效肯定、安全的方法。
【关键词】股骨头无菌性坏死 介入治疗 临床体会
股骨头无菌性坏死,又名股骨头缺血性坏死,或股骨头骨软骨炎,或股骨头扁平症。主要病变是股骨头骨骺坏死,死骨吸收后为肉芽组织所代替,最后股骨头失去其原有的密度而塌陷成扁平畸形[1],血性坏死的发病原因多种多样,比较复杂。本病是一种难治症,目前治疗方法较多,如中医、西医,骨移植术或置换股骨头等等,但缺乏简便有效的治疗手段。近年来介入治疗和综合介入治疗股骨头坏死新技术的出现,使本症在治疗上取得满意的疗效,本文就收治的31例患者经介入治疗后的效果进行分析总结。
1 资料与方法
1.1般资料收集整理2012年1月~2013年2月实施介入治疗的股骨头无菌性坏死患者临床资料,临床表现主要为关节疼痛和功能活动障碍,髋关节的屈曲、后伸、外展、内收、外旋、内旋和环转运动受到影响。影响正常行走。共收集31例(男26例,女9例) ;最大年龄66岁,最小年龄35岁,平均年龄51.5岁;病变左侧15例,右侧9例,双侧7例,病程5个月-3年,诊断标准参照Ficat分期标准[2],其中Ⅰ期17例,Ⅱ期8例,Ⅲ期6例;其中有外伤史5例,长期酗酒6例,大剂量激素使用史4例。31例患者均经骨盆正位或髋关节CT检查明确诊断为股骨头无菌性坏死,所有患者均于术前行股动脉DSA评估血管情况,可见患侧股骨头颈区血管数量变少,血管径变细,血流明显减少。
1.2方法 在飞利浦CV15监视下常规消毒,铺巾,患侧腹股沟区局部麻醉,单侧病变行对侧股动脉穿刺,双侧病变行右侧股动脉穿刺,在短导丝引导下,将动脉鞘送入股动脉,拨出短导丝,将5F型导管经股动脉、髂总动脉、腹主动脉进入患侧髂外动脉,调整导管进入旋股外侧动脉和旋股内侧动脉[3]应用高压注射器,应用非离子型造影剂碘比醇20ml影点,双侧病变患者穿刺同侧行导管成型后造影,确定股骨头血供情况及病变部位,固定导管。分别在旋股外侧动脉和旋股内侧动脉处推注罂粟碱25mg、尿激酶25万单位、复方香丹注射液40毫升、低分子右旋糖酐40ml。手术结束后,拔出导管,局部按压止血15分钟,加压包扎,送回病房平卧。介入术后第2天开始辅助治疗,每日静脉滴注尿激酶5万单位,连用5d。
2 结果
本组31例患者,术前关节均有不同程度疼痛及活动功能障碍。介入术后随访6~24个月,Ⅰ、Ⅱ期患者关节疼痛和活动功能障碍基本缓解,行走步态正常,活动范围正常,Ⅲ期患者关节疼痛有一定程度缓解,活动功能改善不明显。31例患者均行DR检查,24例行CT检查,介入治疗后,患者疼痛症状消失18例(58%),明显减轻9例(29%) ,无改变4例(13%)。X线平片观察20例(65%)股骨头大小形态正常,坏死区明显缩小或吸收,骨质密度均匀,骨小梁出现;囊状透亮区变小;关节面光滑清楚。CT复查,显示坏死骨基本吸收10例(32%)、部分吸收6例(19%) ,可见明显新骨形成4例(13%),关节腔积液明显吸收好转。在随访当中,9例行血管造影,对比手术期间血管造影片,股骨头颈区域血管数量增多或明显出现侧枝循环血管,使同区域血管染色明显增多增粗并延长。
3 讨论
骨头的血液供应主要有闭孔动脉发出的圆韧带动脉、旋股内侧动脉及旋股外侧动脉构成的旋股动脉环。介入治疗是局部灌注扩血管药及溶栓药物,首先使供应股骨头血管扩张,继而溶解微栓子,使软骨下区血管数目增多、口径增粗,改善了股骨头的供血情况,有利于坏死骨质吸收和新生骨形成[4],患者在短时间就能收到明显的效果。通过对股骨头缺血性坏死31例临床资料分析,介入治疗术后,再配合辅助治疗,能使股骨头坏死Ⅰ、Ⅱ期患者症状缓解,甚至达到治愈效果。术后绝对卧床休息是关键,避免患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最近下载
- 电工电子技术(曹建林)全套PPT课件.pptx
- 《民宿文化与运营》课件——第四章 民宿建设.pptx VIP
- 2022版《医疗器械生产监督管理办法》考核试题及答案.docx VIP
- 10KV配电箱验收流程及规范.docx VIP
- 污水处理厂BOT项目投标文件.doc VIP
- 2025届上海浦东新区高三一模高考历史模拟试卷(含答案解析).pdf VIP
- 舒蕾上市谈判手册.docx VIP
- DB4103T 129-2021 产(商)品检验检测机构服务规范.pdf VIP
- 七猫中文网投稿申请表.pdf VIP
- 《C语言程序设计 第4版》 课件全套 索明何 第1--8章 C语言程序设计入门---应用软件设计.pptx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