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铁军”风骨与靶场“悬案”
一
7月6日,采风团成员早早穿上齐整的迷彩作训服,来到有“铁军”之称的济南军区某红军师――这里是全军历史最悠久的老红军部队,又被称为陆军“王牌师”。该师有着功名显赫的历史,其前身是北伐战争中被誉为“铁军”的“叶挺独立团”和秋收起义部分武装力量组成的中国工农红军第四军主力。毛泽东、周恩来、朱德、彭德怀、陈毅、罗荣桓等老一辈革命家都直接领导和指挥过这支部队。在战争年代,历经井冈山斗争、五次反“围剿”、突破乌江、飞夺泸定桥、奇袭腊子口、激战平型关、血战刘老庄、决战辽沈平津、解放海南岛等战役战斗3000多次,攻无不克,战无不胜。和平年代,“铁军”将士始终不忘敢打硬仗、善打恶仗、勇打胜仗的战斗作风,“铁心跟党走、忠心爱人民、一心为打赢”,曾数次出现在抗洪抢险最前线,做到在关键时刻拉得动、危机时刻上得去、面临强敌能打赢。来到这样一支光荣的部队,怎能让人不期待,不激动,不振奋!
在“铁军”的一天,作家们真切地感受到将士们昂扬的战斗精神、不屈的战斗意志、顽强的战斗作风。为让采风团了解战士们的训练、生活情况,“铁军”为大家安排了观摩军事训练和观看战士们拉歌等内容。在单兵心理训练和射击训练、车载火器射击等环节,战士们对恶劣环境的适应、对残酷战场的不惧,及他们精湛的射击技能、稳定的心理素质,都让作家们深感震撼与感动。
看到单兵心理训练,为使战士们真切感受、克服战场上随时有可能面对的死亡的威胁、战争的严酷,让行进中的坦克从他们身上碾压过去,而战士们又一个个毫无畏惧满身泥水从缝隙中匍匐出来的时候,作家们流泪了;参观战士们野外训练时住的帐篷,了解到冬天那里难耐的严寒、夏天常常高达五六十度高温时,作家们流泪了……战士们晴天一身汗,雨天一身泥,无私奉献为家国的精神感染了每一名采风团员。观看战士们拉歌比赛时,齐整的对列、高昂的士气、嘹亮的军歌、气冲霄云的号子,又让在场的每一个人体会到威武之师、胜利之师的强大气势。
在中国作协向“铁军”赠书仪式结束,将要告别的时刻,团长高洪波致辞说:此时此刻,我们作家的心里都非常感动。这支部队让人民放心,让敌人胆寒。正因为有了你们,我们的天更蓝,我们的水更绿,我们的人民更安宁。他还作了一首《咏铁军》,满怀激情地朗诵道:“红色基因铁军魂,丹心忠骨为黎民。军旗每随党旗动,来世盼做铁军人。”
参观装备展时,能近距离地接触那么多现代化的先进装备,让每一个采风团成员兴奋不已,大家迫不及待地拿出手中的相机,拍下一张张珍贵的照片。铁军一日虽如此短暂,铁军风骨却让每一个人刻骨铭心。
二
7月7日这一天,恰好是“七?七卢沟桥事变”70周年。在这个极富特殊意义的日子,采风团“转战”到济南军区空降兵某部。该部是新中国第一支空降兵部队,组建以来先后完成了多种地形的高难度伞降任务,在国际国内比赛中数次打破世界纪录,并涌现出一大批先进典型单位和个人,至今已发展成为一支政治合格、训练有素、作风顽强、设施配套、保障有力的快速机动作战力量。
参观空降兵的空降训练时,作家们对其间的每一个细节都表现出浓厚的兴趣。很多战士都说起在第一次跳伞的当天夜不能寐,因为他们将要在几千米的高空中拉动自己亲自折叠的伞包跳下去,那种生死之间“命悬一线”的感受,让大家感慨不已。为了不让意外发生,为了顺利完成战斗任务,为了祖国的和平安宁,就要靠将士们严酷的训练,靠他们一次次付出。
为让作家们真正体验“当兵”的感觉,部队首长特意给大家安排了实弹射击,这让采风团成员欢呼雀跃。射击分两组进行,靶位100米,每人10发子弹。第一组打靶下来,反馈的成绩相当不错,尤其肖克凡竟然“九个十环,十个九环”。这么“辉煌”的成绩让他骄傲不已,当然忘不了四处炫耀。轮到第二组了,打完报靶,依然是每人都多有斩获。兴奋之余,有人提出想把靶纸带回留个纪念。战士们把靶纸揭下拿来,大家意犹未尽地相互比对,询问“战绩”。疑点出现了:靶纸上的弹痕明显不同,因为弹痕根本不是爆破性的。经仔细研究,陈忠实得出结论,这是部队战士为让我们感觉心理安慰,或是出于鼓励,在靶纸上戳出的几个洞。
结论一出,大家立刻觉出肖克凡 “辉煌战绩”的极其可疑。马维干副局长比较严谨,经认真询问得知肖克凡从前根本没打过靶后,肯定地说:“绝不可能!”为证清白,肖克凡申请又打了20发子弹。当战士拿着靶纸过来,大家哄堂大笑――竟然是白靶纸一张,20发子弹颗颗脱靶。周晓枫笑言,战士报了九个十环、十个九环,本来没指望大家相信,他还当真了,这次肯定是战士没来得及给靶纸戳洞呢!由于第一组的靶纸已经无法揭下来,肖克凡第一次打靶的成绩自此成为“千古悬案”。不过他已定下一个计划,回去后要写出至少4000字的文章,详细论证“悬案”(他坚称“冤案”)的多种可能性。接下来的几天,大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