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6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最后”的花脸
“最后”的花脸――一个让我每每想起便有说不出的心痛的称谓。这是李怀荪老师在我们与芷江孟广财师傅初识时对他的介绍。
溆浦,是我们《湖湘文库――湖南地方戏曲脸谱》课题组继澧县荆河戏、岳阳巴陵戏后外采实画拍摄的第三站。课题组特请辰河戏研究专家、《湖南地方剧种志――辰河戏志》主编李怀荪老师做老艺人的约请工作,原本约好了几位老艺人都要集中到辰河戏非遗保护单位――溆浦辰河戏剧团来画脸谱,没想到只有孟师傅一人如约而至。辰河花脸老艺人本来就所剩无几,又多是高龄,一位去年刚谢世;一位眼睛看不见了;一位血压高,惧怕出门;另一位沅陵的陈盛昌老人,因老伴瘫痪在床,一刻不能离人,几经犹豫,还是没能过来,而他也已是耄耋之龄。
于是,我们格外珍惜与孟师傅在一起的三日。
初识孟师傅,不愧为老花脸行出身。目光如镜,立身如松,若不是头上一抹银丝,谁都料不出他已年近古稀。
孟师傅是进入状态最快、承担任务最重的,大花脸、小花脸、红生、娃娃生,45个脸谱一应由他包了。我们一到站,从接过我们递出的辰河戏脸谱目录那刻起他就进入了工作状态,他手执目录,一个剧目,一个人物,认真地看、想,不时还会赞许我们的目录开得好。看得出他的欣喜是缘自辰河戏没有被人忘记;他极讲效率,把时间看得特别重,为了赶早到化妆室,吃饭总会比我们快些;他不大喜欢闲谈,一门心思做事,他告诉我们,离开舞台多年了,有好些他一下子也记不得,怎么办呢?搜肠刮肚,上半夜睡觉,下半夜回忆,第一天就算热手,边画边总结,第二天就改方法,加模特,提速度。我们与孟师傅的合作非常默契,他的思维行动都能与我们年轻人同步,做事干净利落,一点也不含糊。这才有了第一日的十二张脸,第二日的十五张脸,第三日的十七张脸,三天一共完成45张脸谱。
在简陋的、过堂式的、兼职化妆室里,任凭别人下棋的下棋、说唱的说唱、穿梭的穿梭、录像的录像,孟师傅旁若无人。作为一名人物造型设计师,我一直希望自己在继承传统与发扬创新方面有所建树,恰逢这样一个直接向传统学习的千载难逢的机会,我哪能不“削尖脑袋”去饱一回眼福。每拍完一张照片,我便趁着间隙,紧看、默记,越看越发现这位师傅出手不凡,果真是位高手。他运笔流畅不拖沓,油色浓度、饱和调得非常好,少有填笔补笔,一个脸谱往往是先胸有成竹,才只要廖廖几笔,便一气呵成,看似很有画功。闲聊方知他果真是一位“万金油”,不只是黑头演得好,舞美也都能做,整盔帽,做道具,画布景样样来得。
孟师傅说,花脸有句行话:不能吃苦不要唱黑头,不会开脸不要唱黑头。开脸是花脸的必修基本功,孟师傅能有这一手绝活离不开一个人,那就是民国花脸王,他的师傅,辰河三生之一――莫桂生。十三岁进科班的孤儿孟师傅。忆当年。他的记忆中前三年练基本功只有一个字――苦!多是挨打,分科时孟师傅分到的是学生角,但是莫桂生莫师傅不干,他说,这孩子嗓子好,眼睛大,长得乖,是学花脸的好料。愣是从各家师傅眈眈的虎眼里把孟抢到门下,孟一听急了,结果还闹了一出笑话。老师来做工作,问,为什么呀?他直哭,说画得那个“乌交猫公”(一踏糊涂),将来谁嫁我呀?把老师笑坏了。第一堂课就是学开脸,先在手掌上勾,勾好了给师傅看,师傅作过点拨,然后教一折戏;教完戏,师傅给开一个脸,做一次示范,以后就自己开了。孟师傅说,记得第一次演的是《彦帐摆渡》,那是第一次自己开脸,师傅一直站在旁边看,错一次就咳嗽一下,他就赶紧改,总算是没有“拐火”(出错),没挨打也没得表扬;第二次就不同了,这次开脸开得不好,打了两板,师傅愣要求下妆重画,因为这一次是陪名女须生李福彩先生演戏,戏要唱好,脸也要开好,容不得半点差池。没想到,演完那场戏,孟师傅还得了李师傅的表扬,师傅打了一大碗米豆腐奖给他吃,师兄弟们个个羡慕。但是师傅却泼了他的冷水,说,你就翘尾巴?门都还没入。他就去问李师傅,他哪里“拐”了?李师傅就笑,说,没有,是你师傅要求严。孟师傅说,他唱这一辈子的黑头就是得益于师傅的严格。莫师傅是“三生”中开脸开得最漂亮的,所谓严师出高徒,孟师傅露的这两手也让我们开了一回眼了。
看得出孟师傅是一个善于学习,肯动脑子的人。他告诉我们,在学习开脸的过程中,他总结了一套自己的方法。科班里头上过学的孩子不多,而他读过初中,所以喜欢琢磨自己的一套。开始都听师傅的,画在手上,不容易记住,后来就自己找个日记本,画在本子上,可以积累、温习,久而久之,便烂熟于心了。孟师傅平时话不多,给我们聊起脸谱来却滔滔不绝,来龙去脉要讲得清清楚楚,我们说孟师傅天生就是唱戏的料,有一个好记性,他说他真是过目不忘,“文革”时候学样板戏,给两天背词,第三天就要登台演出。想想,他的脑子真是存着辰河戏脸谱的“海量盘”,我们都说他是辰河戏的“活宝”。
据记载,“辰河戏早期化妆简单,略施朱墨,不着重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