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肩胛盂前缘骨折的切口入路选择及内固定探讨
精品论文 参考文献
肩胛盂前缘骨折的切口入路选择及内固定探讨
南京市第一医院集团泗洪分金亭医院 223999
【摘 要】目的:严究讨论肩胛盂前缘骨折的切口入路选择及内固定探讨为临床治疗肩胛盂前缘骨折内固定提供理论参考依据。方法:对3例肩胛盂前缘骨折患者采用肩胛盂前缘手术切口其自喙突,沿三角肌前缘向下至肱二头肌沟外侧,应用3.5mm空心螺钉固定。治疗。结果:患者均获随访,时间6~24个月。骨折全部愈合,愈合时间8~14周。末次随访时对双肩均予以constant评分,根据患肩占正常侧功能的百分比计算,患肩平均分数为92.6%,肩关节平均前屈度数达标152度,外展度达87度,外旋度达35度。无感染病例。结论:手术治疗肩胛盂前缘骨折取肩胛盂前缘手术入路,应用3.5mm空心螺钉固定,手术可获得很好的疗效和满意的结果。
【关键词】肩胛盂前缘骨折;切口入路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我院从2010年至2015年共收治肩胛骨骨折病人18例,其中6例涉及肩胛盂骨折,根据ideberg分类系统进行分类。I型盂缘骨折3例,II型盂窝下部横行或斜行骨折,波及肩胛骨外侧缘4例,III型为盂窝上半横行骨折,骨折线向内上方延伸,骨折远端包括喙突,常合并肩胛上神经或肩关节上方悬吊复合体损伤3例,IV型为盂窝中央横行骨折,骨折线延伸至肩胛骨内缘,常有关节对位关系改变5例,V型是以上多种复合型损伤4例。其中4例为“浮肩”,患者平均年龄30岁(21岁-53岁),其中交通伤10例,高处坠落伤4例,跌伤3例。
因肩胛骨骨折多为高能量损伤,常常合并其他部位的骨折。 所以在稳定生命体征后,应予以患者全身完整仔细的检查。以避免漏诊或延误诊断。肩胛骨常规摄片包括肩关节正位片、轴位片及肩胛骨切线位片。波及肩胛盂的骨折应予以常规CT检查,以判断关节内骨折的情况。当怀疑有盂唇及肩袖损伤时可考虑MRI检查。
1.2 方法:手术多在伤后2周内进行。3例I型肩胛盂前缘骨折的病人,单纯应用3.5mm空心螺钉固定。
前方入路:患者取沙滩椅位,切口起于喙突,沿三角肌前缘向下,游离并保护头静脉,分离三角肌和胸大肌的间隙,此间隙为腋神经和胸内外侧神经的界面十分安全,必要时切开肩胛下肌腱性部分,直视下复位肩胛盂骨折。有时可以通过关节囊外3.5mm空心螺钉固定。有时可切断喙突上的联合肌腱以利暴露。显露过程中需需注意保护腋神经和旋肱后动脉。部运动尤为重要,不运动就会发生僵直。需强调的是多数移位性肩胛冈骨折未经固定的患者活动时会感到非常不适,使其在骨折牢固愈合前不愿锻炼,最终将不可避免地发生功能丧失。因经三角肌入路需要分离肩胛下肌肉和前部关节囊,故第1个月内、外旋限于30deg;以内;后路途径有时需要切下部分肩胛下肌或后部三角肌起始部,故第1个月内收不超过中线,1个月后开始上一段中所描述的促进活动和锻炼的进程。
2 结果
本组病人均获随访,平均随访时间为15个月,对双肩均予以constant评分,根据患肩占正常侧功能的百分比计算,患肩平均分数为92.6%,肩关节平均前屈度数达标152度,外展度达87度,外旋度达35度。无感染病例。
3 讨论
肩胛骨骨折的发生率较低,约占肩部骨折的3-5%,全身骨折的0.4-1%。但其在肩部功能重要,是连接躯干和上肢的重要结构。若处理不当,常可造成患者肩部的残废。长期以来,在肩胛骨骨折的处理上一直存在争论,主要由于肩胛骨的解剖及功能较复杂,肩胛骨骨折多数可经保守治疗取得满意的结果。但对于波及肩胛盂移位的关节内骨折,以及影响肩胛带稳定的骨折仍需手术治疗[1]。同时,肩胛骨的骨折往往是由于高能量损伤造成,合并有危及生命的其他损伤,在抢救生命体征时,肩胛骨骨折处理容易被忽视。
对于波及肩胛盂关节内骨折,ideberg1分类系统有较高的临床价值。I型:肩胛盂前缘骨折,常常由于肩关节脱位造成,若骨块较大,需行手术固定。常用一两枚带垫圈的空心螺钉固定,并须打穿对侧皮质。肩胛骨骨折,多数可通过保守治疗达到痊愈,因为肩胛骨有较厚的肌肉附着,往往不会造成较大的移位和不愈合。在损伤后一周之内,尽快开始肩部功能的康复,钟摆运动,被动运动和主动操作活动,。有些病例,即使有移位或愈合欠佳,但对肩部功能影响不大[2]。总之,在肩胛骨骨折的治疗方面,仍存有较多的争议。盂窝骨折I型,手法整复后,肱骨头仍呈半脱位或不稳定,骨折移位超过10mm,骨折片含盂窝前部至少1/4或后部至少1/3;Ⅱ 型,盂窝关节面移位呈阶梯状,高低不平超过5mm,盂窝骨折片向下移位,伴肩关节向下半脱位;Ⅲ型,盂窝骨折片向外移位、盂窝关节面高低不平超过5mm,或伴肩关节上部悬吊复合体(即肩盂-喙突-喙锁韧带-锁骨-肩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