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3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膀胱冲洗预防泌尿系感染的护理
精品论文 参考文献
膀胱冲洗预防泌尿系感染的护理
杨泽容 张碧霞(四川省仁寿县人民医院 四川仁寿 620500)
【摘要】目的 膀胱冲洗是预防和控制长期留置导尿管患者泌尿系感染的有效措施之一。熟练掌握膀胱冲洗的操作方法、冲洗频率、冲洗速度及导尿管和引流袋的更换时间及冲洗液的选择,加强护理,能有效预防泌尿系感染的发生。
【关键词】膀胱冲洗 留置尿管 泌尿系感染
【中图分类号】R473.6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672-5085(2013)38-0227-02
【Abstract】Bladder irrigation is one of effective measures to prevent and control urinary infection for patients with long term indweelling catheter,to master the methods of operation,bladder irrigation frequency of washing,flushing rate can prevent urinary infection effectively,the same to choose replacement time of the catheter and a drainage bag and flushing fluid.
泌尿系感染是常见的医院感染之一,在我国的医院感染中,泌尿道感染仅次于肺部感染,位于第二位[1] 而在留置导尿管或有尿路机械操作的患者中尿路感染率为20%—60%,占医院获得性感染的40% [2]。传统的观点认为,膀胱冲洗可使细菌不易附着,同时抗菌药物或消毒剂对细菌有抑制作用,用于预防留置尿管患者的尿路感染。但目前越来越多的研究发现,冲洗液会导致膀胱壁的机械性损伤,膀胱表面黏膜受损,操作时易增加尿道口的感染机会,并使导尿管管腔中尿液逆流入膀胱,而且集尿袋的反复开放,进一步增加了经冲洗液、冲洗管和护士的手等外源性感染机会,从而增加了泌尿系感染的机会。因此,加强留置尿管冲洗护理和正确操作能有效减少泌尿系感染的发生。
1膀胱冲洗的方法
1.1 传统的冲洗操作方法
即用配制好的膀胱冲洗液直接灌注入膀胱冲洗袋中,再用玻璃管连接冲洗管与导尿管进行直接冲洗[3]。这种开放式的冲洗方法,增加了外源性感染机会。
1.2 改进后的膀胱冲洗方法
即用一次性输液器冲洗法,按静脉输液流程准备膀胱冲洗液。冲洗前必须先引流尿液,排空膀胱,夹闭一次性引流袋的管端,防止尿液逆流。
采用此种方法行膀胱冲洗,不需松解气囊导尿管的冲洗管口,直接在其管壁上穿刺,保持了气囊导管的密闭性,减少了外源性感染的机会。
1.3 三腔FOIIEY 导尿管膀胱冲洗法
按静脉输液流程准备膀胱冲洗液,冲洗前排空膀胱,夹闭导尿管, 再用0.5% 的碘伏消毒气囊导尿管第三腔端口,再将针尖扎入其内进行冲洗,整个过程是密闭性的,可减少逆行性感染机会,但对于不能进食且需要长时间留置导尿管的患者可使用间歇导尿或者耻骨上引流的方法进行膀冲洗。
2膀胱冲洗液的选择
常用的膀胱冲洗液主要包括0.9% 生理盐水,各种消毒剂冲洗液(如洗必泰、0.02% 呋喃西林溶液等),各种加有抗生素的冲洗液及某些中药膀胱冲洗液。可根据病情选择适用的冲洗液。
3膀胱冲洗液的频率
膀胱冲洗液会对膀胱壁产生机械性损伤,使膀胱黏膜受损,细胞脱落,增加感染机会。因此临床上应严格掌握冲洗频率。据相关文献报导, 尿管腔内细菌生物膜的形成并包埋细菌大约需要1 周时间,膀胱冲洗宜每周1—2 次。
4膀胱冲洗的速度
膀胱冲洗速度过快会影响患者的心率、血压,而且过快的冲洗速度会造成对膀胱壁的机械损伤,细菌脱落,增加感染机会。因此,选择合适冲洗速度以不影响患者的生命体征为宜。
5导尿管及引流袋更换时间
在导管相关菌尿的形成中,主要风险因素是导管的留置时间,置管30 天的患者大多数有菌尿出现。对于长时间留置导尿管的患者,需要定期更换导尿管。高危尿管阻塞患者(P H 大于6.8)每2 周更换1 次导尿管,非尿管阻患者(P H 小于6.7)每4 周更换1 次导尿管。当集尿袋或尿管中发现混浊或结晶等现象时,可增加更换频率,对于长时间留置导尿管的老年患者,每周更换1 次抗反流引流袋。终身带管的膀胱造瘘患者,应用抗反流尿袋,每周更1 次,同时应每月定期更换尿管1 次。
6导尿管的护理
6.1 妥善固定 固定好各种导尿管及集尿袋,防止牵拉和滑脱。尿道内置F O L EY 尿管者,气囊注水10—20ML 可起到固定作用;肾、膀胱造瘘管于术后2 周内严防脱落,否则尿液外渗到周围组织间隙而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