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电影阈下知觉广告研究
摘要:阈下知觉广告可以看作是一种意识形态,它植入的不仅仅是单纯意义上的广告、商业、色彩与符号,从某种广泛的意义上来说,优秀的电影本身就是广告,因为它讲述的不仅是故事,它更表现的是关于情怀与胸怀的情感融合。
关键词:阈下知觉;意识形态;电影;公益
中图分类号:G229.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2-8122(2011)12-0048-02
阈下知觉广告是指,人们对一同呈现的画面总是优先注意重要的图形,这样就可以在人们不注意的地方投放广告。所以利用差别阈限以下的刺激来做的广告指的就是阈下知觉广告,一般称为隐形广告或植入性广告[1]。电影中阈下知觉广告的出现,给产品和品牌的传播打开了一条新的途径。其隐性广告的植入应该在不影响影片艺术性的前提下,且同时影片的内容与意境、植入的方式和植入产品品牌的定位、品牌的受众群都要相互匹配,才能自然、潜移默化地对品牌巧妙的宣传。这样才能使得品牌的知名度在目标受众中得到提升,更有力地保护了品牌的美誉度。鉴于电影中的植入性广告已经被议论得很通透,所以本篇论文主要想讨论的是电影中的公益广告。而这里的阈限就是我们的感同身受,差别阈限就是我们对于身边每一个细节的观察能力,阈下知觉广告其实就是我们的生活。以下就从电影想要表现出的精神来分析电影中阈下知觉广告的公益气质。
一、对于弱势群体的关注
弱势群体,也叫社会脆弱群体,它主要是一个用来分析现代社会经济利益和社会权力分配不公平、社会结构不协调的概念。广泛的概念里包括了失业者、贫困者、儿童、老年人、残疾人、孤儿、单身母亲、灾难中的求助者、农民工、性工作者、精神病患者、同性恋者、心理障碍者等等。大家都想为他们做出点什么,以此为他们的生存与发展腾出更开放的空间。因此在整个社会都在倡导着要维护弱势群体的浪潮下,电影工作者理所应当地充当着先锋者的作用,予他们以真诚的关注与安慰。众所周知的很多经典电影想要呼吁的都是对于社会弱势群体的关注:《皮囊》里呼吁的是对暴露癖者与多毛症患者的理解与保护;《四月三周两天》里每个长镜头都在记录着未婚先孕少女的无助与苍白;《米克尔》讲述的就是一位遭到保守势力责难与攻击的同性恋者的政治奋斗史;《大象》里所有的悲剧其实都来源于人们对于自闭症、孤独症患者内心想法的漠视;就连《楚门的世界》在展示完媒介时代现代人娱乐至死的空虚本性之后,还展示了作为孤儿命运的悲戚。
值得一议的是电影《扒手莫扎特》。里面讲述的是两个巴黎街头的扒手与一个小男孩的故事,该片获得了2008年奥斯卡电影节最佳短片奖。仔细看完你就会发现它获得如此好评的原因不仅仅是因为影片绝妙的配乐、演员们精湛的演技、深刻的寓意,或是对人们内心的拷问,更是因为它对退伍老兵的默默关注。两位在部队里拿优异奖的正直退伍老兵如何沦落到要去当一个日日与自己心灵决斗挣扎的小偷?那么这样看来,从某种意义上说,部分弱势群体的产生其实来源于社会偏见与社会漠视。环境决定你是边缘弱者,并且你也将自己处于弱者的位置,那么你就必定不如意。我认为这部电影找了很好的一个点,将整个社会都不应该忽视的问题摆到台面上来向人们发问,电影对退伍老兵所做的关注,提醒着人们不要忘记这些曾经为我们的幸福与美好做出牺牲的英雄们。这种宣传是有效且记忆深刻的,但是最后有了怎样的舆论效应或具体政策措施,这都不是电影本身可以左右的。
二、对于个人梦想的追寻
你有没有发现,我们在今天,背叛了孩子的生活,在成人的世界变得越来越懦弱,甚至不得不选择穿上冰冷的铠甲。顺其自然变成了我们的口头禅,不期待奇迹也不再努力,我们也不再轻易地付出感动与虔诚[2]。有多久,你没有问过自己我的梦想在哪里,是因为丰富的物质条件已经让你无所需求,是因为忙碌的生活打乱了你的脚步,还是因为成长的烦恼使得你在寻觅的路上拐弯却步?幸好,很多的电影艺术家发现了这样的问题,并通过电影语言告诉我们不要忘记自己的梦想。《肖申克的救赎》、《天衣无缝》、《梦想家》、《阿甘正传》、《当幸福来敲门》、《天堂电影院》等都是关于梦想、目标、坚持的优秀影片。而我们需要做的就是去感受电影所潜藏的阈下知觉广告――不管在追求梦想的道路上有多坎坷,你还是得学着坚强的走下去,追逐疲惫生活中的光荣梦想。
值得一议的是电影《青春梦工厂》。讲述的是四个香港大学生想要自己拍一部电影的故事。当这些新一代的年轻人坐在十字街头突然找不到自己的时候,有人说:“三十四年前,有班跟我们一样的大学生,他们因为不服美国政府将钓鱼台交给了日本,于是就在这个凉亭搞集会来抗议这件事。大家都是大学生,在同一个地方。你们知道我们跟他们的最大区别是什么吗?就是人家有胆量在年轻的时候做件大事,不像我们在浪费青春。”在他们的追梦路上,他们碰到很多困难:没有资金、没有
原创力文档


文档评论(0)