纸上黄昏 纸上朝阳.docVIP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纸上黄昏 纸上朝阳      当工业造纸大规模冲击和替代手工造纸时,作为一种文化传承和一种生活态势,手工造纸有了新的生存契机和理由。   对于文明的传承而言,有两样东西至关重要,一是文字,二是文字的载体。   曾经有研究认为,在四大文明古国中,古代中国之所以没有像其它三个文明古国――古巴比伦、古埃及、古印度那样湮没在苍凉的历史长河中,中国独特的文字和文字的载体起了决定性的作用。很难想象,如果没有方块字和纸张,我们还能否在发黄的纸上体会“关关雎鸠”质朴的浪漫。   造纸术是中国古代四大发明之一,从汉代蔡伦利用树皮、麻头、破布、旧渔网等原料造纸开始,经过千百年的发展,造纸业已经进入高科技机械造纸时代,手工造纸逐渐淡出。近几年,随着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重视,各地自然留存的手工造纸陆续浮出水面,重新引发了人们对这门古老技术的关注。   作为手工产业的关注者,我们不妨从产业的角度走进手工造纸这门传统而古老的行业。      手工造纸的分布      手工造纸又叫“土法”造纸,是指由发明造纸术经历代流传的,不用机械或仅用非常简单机械的手工造纸方法。手工纸的品种比较繁多,也较为杂乱,大概有200种左右。手工纸按用途划分为文化用纸、生产用纸、卫生用纸和祭祀用纸四个大类。         一幅分布图      目前,工业造纸的大规模冲击和替代,手工造纸的产量很少,大多位于边远地区或者原来盛产纸张的地方。   边远地区如云南临沧市、香格里拉县,四川甘孜藏区等地,他们生产的手工纸有着自己独有的特色。比如纳西族的东巴纸,其原料采自当地独有的植物原料“阿当达”,不易遭虫蛀,可长期保存,所以,东巴纸也是东巴最重要的写经用纸。   和东巴纸相比,德格印经院所产的印经用纸则是另一种类型。德格印经院位于四川甘孜州藏区,是藏区三大印经院之首。其印经用纸完全由自己制造。选材和工艺都很考究。印经用纸的原料取自一种叫“瑞香狼毒”的草本植物根须。“瑞香狼毒”含轻微毒性,所以造出的纸虫不蛀,鼠不咬,久藏不坏。   除此之外,其它一些边远地区生产的手工纸则多为黄表纸等,以祭祀为主要用途,很少用于印刷。   而原本为产纸胜地的地方,如四川夹江,广西贡川,西安北张村所产的手工造纸水平要高得多。其工艺也比较完整。   比如四川夹江,被称为“蜀纸之乡”,建有一座手工造纸博物馆。2007年5月3日,在北京举行的首批中国民间文化杰出传承人命名仪式上,号称“纸状元”的夹江手工造纸艺人杨占尧榜上有名。   夹江手工造纸始于唐朝,造纸户分布于其县境内西北部青衣江两岸。明清时进入兴盛时期,全县纸产量占全国的三分之一。夹江宣纸浸润吸水性能好,保留墨色效果极佳。在清代,“长帘文卷”和“方细土连”二纸曾被康熙钦定为“文闱卷纸”和“宫廷用纸”。抗战期间,国内主要的纸产区相继沦陷,夹江成为大后方纸张的重要产地,年产纸量高达8000余吨。大后方的报刊、书籍、书画多数用夹江手工纸印刷。1939年,国画大师张大千在该县马村乡石堰村与大槽户石子清的儿子石国良共同研究,对国画纸的配料进行了改革,使其增加了白度和拉力。张大千在敦煌临摩壁画三年,所用皆为夹江书画纸,自此,夹江纸在中国纸界声名更盛。   位于陕西的北张村则是另一个产纸名地。北张村位于西安市东南的长安区兴隆乡,距离市区约30多公里,是秦岭北麓沣河边上的一个村落。据考证,北张村一带的造纸历史可以追溯到东汉蔡伦时期,到了唐朝,因为京畿地区大量需求纸,北张村的造纸技艺得到鼎盛发展,尤其是被视为精品的“白麻纸”远销到朝鲜、日本等国。清代时北张村所造楮皮纸被选作奏折和科举考试用纸。解放前,北张村手工造的白麻纸曾风行延安,解放区和西安地区的报纸大量使用这里出产的纸。“人民公社”时期,沣河边的北张村几乎家家造纸,公社将工匠集中起来统一生产,由供销社统一销售用作包装纸。收入可观,颇为兴盛。北张村造纸技艺以传统家族式口传心授世代传承。   与之四川夹江和陕西北张村相似的手工造纸产地还不少,如以拥有造纸活化石“四连碓造纸作坊”的温州市瓯海区泽雅山区,以构皮手工造纸闻名的广西贡川,中国宣纸之乡泾县,五大宣纸产地之一的福建姑田,曾经一纸风行天下的浙江富阳土纸……这些产地历史上大多是产纸胜地,尽管很多手工作坊已经关闭转为机器生产,但是,还是有少部分手工作坊保留下来。所以,我们目前还能在这些地方看到原汁原味的手工造纸工艺。   古法造纸术工艺探秘   浑黄的纸浆池前,熟练的工人娴熟地用竹帘在池中抄出一张张湿纸,水漏纸出,随后平稳地叠放一旁。叠至尺来高时,压去湿纸水分,然后将已浑然一体的湿纸均匀分开……   这就是手工造纸中的一道重要工序――抄纸。   和工业生产相比,手工造纸似乎比较诗情画意。尽管各地流传的手工造纸技术各有不同,但

文档评论(0)

heroliuguan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版权声明书
用户编号:8073070133000003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