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8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肖申克的救赎》中的美国文化元素
[摘 要] 电影《肖申克的救赎》于1994年在好莱坞发行,讲述的是一个前途大好的银行家安迪含冤入狱20年之后成功越狱的故事,尽管在当时奥斯卡最佳影片奖的角逐中输给了竞争对手《阿甘正传》,却仍不失为一部人人称颂的励志好片。本文拟从文化的视角对影片中蕴含的美国文化元素进行解读,如英雄主义文化特征和信仰文化,进一步探讨电影中所体现的美国特有的文化。
[关键词] ??《肖申克的救赎》;英雄主义;信仰文化
故事发生在1946年,年轻有为的银行家安迪被误判谋杀自己的妻子和妻子的情人,因而被送往美国肖申克监狱终身监禁。在黑暗的监狱生活里,安迪从不放弃对自由的渴望,对美好生活的追求,通过各种努力最终实现对自己肉体和心灵的双重救赎。《肖申克的救赎》在一定意义上虽然是一部传统的监狱体裁影片,但同样也蕴含着美国特有的文化观念,即影片叙述的不仅仅是一个普通的越狱的故事,叙述的中心内容正是典型的美国文化。本文借助对影片中蕴含的美国文化元素的解读,有助于读者对美国本土文化中的特有的英雄主义文化特征和信仰文化有更深刻的认识。
一、影片中的英雄主义文化特征
美国人有着强烈的自我中心观念,他们信奉个人主义,并始终将追求个人幸福和自由放在核心地位,努力使其成为一种社会的共识。不仅如此,美国人崇尚个人奋斗、冒险,崇尚不屈不挠的抗争精神。个人奋斗或个人主义的逻辑是美国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以追求个人利益与个人自主为目的的个人主义在美国几乎具有神圣的意义。这种独特的价值观却在美国的社会发展史上发挥着重要的作用。而电影作为人类文化生活的组成部分,直接反映了一个民族的文化,因此美国电影中也极力宣扬以自我为中心的个人主义和英雄主义。
好莱坞电影中,一个很重要的秘诀就是极力制造英雄神话。即在影片中,英雄往往比普通人遭受着更残酷的折磨和无情的考验,在面对各种危机和困难,他们从不就此却步,而是积极地去应对,总是凭借着自己清醒、理智的头脑迅速冷静做出正确的判断和完美的部署,抓住平常人容易忽视的那百分之一的机会去赢得最终的胜利。[1]
美国电影总在极力打造各式孤胆英雄形象,极力夸大英雄个体力量战胜群体敌对势力的决定性作用,将个体力量无限夸大、神化,从而赋予了这些英雄人物以极端个人英雄主义的价值取向。比如《第一滴血》系列影片,就塑造了特种兵兰博这个典型的个人英雄主义形象。
而电影《肖申克的救赎》以一种较为温婉、略带黑色幽默地、神话般地复制了美国主流文化中的个人主义和英雄主义的文化特征。安迪就被塑造成了一个心中充满希望神话式的人物。由于被控谋杀自己的妻子和妻子的情人,他被送入了肖申克监狱,在这里,人性的贪婪和欲望的扩张暴露无遗,道貌岸然的典狱长虽然对《圣经》能够倒背如流,但其实是一个阴险、贪婪、残酷且不择手段的可怕人物,狱警海利和其他狱警凶狠残暴,对囚犯滥用私刑甚至草菅人命;而囚犯之间更是明争暗斗,恃强凌弱。即使这样,在长达20年苦闷和残酷的牢狱生活中,他也没有因此一蹶不振,而是依靠着自己的“神力”建立了自己在囚犯中的中心地位甚至是监狱官员们乃至典狱长求助的对象。他可以当着典狱长的面播放着安抚大家心灵的咏叹调;他坚持不懈的努力换来了“全新英格兰最好的图书馆”,为监狱里的囚犯带来了精神食粮,使他们在痛苦的监狱生活中感觉到了一丝希望和安慰;他帮助年轻的囚犯汤米读书识字从而拿到了同等学历。在他面前,种种困难和挑战显得那么苍白脆弱。影片最后,当典狱长发现那条平常人认为要用600年才能打通的地道时,观众们不得不感叹只用了19年时间就打通地道的安迪。
观众被安迪的个人的英雄主义所倾倒,当然也会震撼他的求生能力。但不是每个人都有这样的力量。伟人是少数中的少数,英雄又何尝不是?就像影片中的台词一样,“有的鸟是不会被关住的,因为它们的羽毛太美丽了!”但是这样的鸟是不多的,强者也毕竟是少数。在监狱里,很多人往往是选择了被禁锢,习惯了按部就班,习惯了说“那不可能”“那简直就是奇迹”。影片中表现出来的平凡人对英雄的崇拜和臣服,比如典狱长诺顿请求安迪帮助自己洗黑钱其实是对安迪所拥有知识的臣服。入狱的安迪虽然被剥夺了人身自由,但他所拥有的知识却不是任何人、任何力量可以剥夺的。知识构造了安迪,使他日渐强大,知识的力量最终将安迪培养成为一个英雄式的人物。
从本质上来讲,《肖申克的救赎》是一曲歌颂美国自我中心主义的赞歌。但影片并未一味地遵循美国电影中规范式的对文化进行剖视和分析,而是从另一方面巧妙地避开了好莱坞传统电影里宣扬个人英雄主义的陷阱。那就是导演并没有单纯地将安迪这个角色塑造成一个孤独的英雄式人物,没有从安迪的视角去观察这个世界,而是从第二主人公瑞德的视角和独白将观众带入到安迪的世界里和漫长的监狱生活中。瑞德的旁白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