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民族乐器改革的成功探索
2009年6月5日至7日,在香港中乐团举办的第二届胡琴节中,“看、听、谈”改革胡琴音乐会与座谈会如期举行。继5日和6日在香港文化中心举办了两场改革胡琴专场音乐会后,7日晚又举行了音乐会及座谈会,港内外专家及观众应邀出席。座谈会之前,乐团用环保系列乐器演奏了李焕之在1985年改编的《二泉映月》及谭盾的《天影》(作于1985年,最弱的力度是4个p,最强的时候是4个f,这对于乐团的张力和乐器具有极大的挑战性),并播放了两段录像:一是余其伟在2005年12月中乐团音乐会上用当时被称为“HKCO1型”环保高胡演奏的《平湖秋月》和《妆台秋思》,另一段是高韶青在近期音乐会上用环保二胡与一个爵士乐队及香港中乐团演奏的《玫瑰花》。随后,香港中乐团艺术总监阎惠昌带大家做了一个猜谜游戏,即拉下幕布,然后让乐团演奏家在后面轮流用传统胡琴和改革胡琴拉奏,请观众填表,猜测是哪一种胡琴,并填写喜欢哪一种乐器的音色。随后阎惠昌请嘉宾上台座谈,并主持了座谈会 。
阎惠昌:各位观众、各位朋友,前两天晚上,我和乐器研究改革主任阮仕春先生分别给大家做了一些演讲,介绍了一些相关知识。今天,我们团改革的环保胡琴系列完整地在这里呈现出来。
今晚我们请了一些专家到场。在介绍专家之前,我们要特别感谢政府总部民政事务局文化部首席助理秘书长黄静仪小姐,感谢多年来她对我们工作的大力支持。今晚邀请的嘉宾有:国家大剧院副院?L、音乐学家杨静茂博士,日本华乐团音乐总监、指挥家、东京大学龚林博士,中国民族管弦乐学会胡琴专业委员会秘书长、中国民族管弦乐学会副秘书长、二胡演奏家高扬先生,在大提琴、低音乐器方面一直在研究如何用西洋乐器演奏民族风格音乐方面卓有成效并在这次音乐会帮助训练我们低音声部的董金池教授,中国艺术研究院音乐研究所原所长、现任上海音乐学院和中国音乐学院特聘教授、博士生导师乔建中教授,长期从事民族管弦乐研究和评论工作的《人民音乐》原副主编于庆新先生,台南艺术学院音乐学院院?L、音乐声学专家、古筝教育家郑德渊教授,台湾指挥家、胡琴教育家陈如祁老师。先请黄静仪小姐致词。
黄静仪:欢迎大家来到这边。香港中乐团是香港政府支持的一个表演乐团,也是我们觉得很骄傲的乐团。除了在表演上最卓越,还在包括管理、委约作品、乐器的改革创新等方面都是最高的境界。
余其伟:我是第一个使用环保胡琴的。如果说好处,我觉得上下把位的音色始终都很统一,而且不受气候的影响。但是,可能是我年龄的问题,我是从农业社会过来的,现在到了后工业时代,对传统的音色还有点依依不舍。因为以前的蛇皮它是有生命的,如果从独奏来说,那种动物的东西跟人的心灵的互动、谈心,可能在现在这个纤维的皮里面不容易发出来。这种交响性的中乐团我觉得关键是音色要统一,所以从这个角度来说环保琴是很需要的。我打个比方,如果我们要做集体的事情,要高效率的时候,要用电锅来煮饭,它要准确,可以控制时间。但是有时候你要休息,要放松心灵的时候,很有可能一个人在家里来一下瓦煲。我的意思是说,蛇皮跟环保皮就是瓦煲和电饭煲的关系。
郑德渊:独奏的时候我比较喜欢传统乐器,但合奏上环保胡琴的协和度听起来比较舒服。高音的杂音比较少,整个协和度听起来是蛮好的。只是从民族的审美来讲,机动性好像不那么强。从乐器的改革来讲,我觉得世界上有没有绝对完美的、最好的乐器?没有。新传统接受了一种西方美学的观念,但是它的原来的民族性还是在的,这种东西我们可以继续保持。所以我觉得,在合奏上可以继续发展。当然在音量上比不上西方的弦乐器,那主要还是振动和辐射面的问题。小提琴的振动和辐射面那么大,而胡琴只有这么小。如果我们必须要保持原有音色不变,再从音量来改,我想空间是有限的,但也不是不可能。当然这方面阮老师以及我们各位同仁还有继续努力的空间。这是我的一点建议。
陈如祁:刚才余其伟老师讲的这一段话,我从我的理解替他解释一下。刚才谈到的主要的问题是,我们传统的胡琴是用蛇皮,蛇皮的现象大家应该都知道,从传统的自然蛇皮当中会找到非常好的胡琴,但是可能一百把里有一把,这样的比例,就不能满足乐团的需要。如果个人的独奏我们可能会找到非常好的胡琴,就像余其伟老师提到的,那个蛇皮的“瓦煲”,用它煮菜好像是特?e的味道。基于对数量上的需要或是乐团的群体需要,?F在阶段这种环保胡琴还是一个很好的选择。
阎惠昌:香港中乐团有43位弦乐演奏家。我1997年刚刚来乐团的时候就发现,每一个人演奏的音色不统一。所以团员们就说乐团可不可以集体给他们买琴,把音色统一起??,那是1997年、1998年的时候。现在的环保胡琴是香港中乐团期望音色统一的尝试。高胡、二胡、中胡都保留了这三个要素:第一,样式上一看就是二胡;第二,音色基本不变;第三,演奏方法不变。我们在这三个前提
原创力文档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