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高血压脑出血微创术后的脑脉通汤治疗
精品论文 参考文献
高血压脑出血微创术后的脑脉通汤治疗
汤数 崔竟飞 王长青 艾发源 李嘉(河北省唐山市协和医院神经外科063004)
【摘要】目的:探讨高血压脑出血微创(锁孔技术)清除血肿术后早期应用脑脉通汤的临床疗效。方法:对88例(幕上)+12例(幕下)高血压脑出血患者实施微创手术,术后平均分为研究组、对照组,前者术后早期加用脑脉通汤一疗程,其余治疗两组相同,进行同期疗效对比。结果:两组患者术后GOS、ADL结果差异显著。结论:高血压脑出血微创术后早期应用脑脉通汤,能有效地提高生存质量,降低死亡率。
【关键词】高血压脑出血;微创手术;脑脉通汤
【中图分类号】R473.3【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8-6455(2010)11-0215-01
我科自2006年6月至2010年9月对高血压脑出血患者:幕上88例、幕下12例,实施微创(锁孔技术)血肿清除术,术后平均分为研究、对照两组,研究组患者术后第一天开始加用脑脉通汤两周(一疗程),其余治疗两组患者相同,现总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幕上组:88例,男57例,女31例,年龄38-82岁,平均53.6岁。
幕下组:12例,男9例,女3例,年龄35-77岁,平均52.8岁。
两组患者均有高血压病史。
1.2临床表现:入院时GCS(格拉斯哥昏迷评分 Glasow coma scale):6~9分68 例,10~12 分32例;并伴有程度不等的局部神经功能障碍。
1.3影像学检查:术前头颅CT扫描检查提示为脑出血,血肿量:幕上20~75ml,幕下10~41ml,破入脑室者未计入。
1.4治疗方法:患者均行斜行直切口小骨窗开颅(即锁孔技术)血肿清除术,完全清除血肿,找出血动脉,准确电凝出血点,对血肿壁的渗血点仅用明胶海绵或止血纱布压迫即可,不置管,不修补。
术后按年龄、性别、术前GCS评分、出血部位、血肿量等为参考平均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各50名患者,研究组患者自术后第一天开始加用脑脉通汤两周(一个疗程),单剂:水蛭10g、地龙10g,仙鹤草15g,三七粉5g,鸡血藤15g(水煎服,1/日);其余治疗,如:抗炎、脱水、止血等,两组相同。
1.5疗效评估和统计处理
(1)近期疗效指标是术后2周格拉斯预后GOS评分,其中良好5分和轻残4分 被归为“预后良好”;重残3分、植物生存2分和死亡1分被归为“预后不良”。
(2)远期疗效按手术后3个月日常生活能力ADL分级法评定,ADL分级中的完全恢复日常生活自理1分、部分恢复生活自理2分、需人帮助扶拐可走3分归为“预后良好”;重残卧床但保持意识4分、植物生存5分和死亡6分归为“预后不良”。
(3)统计学处理:使用 SPSS13.0 统计软件对数据行chi;2检验。
2结果
见表1。
表1出血量对预后的影响(例)
.
3讨论
高血压脑出血是一种常见病、多发病,随着我国人口老龄化的日益严重,其发病率、致残率和死亡率已居各种疾患之首位,危害性显而易见,如何有效地实施救治,使患者获得一高质量的生存状态,是我们医务工作者努力的方向。
由于神经影像学的不断进步,早期诊断已不是问题;如果有手术适应症,应尽早手术处理的原则已是国内外专家的共识[1~6]。
就手术适应症而言,目前有进一步放宽的趋势,如:幕上出血量减至20ml,GCS评分升至9分等,无需按传统习惯先采用保守治疗,在病情发展至患者出现后续性脑损害,意识障碍加重,甚至脑疝时才考虑手术治疗,贻误了最佳的手术时机,当然这方面还有待于进一步推广。
手术的方式大体分三类,各有其适应症和局限性[3、5~10]:(1)单纯血肿粉碎吸引术、神经导航微创血肿清除术或立体定向抽吸术11,损伤最小,但不足的是无法直视止血,需置管引流,尿激酶等溶解残余血肿,可能诱发二次出血,时有随后开颅进行血肿清除的病例。(2)骨瓣开颅血肿清除术(必要时减压)[11,12]虽然止血效果肯定,但损伤较大,医生、家属均难以接受,一般不作为首选。(3)小骨窗开颅血肿清除术(锁孔技术)兼有两者的优点,弥补其不足,优势明显,缺点是操作有一定难度,对术者的要求较高,需掌握扎实的显微神经外科技巧和经验,如:清除血肿完全,不可过多使用电凝,精确止血,尽可能减少血肿周围脑组织的损伤等;本组患者均采用了这一手术方式。
患者术后的一系列综合治疗,如:止血、抗炎、降颅压等,也已取得了一定的成功经验,但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最近下载
- 川教版生命生态安全一年级上册第18课 我是小主人 教学设计.pdf VIP
- Vestore据库用户操作手册.doc VIP
- 《学前儿童游戏指导》教案---第2课--学前儿童游戏观察与记录、实战演练.pdf VIP
- NFS2-3030C 火灾报警系统 设计手册.pdf VIP
- 欢度国庆班会课件.pptx VIP
- 2022年版初中化学课程标准新课标考试题库及答案1.docx VIP
- 为什么住院患者必须首先做传染四项检查.pptx VIP
- 2025届高考写作指导:多元思辨类作文写作.pptx VIP
- 人教版二年级上册数学全册单元素质达标卷教学课件(配2025年秋改版教材).pptx
- 2025届高考英语复习读后续写:脑瘫男孩赛跑(2022新高考一卷)课件.pptx VIP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