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大量收购独家精品文档,联系QQ:2885784924

美女形象中的士人和英雄.docVIP

  1. 1、本文档共8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5.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6.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7.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8.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美女形象中的士人和英雄   [摘要] 这首词的上下阕,无论是美人伤春,或蛾眉遭妒,都呈现出美女青春易逝,缠绵婉约的幽怨情态。在这种情态之下,深藏着多重的人格形象遭遇。美女是封建时代男权压制下不自由的、软弱的象征。美女形象与士人形象的叠合,反映了士人怀才不遇的悲剧美女形象与英雄形象的叠合,使诗人收复失地的理想像春天一样被人为地贻误而破灭,更是时代的悲哀。无论美女形象与其中何种形象叠合,都隐含着化刚为柔的无奈、潜气内转的悲凉。由此,士人不遇、英雄落魄的政治遭遇融入了极具生命意识的青春美女形象的婉约词体之中。   [关键词] 辛弃疾 《摸鱼儿》 美女 士人 英雄      更能消几番风雨,匆匆春又归去。惜春长怕花开早,何况落红无数。春且住,见说道,天涯芳草无归去。怨春不语,算只有殷勤画檐蛛网,尽日惹飞絮。   长门事,准拟佳期又误,蛾眉曾有人妒,千金纵买相如赋,脉脉此情谁诉?君莫舞,君不见,玉环飞燕皆尘土,闲愁最苦。休要倚危栏,斜阳正在烟柳断肠处。      一、大自然是孤独人的知音      这首词的抒情主人公形象是一位美女。上篇写美女伤春,下片写蛾眉遭妒。当然,这首词没有一开始就描述美人的容貌,而是写出了美人迟暮的孤寂与自语。这种孤寂是以这位美女与大自然的交流来表现的。在中国文化中,大自然或成为诗人社会理想的一种隐喻,或成为人格的一种变相阐释,或成为自由本真的归依,或成为承载与感应诗人寂寞的知己。当然随着诗人情感的变化,大自然在诗人心目中也变化着不同的角色。这里的大自然是以春天的面目出现的。而且这个春天似有自己的人格个性,就是按照自己所遵循的规律行事。绝不为美女的多情所打动,仍然严肃地该去就去。而这位美女对春天真是缠绵之极:又是惜春。又是留春,又是怨春。“更能消几番风雨”,“‘更能消’三字。是从千回万转后倒折出来,真是有力如虎。”这种力量是一种心理力量:美女一直挂念着、揪心春天的安危,风雨的抽打好像打在自己的身上。女子对春天的珍惜怜爱若此。可是“匆匆春又归去”,春天仍然匆匆地离开,也不顾及别人对它的珍爱。“只一‘又’字,含多少眼泪。”那样揪心怜爱的何止是这一个春天呢。“惜春长怕花开早,何况落红无数。”和上两句一样,都是用追叙法和对比法。一直担心着,怕春花开早,就是怕春天也走得早。可是现在落英满地,一片狼藉,多么悲凄的场面!春天那么无情,说去就去。情急之下,美女怒叫春天,要它停住,并且婉言相劝:听说现在天涯海角到处都是芳草,你无路可回了,还是别走吧。可是惘然。春天还是如期而去。再怎样缠绵多情,春天也不理,甚至都不说句话应应。落寞之中,看到画檐上的蜘蛛在网上殷勤地玩着春天遗留下来的落絮。春天的影子似被留住了一些,睹物思春更是惆怅绝望!词意殊怨,然姿态飞动,极沉郁顿挫之致。结尾“结得愈凄凉,愈悲郁。”   这位女子惜春、挽春、怨春,那么珍惜怜爱春天。可是春天仍然如期而归,但她并不恨春天的离去。春天对美人来说是多么珍贵!   春天是美人的至爱,为了春天美人可谓缠绵悱恻,百般煎熬。为什么美人那么珍惜爱怜春天呢?她如此揪心的,其实还是自己白白流逝的美好青春。对春天的珍惜留恋也就是对自己华年的珍惜怜爱。这是一种典型的自恋的表现。这位美女也太孤独了,正当青春华年的时候却没有自己心仪的情郎来爱、来迎娶。自己的美丽,自己的那份缠绵的芳菲之情,惟有与春天才能共鸣。春天遭受风雨的蹂躏、春天的落花、春天的离去。难道不就是自己的青春也在遭受岁月的侵蚀、自己的美丽容颜在消退、自己的青春在渐渐流逝吗?人的生命就这样地与大自然血肉相连,那么情同手指。只有在大自然中才能感受自己心跳的声音、自己心灵深处的微妙颤动。大自然就这样地成了孤独人的知音。      二、美人迟暮是士人怀才不遇的隐喻      中国文化中。早就有美人迟暮的感叹。这一文化现象源自《离骚》。上云:“惟草木之零落兮,恐美人之迟暮。”“美人”在此,是屈原的自喻。王国维曾评说李?Z的《浣溪沙》:“‘菡萏香销翠叶残,西风愁起绿波间’,大有众芳芜秽,美人迟暮之感。”无论是屈原自喻,还是王国维对李?Z词的感悟,都以美女喻男子的习惯。曹植的《美女篇》和李白的《长相思》更是以美女为抒情主人公。抒发自己怀才不遇的情感。那么美人迟暮与士人的怀才不遇之间有什么联系呢?   首先。女子的美丽与士人的才华是相联系的。俗话说:“男才女貌,非常般配”。这基本是婚姻上约定俗成的心理和习俗。这就是说。美貌是女人最大价值。才华是男人价值的首选。这是历史文化上的审美积淀。这样,士人在写作的时候自然也就以女子的美貌比附男人的才华。   其次。美人迟暮与士人的怀才不遇相联系。女子盛年不嫁是孤独的、忧愁的、焦急的。俗话说:“士为知己者死,女为悦己者容。”由此,美好青春的浪费自然令人惋惜。又因爱的无以奉献而孤

文档评论(0)

heroliuguan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版权声明书
用户编号:8073070133000003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