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拾历史的歌声.docVIP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重拾历史的歌声   由当代最出色的次女高音歌唱家塞西莉亚#8226;芭托莉(Cecilia Bartoli)于2007年录制的专辑《向玛丽娅致敬》①注定会在当代声乐艺术史上占有举足轻重的位置。这张集欣赏性与学术性于一身的专辑是为纪念19世纪传奇次女高音歌唱家的玛丽亚#8226;马里布兰(Maria Malibran, 1808―1836)而录制,其制作团队集合了众多欧洲顶尖艺术家,除了芭托莉本人外,还有以诠释德奥古典交响乐及歌剧作品见长的匈牙利指挥家亚当#8226;费舍尔(Adam Fischer)、俄罗斯小提琴演奏家文格洛夫(Maxim Vengerov)以及以复原十八、十九世纪欧洲古典音乐作品而著称的瑞士辛提拉乐团(Orchestra La Scintilla)的加盟。这张专辑中的16首作品,除了罗西尼、贝里尼、唐尼采蒂、门德尔松等古典、浪漫主义大师的作品,还收录了8首曾经于19世纪传唱一时,而今却几乎在音乐舞台上绝迹的歌剧唱段。作为当代举世公认的最优秀的次女高音歌唱家,芭托莉以其独特而富于个性化的艺术理念,在崇尚现代化、流行化的古典乐坛“逆潮流而动”,挖掘出被人们遗忘的古典歌剧艺术珍宝,专辑中的很多作品便是她从尘封的故纸堆中发掘出来,首度以录音的形式展现在世人面前。   对于从事歌唱艺术的人士而言,这是一张不仅需要心怀崇敬去聆听,更要以一种研究的心态去对待的专辑。因为从音乐创作到乐曲演绎,其中都蕴含着太多已被人们所淡忘的历史和声音,这对于我们认识美声艺术发展的历史是不可或缺的。虽然创作于19世纪甚至更早的很多经典剧目今天依旧上演,但我们听到的已经是一种改造过的音响,而非作品最初时的原貌。例如,因循19世纪交响乐队的模式,辛提拉乐团的定调要低于现代乐团,编制上也保持在40人左右,而非现代乐团的80上下。芭托莉通过研究早期的手稿和乐谱创造了一种与众不同的天鹅绒、淡雅、柔和的次女高音色。她认为,演唱这些作品时,歌唱与乐队的关系更像是对话,而非竞奏。关于这方面的话题,专辑中有太多的内容值得探讨。本文仅就专辑中所涉及的几位“不知名”的音乐家展开研究。   首先,要提及的就是这张专辑的主角玛丽亚#8226;马里布兰(Maria Malibran,1808―1836)。这位有着传奇经历的次女高音歌唱家被视为19世纪浪漫时期的“歌剧女神”。用芭托莉的话说,她就是“那个时代的麦当娜”。②马里布兰的音域极宽(从G 3到e 6),这使她可以轻松地诠释女中音及女高音的角色。她尤以出演罗西尼的歌剧见长,主演过《唐克雷迪》、《奥赛罗》、《意大利的土耳其人》、《灰姑娘》和《赛密拉米德》等剧目。此外,她还几乎主演过梅耶贝尔、贝里尼、唐尼采蒂等当时所有有影响的歌剧作曲家的作品,其中很多都是专门为她量身打造的。例如,为配合马里布兰的次女高音色,贝里尼专门为她演唱《清教徒》新写了一个版本。与她同时代的很多人都为她在舞台上激情四射的表演所倾倒,肖邦、李斯特、门德尔松以及作家乔治#8226;桑、画家德拉克洛瓦都是她的歌迷。   需要时,马里布兰也经常会给自己创作或改编一些唱段。作为作曲家,她知道如何博取观众的喜爱。例如,专辑中收录的她创作的《Rataplan》是一首用法语演唱的小品,为模仿军乐中小鼓的音色,演唱中运用大量花腔和花舌音。只有对声音有着高超的驾驭能力和对生活充满着情趣的人才能创作出这样的作品。可惜的是,马里布兰红颜薄命,不到30岁便英年早逝。对于她的风采,罗西尼说:“真是不可思议的人!她那耀眼的性格,使得所有的追随她的模仿者……以及所有我认识的女人,都望尘莫及!”   专辑中开始的两首咏叹调出自乔瓦尼#8226;帕契尼(Giovanni Pacini ,1796―1867)之手。这是一位对意大利歌剧发展产生了举足轻重影响的作曲家。   帕契尼一生中共创作有74部歌剧。在其创作早期,恰逢罗西尼正统治着整个意大利的歌剧舞台,因而他的前二十余部作品明显受到罗西尼的影响。对这个时期,他在自己的回忆录中说道,“每个人都追随着同一个风格,同样的潮流,其结果是他们都成为了这位大师的模仿者……如果我是一个来自佩萨罗的追随者,那么其他人也是。”   这种局面直到罗西尼1824年前往巴黎后才有所改观。从这时起,帕契尼和他的同行们――这其中包括梅耶贝尔(Giacomo Meyerbeer, 1791―1864)、尼柯拉#8226;瓦卡依(Nicola Vaccai,1790―1848)、米歇尔#8226;卡拉法(Michele Carafa, 1787―1872)、卡尔洛#8226;科奇亚(Carlo Coccia,1782―1873)、贝里尼(Vincenzo Bellini,1801―1835)、唐尼采蒂(Gaetano Donizetti,1797―

文档评论(0)

小马过河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