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走于甘孜藏地.docVIP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行走于甘孜藏地      跑马溜溜的山上      “跑马溜溜的山上,一朵溜溜的云哟,端端溜溜地照在,康定溜溜的城哟……”这首20世纪流行康定民歌,由谁最初创编又怎样传唱开的,已不得而知。这首歌1947年就曾被当时的国立音乐学院的师生看重,由江定仙教授推荐给著名歌唱家喻宜萱后,喻宜萱于1949年5月首次在巴黎演唱。上世纪50年代中央人民广播电台曾多次播放,并很快在全国流行。联合国科教文卫组织曾向世界推荐过十首最有影响的民歌,其中就有《康定情歌》。   这首歌听得久了,脑海里便有了关于康定城的想象:在蓝天白云的上面,在辽阔的高原上,座落着一座风情独具的古城,四周是坦缓起伏的草坡,有牛群和羊群在悠悠地觅食……真正到了康定,眼前所见与想象的情景大相径庭,着实让人感到意外、惊讶。这座古城坐落于峡谷中,被三座品字形布局的大山环围着,东是跑马山,西北为阿拉木公山,即折多山,西南有郭达山。折多河自北向西而来,在城中与西北而来的雅拉河汇合一起后,一路腾涌东去,汇入大渡河。这是个地理环境奇特的古城,藏语里称为“打折多”,意为两水相汇之地。清代果亲王进藏途经康定后,曾这样描述康定城:“沪城二水夹流,三山紧抱。”   城北有山,高耸巍峨,为郭达山,当地人曾为此山附会出这样一个故事:三国时诸葛亮南伐孟获,曾派一个叫郭达的将军来此地征战、造箭。郭达造箭技艺高超,一天就可造出数千只,令人惊讶不已,以为有神灵相助,为了纪念他,就把北面的高山叫作郭达山,在山上修了郭达庙,并将这个叫“打折多”的地方改名为“打箭炉”。康定城南就是著称于世的跑马山。这座山海拔3000米,山势奇异,仪态万千,远眺似鹿,又似卧狮。山腹有坪,春夏之际绿草成荫,鲜花盛开,林木葱郁,尺瀑流泻。藏语称   跑马山为“拉姆则”,意为仙女山,是藏族崇拜的神山。相传8世纪末期印度莲花生大师派弟子碧如扎拉来此传教,见此山下有穿涧深谷,上有怪石嶙岣,气象非凡,故写了《拉姆则》一书予以赞颂,从此拉姆则成为藏区名山。清代,康定的明正土司每年农历5月13日都要在山腰台地举行祭奠山神仪式和盛大的赛马会,此后拉姆则就被称为跑马山。至今,当地群众每年都要在跑马山上举行四月八转山会。转山会融纪念佛祖诞生和文体娱乐为一体,届时山上帐蓬星罗棋布,人们身着盛装上山游览、朝山拜佛,山歌、弦子、锅庄彼此起伏,整个跑马山陷入一片欢腾。城西的折多山也是一座世人皆知的名山,海拔4000多米,是“关里”与“关外”的分界线,是东部深山峡谷与西部高原地貌的分界线,是藏汉交通的门户。      镶嵌于上述三座名山间的康定城规模不大,历史也不算悠久,却因为它曾一度成为中国西部为数不多的几个商埠重地而有了丰富的历史和文化的沉淀。在清代,康定的繁荣和灿烂是世人皆知的,许多文献中都有这方面的记述。“雍正七年雅州府同知驻此,为通西藏青海之要区,茶货所聚,市肆稠密,烟火万家”。《川藏哲印水陆记异》中也写道:“炉城有三门,山水为城廊,即门外番夷贸易总汇之所,亦茶市之要区也。人烟辐辏,市井繁华,凡珠宝等物,为中国本部所无者,每于此地见之。”   据史料记载,康定城这地方宋代以前是条荒谷,元代时仅为一个小村。由于这里地处藏汉交通的一处咽喉,宋代和明代,朝廷控制茶叶贸易,以茶叶换藏区的马匹,往来运输都得从这里经过,使这个地方成了茶马古道上一个重要驿站和货物集散地。清康熙三十二年(1693),西藏达赖奏请打箭炉设集市获准,这里随即成为西部的一个重镇。清康熙四十年(1701)朝庭在此设土司,四川提督也进驻此地,第二年又在此设征收茶税、管理藏汉贸易的监督局,派驻钦差督办,并派驻军队戎守。1729年设打箭炉厅,并修筑城墙城门,从此康定城成了康巴地区政治、经济、文化的中心,藏汉贸易在此迅猛发展。据记载,光绪年间康定设府以后,商帮达20多家,商贩达3000多人。商帮以籍贯划分就有川帮、陕帮、晋帮、渝帮等,他们各有所长,各有专营。同时西藏政府和三大寺也来此,设立以贸易为主要功能的办事机构。一时间,这个峡谷中的城镇竟然成了与上海、武汉齐名的全国三大商埠之一,康定的商会也是全国三大商会之一。无论是那些从内地运来茶叶、布匹、盐巴等货物的汉商,还是贩卖马匹、药材、皮毛和土特产的藏商,他们到达这里后,都可以不再继续前行,各自都可以在这通过锅庄(中介机构)实现贸易目的,各自都可以在这里解决语言、习俗方面的困难。他们在带来不同货物的同时,也带了不同宗教、语言、习俗等观念,使康定成了一个贸易繁荣、观念开放、文化多元的名城。   康定城,是一个经济之城、商贸之城、开放之城、喧闹之城。这里,是商贾们的乐园和战场,他们在这里尽情展示自己的谋略和精明,施展自己的算计和手段,演绎着一幕幕贫与富、成与败、喜与悲的故事。然而就是在这么一个以商贸为主旋律,以经济支配一切、左右一切

文档评论(0)

小马过河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