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大量收购独家精品文档,联系QQ:2885784924

孟良梯古栈道 绝壁才是这条路的终点站.docVIP

孟良梯古栈道 绝壁才是这条路的终点站.doc

  1. 1、本文档共5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5.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6.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7.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8.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孟良梯古栈道 绝壁才是这条路的终点站   中国历史上最著名的“之”字当之无愧地属于《兰亭集序》,那是王羲之兴之所至,信笔点染,一篇文章中所有的“之”字形态各异,没有半点重复,被书家誉为写尽了“之”字的变化之妙。但是,曾任四川学政的清代大书家郭尚先却说:奉节峭壁上那个“之”字形的孟良梯栈道古趣天然,定然是《兰亭集序》遗漏的一个“之”字。      极为少见的“之”字形攀崖栈道      孟良梯栈道不是那种需要很多历史、传说、掌故来增光添彩的风景,它仅凭自身就能让你一眼记住,因为,它的形态太过“特立独行”。与常见的水平分布栈道不同,孟良梯栈道不是呈“一”字形,而是呈“之”字形,它们排列着,向着崖壁上方伸延――这其实就是极为少见的攀崖栈道。如果说一般的栈道是两地之间的纽带,那么,孟良梯栈道就是江与山之间的纽带。伫立江滨,仰望孟良梯,看它以危险的角度在刀砍斧削似的绝壁上一点一点攀升,一时看不见终点,你就真的会错觉:这是一条通天之路。   孟良梯栈道位于瞿塘峡口内约l公里处的南岸,靠近奉节县永乐镇白龙村,起点海拔为120米,终点海拔为175米,中间足足55米的高差造就了它别样的险峻。如果以地质学的术语来说,这里的河谷属于峡谷型河谷,百余米宽的江面在两岸峭立的夹峙中湍急得如同瀑布一般。河谷南岸的石灰岩绝壁高耸得望不到尽头,仿佛可以干扰到星斗的运行。视觉上的压迫感,迫使你屏住呼吸,肃然起敬。但你又会找到一丝余裕,因为孟良梯栈道就开凿在这座峭壁之上,东自江滨绝壁底部开始,曲折攀援,然后戛然中断。你会感叹,人力所为竟完全压制住了大自然鬼斧神工的气焰――这分明是人类与自然的竞技,而最紧张的竞技场面已经永远凝固在了那里,年年相似,任凭江面的看台上世间风云变幻,人生花开花落。   栈道的下方,是瞿塘峡口摩崖石刻群;栈道中断处的悬崖顶部,则是传说中的古杨口城。栈道与古杨口城近在咫尺,却似乎因为上下悬隔而咫尺天涯,任凭后世的学者们探查、考证着它们那些若即若离的神秘关系。      栈道的终点不是某地,   而是绝壁      孟良梯栈道从地面起,在岩壁上曲折盘旋,向崖顶方向延伸。国内一些石窟偶见类似的“之”字形攀崖栈道,比如麦积山石窟栈道、乐山乌尤寺栈道等。顾名思义,攀崖栈道肯定是为攀崖而建,目的地自然是山顶。但是,笔者在当地人的指点下,很快注意到了孟良梯栈道的奇异之处:栈道并没有通向崖顶,而是在崖壁的中部突然就终止了。终止之处既无山洞、山路,也无任何建筑物,就是空无一物的绝壁而已。   若是依常理推测,怎么都想不通:栈道怎么会选择这样一个地方作为终点呢?这样的终点有什么意义呢?还有就是:这段栈道究竟是作什么用的?   考古专家告诉笔者,终点的问题目前有两种猜测。   第一种猜测与战争有关,这段栈道极有可能是古代战争时期的一种军事设施。“我们可以来看看瞿塘峡古代的防御体系,除了铁链锁江及夹江的南北堡寨外,七道门、古炮台与粉壁墙一带都是可以架炮用兵之处。孟良梯栈道上部没有延伸至崖顶,也许是专为军事目的而作的巧妙设计。”专家分析,孟良梯应该是与崖顶的城池相连的,城中之人可用牢固而柔软的长梯或绳索连接栈道与崖顶,当下边需要兵力或物资时,可以顺着长梯、绳索而下,直抵栈道;而需要退兵时,则从栈道上攀着长梯和绳索撤退回城,等己方撤退完毕之后,只需要抽掉山顶与栈道之间的连接工具,此地就成了绝壁,敌人只得折返。孟良梯所在之处,三面是千仞绝壁,另一面则是滔滔大江,唯一可用以行车走人的,就是小小的栈道而已。但栈道又止于绝壁,上不着天,下不着地,栈道离崖顶的距离还不短,这样的情况下如无山顶放下的连接工具,就是神也救不了从山下攻来的军队。如果孟良梯真是诞生于这般精巧的构思,那被人唤作“天下第一机关”也就不夸张了。   第二种关于终点的猜测与自然变化有关。孟良梯这一带的山崖从古至今经历了复杂的地质变化,石壁陡峭异常,而江畔躺着无数巨石,证明了这一带发生过岩石崩落之类的事件。但是,岩石崩落的规模有多大,目前尚未定论。如果崩岩规模惊人的话,那么,孟良梯极有可能不是人为将终点设于绝壁之上,而是遭到了大自然不可抗力的“腰斩”。也许孟良梯所在的崖壁,上部那些带有栈孔的岩壁已经崩塌,沉入了滚滚东流水之中,所以残道未能延伸至崖顶。      在孟良梯追问孟良的故事      没有人说得清孟良梯栈道究竟是何时开凿的,但至少不会晚于明代,因为在旧《奉节县志》中收有明人的一首《瞿塘峡》诗,诗中记载:“忆昔英雄割据日,插木为梯上绝壁。”   所谓“英雄割据”,有专家认为:“是指天下混乱时,武装占据一方的小政权。从瞿塘峡的历史来看,明代之前当得起此种称号的有元末占据四川的明玉珍与明升,这是距离明代最近的割据者。但明升在明初与朱元璋建立的明王朝对抗,明军在瞿塘关与

文档评论(0)

heroliuguan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版权声明书
用户编号:8073070133000003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