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第四章 婴儿期的心理发展PPT
* * 一、情绪的发展 笑的发展 自发性微笑(0-5周) →无选择的社会性微笑(5周-3.5个月) →有选择的社会性微笑(3.5或4个月起) 哭的发展 生理反射性哭(0—1月) →应答性哭(1月起)→操作性哭泣(2—22个月) 恐惧的发展 本能恐惧、与知觉和经验相联系的恐惧、怕生、预测性恐惧 * * 情绪的社会性参照(social referncing) 社会性参照:社会性参照是一种沟通的过程,指的是当一个人面对一个他无法决定的情境时,会参照他人,从他人身上获得对于情境诠释的讯息,以决定要如何进行下一步行动的能力。 一般婴儿约在9个月大时发展出社会参照的能力,此一能力大致上是与分享式注意力及模仿等能力同时期发展出来的。 社会性参照可分为: (1)参照物:影响讯息的主题。 (2)参照者:被影响的个体。 (3)被参照者:影响个体的人。 * * 进行社会性参照介入时,大致上可以分为日常生活中介入及游戏中介入二种,分别说明如下: 1. 日常生活中介入 例如在超市买东西时,可以要儿童帮你拿你想要买的食物。 例如要买水果,你站在较远的地方指着某一颗苹果说:“小明,帮妈妈拿这一颗苹果”,此时,小明要看着你指向的那一颗苹果(即参照你),问“是这一颗吗?”,你或者点头或者摇头,进行确认。 ?2. 游戏中介入 有相当多的游戏可以进行社会性参照介入,主要的做法就是要在游戏的过程中制造许多的不确定性,让儿童来参照他人。以下举几个例子来加以说明:??? 迷津游戏:以长条纸制作多条分叉路的迷津游戏,将纸卷起来,露出分叉路口,但不能让儿童看到出口,此时,儿童只能看你,指着其中的一个分叉路,问你是要往这边走吗?你可以点头或者摇头来加以确认。此一游戏,可以在一个迷津中制造许多社会性参照的机会,等到儿童会参照你之后,你再与儿童互换角色,由你来走迷津,参照儿童,并由儿童来确认是要往那一条路走。 * * 婴儿的情绪社会性参照能力发展的四个阶段 水平一:无面部知觉(0—2个月) 水平二:不具备情绪理解的面部知觉(2—5个月) 水平三:对表情意义的情绪反应(5—7个月) 水平四:在因果关系参照中运用表情信号 (7、 8—10个月) 情绪社会性参照对婴儿的发展的意义(P174) 以此决定自己的行为 决定婴儿的生活质量和发展机会 发展智慧能力 * * 二、气质的发展 容易型(the easy child) 40% 易适应环境,情绪愉快,喜欢探索,有安全感。他们也似乎少有行为问题。 困难型(the difficult child)10% 难适应环境、生活无节律,对新异刺激反应消极,难形成安全感。 迟缓型(the slow-to-warm-up child)10 适应环境缓慢、“害羞”、冷淡、情绪常不愉 有30%是属于综合型或交叉型气质类型. * * 三、依恋(attachment)的发展 依恋及其个特点 依恋的发展阶段 依恋的类型 依恋对儿童心理发展的影响 * * 动物的依恋:印刻现象 印刻现象 在动物个体生命的一个特定时期,由于遇到某一特定刺激而建立的一种固定的行为模式。 * * * * 最早的依恋研究源于精神分析理论对婴儿的观察。 精神分析家认为,儿童形成对母亲的依恋是依赖母亲满足儿童的生理需要和这个时期特殊的口唇区刺激的需要. 其次,行为主义和社会学习理论则认为依恋行为是由于母亲反复降低儿童的饥饿,儿童习得了第二驱力造成的。 最后,二战期间人们发现,孤儿虽然得到了身体上的看护,但仍然表现了严重的心理障碍。 这种情况促使John Bowlby对依恋开始进行精细的研究,并提出了一个综合心理分析、认知发展、习性学和控制系统等理论的新的依恋理论,这个理论成为以后依恋研究的理论框架和基础。 * * (二)视觉的发生 视觉最初发生的时间是胎儿晚期,4、5个月的胎儿已经有了视觉反应能力,新生儿已经有了基本的视觉过程,视敏度达到20/400-20/200。 大量的研究表明,2-4个月婴儿的颜色知觉已有了很好的发展,4个月时表现出明显的颜色偏好。 * * (三)听觉的产生 婴儿在出生前已开始有听觉。最清晰地传递到胎儿的声音是母亲的言语声 用塑料玩具狗发出的“唧唧”声为刺激,对42名出生24小时内的新生儿测试: 一次刺激引起反应19名(45.2%) 两次刺激引起反应16名(38.1%) 三次刺激引起反应5名(11.9%) * * 听觉偏爱 对出生3天婴儿的研究:婴儿各自的母亲朗读孩子故事并录音,作为测验的声音材料. 婴儿用一定的频率吸吮奶头,就听到自己母亲朗读的声音,反之则变为他人的声音. 结果: 85%婴儿会按产生母亲声音的频率吸吮 * * 听觉偏爱 婴儿对说话声音敏感 婴儿在听成人讲话时,能使身体运动与讲话的声音模式同步 * * (四)空间知觉 知觉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最近下载
- 农产品加工与储存技术培训.pptx VIP
- 1.3政党和利益集团 课件(共26张PPT)- 高中政治统编版选择性必修1当代国际政治与经济.pptx VIP
- 《无人机地面站与任务规划》全套教学课件.pptx
- 2024学年八年级下学期期中质量评估数学试卷(含答案) .pdf VIP
- PMC部门通用培训教程:生管与物控人员专业技能培训.pptx VIP
- 2024高一新生入学开学第一课班会.pptx VIP
- 2025年离婚协议书(最新版).pdf VIP
- 校长在2025年一年级新生家长会上的讲话:携手同行,共护新苗茁壮成长.docx
- 运维培训方案及培训计划.docx VIP
- SW3518中文数据手册.pdf VIP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