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第三章 屈原与楚辞 一、屈原所生活的年代 战国后期 (一)七雄对峙,趋于统一 (二)合纵连横,秦楚争霸 (三)成败关键,在于改革 二、楚文化的形成及其特色 楚国,西周初周成王时分封,子爵。 春秋时代,兴盛于江汉流域,后迁都于郢。 楚以“蛮夷”自称,中原人亦称之为“南蛮”、“蛮夷”。 楚文化在长期同黄河流域中原地区的文化交流与融合中逐渐形成。 与中原文化重质实的基本精神不同,楚文化以绚丽浪漫为主要特征。 三、楚辞的产生及其由来 (一)名称 “楚辞”一词,最早见于司马迁《史记·酷吏列传》,形成于西汉初年。 “楚辞”的三重含义: 1.诗体。指出现在战国时代楚国地区的一种新的诗体。 2.作品。指战国时代一些楚国人以及后来汉人用上述诗体所创作的一批作品。 3.书名。指汉人对楚国人、汉人所写诗歌辑选而成的一部书。 (二)《楚辞》 由不同时代和不同的人逐渐纂辑增补而成的,自战国至东汉,历时三四百年,共分五个阶段: 1.先秦 屈原《离骚》、宋玉《九辩》 纂辑者可能是宋玉。此为《楚辞》雏形。 2.西汉武帝时(前140前后),增辑作品7篇。 屈原《九歌》、《天问》、《九章》、《远游》、《卜居》、《渔父》;淮南小山《招隐士》。 纂辑者为淮南王宾客淮南小山(或为即为刘安本人),此后至刘向以前,此本即为《楚辞》的通行本。 3.西汉元帝、成帝时(前48-前8),增辑作品4篇。 宋玉《招魂》、王褒《九怀》 东方朔《七谏》、刘向《九叹》 纂辑者为刘向。 4.班固以后、王逸以前(前140前后),增辑作品3篇。 严忌《哀时命》、贾谊《惜誓》 屈原或景差《大招》 纂辑者已不可考,既不出于一人之手,也不在一个时期,而在较长的时期由不同的人一篇一篇陆续增辑而成。此本即为王逸作《楚辞章句》所据之十六卷《楚辞》本。 5.东汉后期(100-150),增辑作品1篇。 王逸《九思》 纂辑者为王逸。王逸撰《楚辞章句》,并附入自己的作品《九思》,成十七卷,即后世流传的十七卷本《楚辞》。 以上分期见汤炳正《楚辞编纂者及其成书年代的探索》 《江汉学报》,1963年第10期。 《楚辞章句》的文献及学术价值: 1.序及注文中说法,都是今存的关于《楚辞》的最早文字记录,对后人研究《楚辞》,特别是研究屈原作品,都具有启发和借鉴作用。 2.此书保留了不少汉代旧说,并提到刘安、刘向、扬雄、班固、贾逵等人的解说,从中可知王逸之前汉人研究《楚辞》的成果及异说。 3.王逸生于楚地,熟悉楚地的文化、风俗、山川、物产等情况,加之去屈原朝代未远,故对《楚辞》的解释,尤其对《楚辞》中方言的解释,比较符合实际。如解释《离骚》中的“扈,被也”,“羌,楚人语词也”等,均为后人普遍接受。 〔宋〕洪兴祖《楚辞补注》 王逸《楚辞章句》的补注本。 汤炳正等注《楚辞今注》,上海古籍出版社2012年9月版。 董楚平撰《楚辞译注》,上海古籍出版社2012年版。 黄灵庚《楚辞章句疏证》,中华书局2007年版。 邓国声《王逸〈楚辞章句〉考论》, 国家图书馆出版社2011年版。 许子滨《王逸〈楚辞章句〉发微》, 上海古籍出版社2011年版。 (三)楚辞与楚文化的关系 宋人黄伯思:“盖屈、宋诸骚,皆书楚语,作楚声,纪楚物,故可谓之楚辞。” 1.楚辞的产生与楚声、楚歌有直接联系。 2.楚辞的产生与楚国民间“巫歌”关系紧密。 3.楚辞充满楚地风物的描写,使用道地的楚地方言。 (四) 楚辞与北方中国文化 1.《诗经》对楚辞产生的影响。 2.中原先进的制度、思想文化为楚文化所汲取。 3.战国时期北方纵横家铺叙华辞的风气对楚辞有不小的影响。 要之,楚辞是在南北文化交流的新的时代环境下,诞生于楚国的、地域特色鲜明的新诗体。 (五)楚辞的文体特征 楚辞的体式:一种以《天问》、《橘颂》为代表,类于《诗经》而有所改造的样式;一种以《离骚》、《九歌》为代表,具有独特的特征。 1.诗风:想象富奇,铺排夸饰。 2.体式:较之《诗经》,篇幅极大增长,句式也由四言为主变为长短不拘,参差错落。 3.语言:多用楚语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最近下载
- 《贵州省建筑工程2016版计价》.PDF
- 2025年教师招聘考试教育学心理学试题真题答案.doc VIP
- 6. 推动形成全面对外开放新局面(精品课件)-【中职专用】高一思想政治《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同步课堂精品课件(高教版2023·基础模块).pptx VIP
- 小学英语课堂中自制教具的制作及使用的研究.pptx VIP
- 呼吸系统疾病与营养介绍.ppt VIP
- 修改密码步骤.docx VIP
- NORDICTRACK ® COMMERCIAL 1750型跑步机使用说明.pdf
- (必会)公路水运工程试验检测师《公共基础》近年考试真题题库汇总(300题).docx VIP
- 南昌市公安局2025年下半年招聘省级留置 看护辅警【320人】笔试备考试题及答案解析.docx VIP
- 2025黑龙江佳木斯市卫生健康委事业单位公开招聘编外聘用工作人员162人笔试备考试题及答案解析.docx VIP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